借车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共享单车遍地都是,四十多年前谁家有辆单车可是稀罕物件,看得宝贝似的。我高中毕业作为下乡知青在一个农场劳动,农场离县城几十里路,究竟几十里我也说不清,我们来来回回全靠两条腿。
   一天下午我正在地里干活,场长找人给我送口信,让我抓紧去趟县城,招兵的王干事找我。快收工了,现在回县城摸黑不说,到了县城找谁去?人家招兵的肯定休息了,只能第二天去。三秋大忙,我还是农三班班长,场长只给我一天假,说快去快回。如果走路去,两头摸黑一天时间也能赶回来,关键是我急着知道招兵的找我啥事。
   前几天三个当兵的来农场招兵,我也报了名。王干事问我姓啥?我说姓李。又问有啥特长?我说会写诗。王干事说,你李白啊?我说我不白,天天下地干活白不了,我叫李碳。另一个兵说,你干脆叫李黑算了。我说李碳是我大给我起的名,几个当兵的都笑了。
   我急于回县城,想借辆自行车。农场有几个老知青,他们在农场都至少干了十年八年,已经结婚生子安了家,有买自行车的,但农场知青这么多,借开了头那还了得,所以找他们借只能是找打脸。
   十多天前,我所在的班分来个复原军人,我不知道此人来路,但可以肯定他不是下乡知青,因为此人已经三十多岁,并且娶妻生子,当时场长给我交代,让他给我当副班长。我去过他家一趟,他有辆大金鹿自行车。
   此人姓高,找他去借?他会不会不给面子?即使他给我面子,他老婆愿不愿意?去县城一个单程几十里,来回就是近百里,而且全是疙疙瘩瘩的土路。我的可怜的大金鹿啊!我能想象出他们夫妻龇牙咧嘴、心痛难忍的样子,但我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一夜没睡好,天刚放亮我就去找老高。老高正在外面刷牙,看见我一惊。我说,老高,有点急事要去县城,想借你自行车骑骑。我也不知道平时笨嘴笨舌的我,关键时候话说得这么利索。老高停止刷牙,盯着我看,像看一个陌生人。我想坏了,看来要被打脸。
   我站在那里渾身不自在,想走又不甘心。老高看了我一会,说这就走吗?我给你找车钥匙去。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我跟着老高进了屋,她老婆正在做饭。自行车用报纸包扎得像个伤病员,在房顶上吊着。老高把自行车放下来,解开包扎,然后拿出车钥匙交给我。这期间,她老婆一句话没说,也不看我,脸绷得像鼓皮一样紧。
   我推起自行车,像逃跑一样迅速离开了老高家。
   从食堂买了俩馒头,一只手扶着车把,一只手拿着馒头,边啃边向县城骑去。从农场到县城要走一条很长的大堤,大堤下面长满灌木,主要是紫穗槐。紫穗槐的叶子已经发黄,秋风掠过,落叶纷飞。
   招兵的住在县招待所。找到王干事,王干事说你来了,首长要见你,说着就带我去了另一个房间。一进门,王干事先打了个敬礼,然后说,报告首长,李白来了。首长大概有四十多岁,微胖,看了我一眼说,你就是李白?我学着王干事也打了个敬礼,然后说,报告首长,我叫李碳。
   首长大概知道王干事给我开玩笑,说李白李碳都没关系,你去当兵家里人都同意吗?我说报告首长,没问题。首长冲我笑了笑,示意王干事我们可以走了。出了首长房间,王干事朝我竖了一下大拇指说,你回去等消息吧。
   回趟县城不容易,时间还早,我打算回家看看,就骑自行车回了家,见了我娘。我娘留我吃了午饭,我才往农场赶。
   不知道因为过于疲劳还是走了神,在离农场还有十多里的地方,连人带车从大堤上栽了下去,一丛紫穗槐挡住了我,小腿火辣辣地疼。我顾不上这些,先把自行车扶起来搬上大堤,护链盒摔瘪了,链条断了。我用手掰了掰护链盒,基本恢复了原状,想把链条接上,但因为没有工具,忙活了半天失败,只好推着自行车走。
   腿被紫穗槐的旧茬子刺破,流了不少血,我一走一拐,快到农场的时候天完全黑了下来。远远的我看见农场门口有个人影,有人喊:是李班长吗?老高的声音。好好的自行车弄成这样,我不知怎么给老高交代,真想有个地缝钻进去。
   老高,我几乎带着哭腔说,自行车让我摔坏了……
   老高急忙跑过来,说人没事吧?见我一瘸一拐的,说回家让你嫂子包包。我不想再看到那张绷得像鼓皮一样的脸,我说不用了老高,你把自行车推回去,我回宿舍了。老高说哪里的话,现在食堂早开过饭了,回家让你嫂子给你下面条吃。
   不容分说,老高一只手推着自行车,一只手拉着我回了他家。
   责任编辑/乙然
其他文献
她一年四季总穿着棕色皮围裙,戴着棕色皮袖套,与鱼打交道。个头不低,但胖敦敦的,留着短发,没有一点女人的样子。   不过,她有一个非常迷人的特点,十分爱笑,这笑不像平常人开心时的表达,或者奉承人时的形式。人有喜怒哀乐,她的笑自然得天衣无缝,是所有情绪的出口,真可谓笑口常开了。又偏偏姓肖,集市上的人都叫她笑鱼娘。   集市在城郊一个大广场上,五天一集,逢农历的四、九。集市包罗万象,热腾腾得像春暖花
01   和小傅初次见面,是在完成大学新生报到手续后搬进宿舍之时。那时的她,吹气球般的硕大体型,大概有九十几公斤重,让人第一眼着实会被吓一跳。不过,讨喜聪慧的气质,加上时不时脸上都挂着和煦微笑,互相打招呼放好行李,就很自然融在一起聊天。   小傅的两位哥哥都是学业的胜利组,一路挺进毕业于顶尖的一流大学。她也来自于明星高中,却只考到二流大学,虽然如此,父母亲并没有以哥哥达到的高度来苛责加重挫败感
