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周村美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谁不说自己的家乡美?我对自己的家乡泽州县周村镇便情有独钟。这不仅是一种天生的缘分,而且是一种道德的禀赋,灵魂的精神。我生于斯、长于斯,一生品赏和陶醉家乡美的境界与趣味,久而久之,从美感的认识到美悟的升华,终于寻觅探索到家乡美的根源、内涵、特色与魅力。我曾写过一百多个城市与乡村的游记,但仅是美感的描述,而未成为美识的论述,如今称颂家乡却要成为一种挚念与哲思,因为这是我的意志必须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一、山水格局
  周村镇有着得天独厚的美丽而自然的地理环境。其北有名山洞阳山(也称华阳山),南有名水老龙隈,并有历史名人吟诵歌颂。洞阳山毗邻皇城相府(清康熙朝名相陈廷敬之故乡),陈廷敬《洞阳山》云:“我家太行尽处村,蛟龙欲落留爪痕。蜿蜒腹背鼓隆起,振鳞掉尾如雷奔。波涛隐见吞万壑,似揽众水穷河源。古称上党天下脊,兹山拔地尤腾骞……兹山何不列岳镇?使我叹息增烦冤。何为叹息增烦冤,万古无害兹山尊。”洞阳山(俗称黄沙岭)一是自然屏障。防风固沙,使周村镇辖地气候温润,风调雨顺,粮棉丰收,畜禽繁殖,花木茂盛。二是美丽山岗。远望似腾龙,近观如屏风。纤美像神女,庄重若仙翁。青色凝黛,岚光亮蒨。三是眺远望台。登洞阳山巅望远,可见四面八方,田地起伏,乡村错落,尽態极妍,风物绝佳。人们称洞阳揽千村,千村拱洞阳。
  周村镇辖地东南还有群山耸峙,宛若朵朵芙蓉,颗颗果实,人称其“花果山”。每年春季满山遍野花开五彩缤纷,格外娇娆。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似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又仿佛一条条一幅幅油画色彩鲜明艳丽。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盛。杨山村是座桃花盛开的村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年春季花开的时候村里都要举办“赏花节”,真是“万枝丹彩灼春融,满树娇娆烂漫红。何当结作媚眼宠?展示人间造化工。”春华秋实,花蕾必果,每到秋季花果山便硕果累累。甲村的苹果千亩万株含丰态,颗颗株株果压枝。那向阳的酡颜醉脸,那背阴的青皮带紫,鲜红青嫩吃着均美味可口,津液浓醇,浸润至肺腑衷肠,人们赞其为“圣果”。一见就能引起人口流涎沫,一吃就会赢得人心思回味。每年深秋,村里举办“采摘节”林间树下,人们携带提包攀条采果,其乐融融。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甲村苹果甲天下,甲村果农富山中。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与山的水土气候不无关系。也是人的工力,与果农的辛勤栽培更有干系。
  周村镇地处长河下游,其境内上方圪套水库,圪阻白流,套住蛟龙,使狭长的山谷变成美丽的水宫。其蓄水浩浩漾漾,其水面泛泛漪漪,天影山形湖光融融济济。水碧如镜,水影似画。热天里人们划舟戏水,捕鱼捞蟹,激情荡游。寒冬里人们在这里滑翔冰玉,欢快清洁的心情。水库下游的溪流穿山绕郭,汨汨潏潏。旱季里悠悠然然,雨季里急急荡荡。流径所至之处,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树影,真是一条风光旖旎的风景线。上善乃水,它既可致山川美,又可利禾万物丰,灌溉田地,滋润庄稼,利益丰溥。
  流水淙淙至石淙头,景象则更加奇观。老龙隈上雄磊突兀,犬牙交错;河床断崖,深谷百丈。既凶又险,既雄又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言其水势“漰溅八丈,环涛毂转”。古人游此地留有许多惊叹的诗篇。清代阳城县儒士延君寿《题诸子石淙诗后》云:“石作犬牙结,水盘蛇影来。九秋过新雨,十丈下惊雷。延客孤亭窄,回眸列嶂开。春风修禊处,犹记重衔杯。”当今人称其为“小壶口”“长河瀑”。著名影视导演冯小刚2012年拍摄电影《一九四二年》时,特将此地选作影视景点,使其彰显世界。
  《礼记》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周村镇的山水格局在自然形越,名士赏悦。前贤光顾周村镇得乎胜境之奇,吐纳雄阜浩瀚之气,又以文辞之美流传于笔墨,前高格之言,周村镇焉能不名乎?吾辈追踵观景,岂不乐哉?