01   周一的时候,和国钊约好周五见。   已经三年了,没有见过他。自从他去美国之后,我们的通信越来越少。他要留美的消息很突然,是在一个朋友聚会上,他突然宣布下个月就要去美国。而我,跟他交往了三年,居然是在这样的场合,和大家一起知道这个消息。   我当然不平衡,但我没有质问。因为这三年,我们的关系早已从如火如荼进入了平稳期,继而有些不咸不淡。关系还维持着,似乎谁也不愿意捅破那层纸,但我们都心照不
摘 要: 翻译长期以来遵循忠实性的理论原则,热衷于追求“理想范本”。本文结合哲学阐释学,对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误译进行探讨,并以《红楼梦》中霍克思译的误译部分文化为例,从再创造的角度对文化误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进行阐释。  关键词: 文化误译 再创造 霍克思 《红楼梦》  一、不可避免的文化误译  人们大多按照两类划分误译,也就是技术性质和文化性质的误译,本文着重对后者进行探讨,也就是文化误译
作者简介:   川流,原名李宏川。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北方文学》《当代小说》《延安文学》《西部》《短篇小说》《小说月刊》《阳光》《太湖》《雪莲》《创作评谭》《工人日报》《江西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小说、散文200余万字,著有小说集《看族》《谁是谁的过眼云烟》。   秀兰曾是鄱阳湖口双钟镇响当当的青衣。   双钟镇位于鄱阳湖注入长江之口的岸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着滨江临湖的便利,镇上居民
1  我为什么要脸红?为什么要慌张?雪儿对自己非常不满意。  临吃晚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她的戒指丢了。雪儿无法理解,瘦小的婆婆,打电话的声音为什么能够那么响?仿佛嗓子不给力,声音就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无线电波,传到隔了半个城的儿子耳朵里。正在盛菜的雪儿听得清清楚楚,婆婆说早上她的戒指还在梳妆台上,就放在老花镜的旁边,她本来要收到抽屉里去的,但这个时候雪儿敲门了。婆婆说,找了半天没找着,抽屉里也翻过了
我七岁那年,父母都到南运河修堤坝去了。村里没有近支的本家,父母就把我送到二姨家住着了。二姨家唯一的儿子顺哥三岁时,二姨父就出去当兵了,一直也没有音信,很多人都说是死在外面了。顺哥长到十四岁时就上天津卫当学徒去了。家里只剩下二姨守着三间土房子过。家里有三间正房,两间东厢房,大门朝西,门外是个长长的过道。院子不很大,倒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家里只有几亩河套地,每年收成不怎么好。二姨干脆把那几亩地租赁给一
摘 要: 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开设的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尤其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高校,急需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学生从事专业领域的交流和实践奠定基础。然而ESP教学的具体实施仍然面临一些疑问与困境,本文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情况,对ESP课程教学困境进行分析,以期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ESP教学 现状 思考  专门用
摘 要: 本文评述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和实施产出导向法的必要性,阐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内容应注重的六个方面,以及产出导向法的具体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仔细讲解思政教育和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思政教育 产出导向法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思政教育和产出导向法
短粗的个头,站在一米五三的人群里,想一眼望见他很难,胖大海身高一米五二,像个马戏团里的滚桶,标准的二等残废。   好在大海是个很勤奋的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和泥土亲热了一辈子的爹告诉他,做人做事得本本分分,和种地一个鸟样,你把地侍弄好,地就会把你的粮仓整得满满当当。   大海知道爹是个粗人,但话糙理不糙,字字珠玑。大海从来就不是个偷懒的人,干起工作就是拼命三郎,为急难险重的活儿加班熬夜,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