  二、古建格色
  周村镇自然的山川秀美之中又士木建筑着古色古香的隽美村庄。其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令人刮目相看的当数周村村。她素有“行山重镇”“秦豫通衢”“丹水名区”之誉。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古村落。2014年又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获其殊荣首先在于其古建格色奇特,美轮美奂。
  (一)、地势醒目。打从晋韩国道、周李县路至周村附近,便可一览周村村轮廓。她依地势层叠而建,南低北高,呈梯形状,如猛虎卧岗,故人称其为“虎城”。房屋鳞次栉比,似孔雀开屏,故人又称其为“凤村”。既有崇伟气势,又有祥和风韵。是中国北方古镇的典型代表,又是中国黄土高原的特珠村落。
  (二)、城垣雄壮。周村村历经千年沧桑现仍存古城墙英姿豪爽,在全省乃至全国实为罕见。其城墙高四丈、厚三尺、周长三里多,呈弓形,立陡峭。铜墙铁壁,森严壁垒。其城墙开五门,呈拱形,且深长。城墙外三面临沟环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曾多次防敌御寇,保境安民。因此史誉其为“军事重镇”“防守关塞”“战略要地”。
  (三)、庙宇显赫。周村村北高阜上有一座东岳庙。远眺其楼阁峻起,鸟革翚飞。近仰其高壮巍然,庄严肃穆。大门匾额题“天尺五”遒劲浑厚三字。内观其亭榭楼台,布局规整,形态奇巧。细看其建筑艺术十分精致。因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倍受珍重与关注。
  (四)、商贾繁盛。周村为太行富赡之区,三省通衢之地,又人多技巧,造物滋起,因此外地商品与本地土特产品百货积集。一条三里长街,店铺林立,买卖兴隆,贸易发达。镇内有具多的旅店客栈,往来人流众多。地方风味食品“十大碗”“八八六六”颇受人们赏嗜。
  (五)、住宅豪华。周村镇北为砂石山,南为青石山,土质为粘性,故建筑就地挖掘烧练石条、土砖较为方便,再加上周村人十分讲究住宅气派与舒适,因此周村无论富贵与贫穷之家其住宅均门面排场,面积宽阔。其中尤以郭家大院,范家大院为显。郭家大院十八处院落相通并连。真是不睹郭家居,不知贵者尊,一见郭家居,才识世乾坤。
  与周村建筑相似,石淙头村的古房屋亦赫然可观,令人赞叹。陈廷敬有宿石淙头村颂诗叹美。
  周村古建格色体现了精益求精,美求至美的工匠艺术与精神。其艺术技巧有的已失传,但其精神确需传承与弘扬。
  三、人文格律
  周村古名为长桥村,因西晋忠臣勇将周处战殉埋葬于此,而易名为周村。周处之人,妇孺皆知。他是晋代江苏宜兴县人,少年时改恶从善,为民除害,有口皆碑。现周村有周处墓、周处碑。历史以来周村以英雄为名,以英魂为塑,历代人耳闻目染其可歌可泣的故事与墓碑,必然产生不可磨灭的英烈人格影响。
  另有古学者说:“忠信为周,镇以周名,志偌厚也。”因此周村人历来以忠信为本,忠厚为人,忠国为志,忠业为行。
  忠正而行杰。周村历史上曾出现两个名人彪炳于世。一是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梁兴(俗名梁小二),他组织太行忠义军,随岳飞南征北战,屡建功勋,威名远扬。二是清末民初鸿儒郭象升,他学富五车,高文典册,著作等身,曾写作出版40多部书,被誉为“三晋第一才子”。他教书育人,循循善导,培养出众多英才,原中共华北局第一书记,北京市原第一书记李雪峰曾是他的学生。
  古人言“地灵人杰,钟灵毓秀”是也、非也。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在学习。才能的发挥在自勉、自信、自律、自强。这是一种人文的格律。
  四、发展格调
  周村镇党委、政府多年来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镇的传承弘扬,创新发展。2015年组织本镇秀才编撰《周村镇志》出版发行。其鸿篇巨制,可为地方镇志例本。前些日子,我与周村镇党委书记焦志成同志不期而遇。话间谈起周村历史文化名镇如何发展之事,他胸有成竹的说其正在谋划在周村建立周处祠堂(公园)、梁兴武馆、象升书社,一堂一馆一社,有内涵、有活力、有前景!一席话后,我羡慕焦志成书记知识通古达今,思路明智精睿,理想远大开阔,工作锐意创新。其发展历史文化名镇格调高昂,必然使群情振奋。我衷心的祝愿其有志者事竟成!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四十年足够漫长,在岁月的轮回里又极为短暂弹指一挥间,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  岁月匆匆带走了我的青春,但带不走我对露天电影那深深的记忆,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平时夜暮降临,街坊邻居坐在一起只能聊聊家长里短,我们这些娒娒(儿童)也会缠着大人讲故事,而难得一次的露天电影,也是一道精神“盛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家里还没有电视,电影院的票价又贵,是有钱人经常出入的娱乐之地,吾家比上不
期刊
希望成功,希望胜利,希望考取好的成绩,而那希望往往都是美好的,成功并不是想一想便可以实现,但如果一旦有了希望,你便做下去,那希望便会在你的身边安家入户,与你一起欣赏那美丽的风景。  希望如导游,成功是那最高顶峰,成功虽然遥远,但只要心中有了希望,你便在它的指导下走向成功。虽然一路上有嘲笑,有讥讽,还有不解。但这些都是浮云,只要你满怀着希望与坚强,一定会走出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在这条道路上你会
期刊
每一段时光,每一种经历,每一次相遇,每一个别离,都是人间至美之事,时光游走,催人向前,肆意拉扯中依旧同过往渐行渐远。月台上的身影拼尽全力也抵不过火车飞驰,远去的背影,风干的泪痕,名曰匆匆。我们忙着相遇,忙着相识,忙着离别,忙着开始,却唯独忘了道一声珍重,在人潮中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挟裹着前进,不知去处,不问来路。  生活总是这样,在日复一日里,夹杂着丝丝甜味,如同草莓味的夹心糖,平淡无奇中裹着些小温馨
期刊
余秋雨说,中国古代的文人,“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的确,他们把一个又一个荒僻所在,变成胜景,引得后人爬山涉水去探访那久存心底的故乡。然而,我对汉阴心生向往之情的,大概是一首今人诗作,“山雄水奇秦巴地,最先得知春消息。一夜东风花似海,遍地黄金天下奇。”冲着这首诗,我去了汉阴的双河口镇。  时令正值早春,掠过车窗的群山还没变绿,小河怯生生的,缓缓流淌。然而,毕竟
期刊
在《中国文艺》2005年12月的综合版上,刊有我市作家李靓近作《给幺妹》一文,读罢荡气回肠,令我久久不能释怀,不由得又于当晚多次深读大作。不仅仅是阅读文字,而是以眼睛亲近鲜活的艺术生命,抵达诗意浓郁的文心。  文中“幺妹”与作者数十年的情意,在该文中艺术般的涌现,如《给幺妹》一文中所言“二十年的友谊,二十年如烟往事,似潺潺溪水沁润我的心扉,似欢乐曲,轻轻地荡起我心海涟漪……”  作者用她极富抒情性
期刊
春日阳光有了些许温度,可风依然紧俏,裹在厚厚的棉衣里,始终不敢尝试与春的对峙。经历了最疼痛最寒冷的冬天,草木该是舒枝展叶的时候了,但似乎仍未从伤痛中扭转过来,在凛冽中依然肃穆着冬日的银灰,严严实实。或许,它们如我一样谁都不愿尝试这种尖锐的料峭,而我,坐在光阴里,寻找斑驳的阳光,来取暖自己。  一定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在那个不大的农村小学里,夕阳安静地伏在西墙上。学生老师大都回家了,校园静悄悄,
期刊
立冬后的日子一天天冷起来。  小雪款款走近了,绵绵阴雨往人的心上洒,情绪没有了阳光。混沌的世界里,村庄、街市、河道、田野、树林都在打瞌睡。小车穿行在梦里,我也朦朦胧胧地。  司机小张叫醒我时,车停在一栋大楼里。  嗨!这是什么楼!洁净明亮的花岗岩地板,光影倥偬。宽敞的走廊,清明上河图、松竹梅菊、白鹤凤凰奔马等名画以缤纷异彩和形象语言阐释着华夏民族的文化理念。张择端、郑板桥、徐悲鸿、克劳德·莫奈等中
期刊
近日,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副主席李小鹏的中篇小说集《红颜》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红颜》汇编了作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别发表在《热流》《晋阳文艺》《星火》《黄河》《青春丛刊》等文学刊物上的六篇作品。其一:《哀恋》以八十年代中期为背景,描写了同班同学男女主人公从情投意合,到情随事迁曲折离奇的爱情插曲;其二:《红颜》是九十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市级文工团里,一个女舞蹈演員与一个男舞台美工一见钟情,悲欢离合的罗
期刊
纵观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写作,母性一直未在诗歌写作中成为视角或话语热点,更未成为母题。就是在多元化写作的当下,也鲜见阐发母性的重要诗歌文本。但张瑜的《月光来时》散发着母性光辉的诗歌集,同样从更为开阔的视野上丰富了女性的诗歌写作。  《月光来时》诗集分为七辑。第一辑为月光来时第;二辑为我的领地,我的海;三辑为长歌天涯;四辑为面北而居的日子;五辑为伸向时间里的莲蕊;六辑为云上的屋亭;为七辑角色。细细读之,
期刊
今年的夏天,来的有些突然,骄热了没些日子后天又凉了,人们都说立过秋了,天不会再热起来了,不热就不热吧,我也是不希望它热的。  整个八月都在上课,下课中翻书似的了结了,因为也给啸宇侄子补过十几日课,脑子胀的厉害,很少去体育场动一动了,身子和腿在每晚横卧在床上的时候会觉得一些僵硬,回到宿舍便不常喝水了,夜卻常熬着,最晚的熬到三点去,三天也没有如厕的冲动,毒素便全堆在脸上和脊背,肿眼泡,胡子疯了似得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