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旅行青蛙》,悟防娃过敏之道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很火的游戏《旅行青蛙》,你玩过了吗?其实,从这款游戏里,我们可以学到一些预防孩子过敏的招数呢!不信?那就往下看吧。
  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弱
  游戏中的蛙饿了会吃,背个包包说走就走,你却为它操碎了心:它带的东西够吃吗?它迷路了怎么办?它怎么还不回来?……其实,蛙自己过得很好,你只要给它准备好食物和帐篷,其他的,你就只能做个旁观者了。
  同样的,我们的孩子,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娇弱。
  娃比我们想象的“耐饿”
  母乳喂养可以预防过敏,尤其是孩子第一口吃的是母乳,更有利于预防过敏。可是,现在很多孩子的第一口奶并不是母乳,而是配方粉。因为孩子刚出生,妈妈的奶还没下来,家长担心会饿坏孩子,所以赶紧给他加了配方粉。
  其实,孩子刚出生时,他的脂肪是灰色脂肪(也叫棕色脂肪),这种灰色脂肪能够维持孩子至少3天的能量,不用担心他会饿坏。不相信娃的“耐饿”,急于加配方粉,往往使很多孩子失去了第一口吃到母乳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过敏的机会。
  如果妈妈的奶没有下来,可以让孩子频繁吸吮妈妈的乳房,促进乳汁早分泌。与此同时可以监测孩子的体重,如果孩子吸吮乳房很好,体重虽然有所下降,但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可以继续等待母乳。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7%,可以给他添加配方粉,但要首选部分水解配方粉,因为部分水解配方粉有预防过敏的作用。
  娃不需要你把他护在无菌的环境里
  消毒液、湿纸巾、免洗洗手液……现在可能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东西,因为家长觉得孩子很娇弱,生怕他感染细菌后生病,认为细菌是敌人,只有把细菌杀灭,孩子才能健康。
  其实,过度清洁不利于人体的生理成熟。所有的人都生长在一个有菌世界,从出生开始,很多细菌就像朋友一样和我们相伴一生,我们应该把它们看成朋友,而不是敌人。
  孩子平时接触少量的细菌,有利于肠道菌群的建立,增强身体对细菌的适应力,从而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如果家里经常用消毒剂清洁,使孩子的周围环境处于几乎无菌的状态,孩子几乎接触不到细菌,不利于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成熟。
  在棉花堆里长大的孩子学不会走路,因为他从来不知道摔疼是什么感觉,不需要应对身体的不平衡,长大后会摔得更狠。如果放手让孩子去爬、去走,刚开始,他可能会摔几跤,但以后一定会走得更好、更快,长大了反而会少摔跟头。这个道理与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是一样的,不给孩子接触细菌的机会,恨不得把他放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成长,孩子的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也就失去了逐渐走向成熟的机会。
  “蜗牛”喜欢的食物
  未必适合你家娃
  《旅行青蛙》中,偶尔会有朋友来蛙家做客,比如蜗牛、乌龟、蜜蜂,它们有各自喜欢的食物。而它们喜欢的食物,青蛙并不喜欢。所以,别的小朋友吃某种食物好,你家娃吃不一定好。别的小朋友吃某种食物不过敏,并不等于你家娃吃了也不过敏。
  你们吃什么,就给娃吃什么
  家长给孩子选择食物,要从平时吃得最多的食物中先选出来给孩子吃,这是最安全的,最不容易过敏的。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自身对食物的接受度是会传给孩子的。如果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能够从自己最爱吃的食物中挑选出来给孩子作为辅食,孩子的接受度一定高。如果妈妈经常是自己吃自己的,给孩子吃自己不怎么吃的食物,孩子更容易出现过敏。
  邻家娃的食谱从来不是选择食物的参考标准
  有的家长给孩子挑选食物的标准,都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吃哪种食物好,就给孩子买哪种。但适合邻家孩子的食物,未必适合自己的孩子。要时刻记住,你家的孩子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饮食习惯当然要与自家人保持一致,毕竟,以后孩子是要和大人一起吃饭的,一家人都爱吃、都不过敏的食物,才应该出现在家里的餐桌上。
  背着食物去旅行的背后
  那个爱旅行的青蛙在外出时,都要背着你给它准备的食物。它为啥不带着钱,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大概是怕吃洋食物过敏吧?
  娃的身体不容易接受外来的食物
  中國近些年来过敏人群迅速增长,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际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活跃,想要哪国的东西都能够买到。而很多家长又有这样的观念:国外的东西肯定要比国内的好,所以给孩子选择的都是进口食物,孩子比父母小时候接触的新食物要多得多。
  孩子接触了大量的新食物,而他体内的基因适应的还是我们的传统食物时,对外来的新食物就会出现“防御反应”,从而造成了过敏的发生。
  娃小时候吃海淘食物有风险
  孩子是要在家庭的小环境和城市、国家的大环境中成长的,他未来要更多接触的,是他的家庭以及周边环境里带给他的食物,所以从一开始接触奶之外的食物,如果他适应的是这个环境里的食物,那最基础的这层底子就打好了,对他一生的成长都会是有利的。如果在刚给孩子添加辅食时,给他吃的都是大人从来不吃甚至是从遥远的地方买来的食物,在孩子生命相对脆弱的时期,是存在一些风险的。
  外来食物如何吃
  既然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扁平化的国际化世界里,难免会接触到很多外来的食物,尤其是带孩子出国玩的家庭也不少,让孩子完全不吃外来的食物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孩子饮食的大方向还是以家庭饮食习惯为主,偶尔少量尝试外来食物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反过来。
  另外,吃外来食物的时机要把握好。对于外来食物不必完全拒绝,但尝试的时间应该稍稍延迟,等孩子大一些再给他吃,不用着急给孩子尝试。尝试的时间和机会多的是,在最敏感、最有风险的阶段,没必要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其他文献
触屏时代,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不再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是一个无限空间概念。知识不再只存在于书本中,而是可以变幻成不同的媒体形态,随着我们的需要自由切换。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又受到了哪些影响呢?  其实关于儿童到底如何学习、如何获取知识和信息这个话题,还正在被科学家们研究中。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也许都是管窥蠡测,揭开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所以,对于触屏方式能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这一点上,尚无定
家教有方栏目介绍  本栏目由《父母必读》杂志与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合办。  旨在帮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父母提供家庭教育的新知、良方,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通过这些文章开启父母自己的家庭养育智慧,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时光转瞬即逝,假期也临近尾声。孩子的心愿单都完成了吗?问一问孩子想做什么,陪他做点儿他想做却未做的事吧!  每年暑
在艾申波茜博士的《童年清单》基础上,我们续写了自然体验清单,它们依然不是标准,更不是任务,只是希望启发父母能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将孩子带入大自然。  仔细观察过一朵花。  赤脚站在过一条小溪或河流里。  在树林里听见过至少3种不同鸟的叫声。  在1平方米的草地里发现过3种以上的植物。  看见过蚂蚁搬家。  发现过很多蜗牛聚在一起。  捡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  观察过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样子。 
宝宝以为周围的世界都像妈妈的怀抱一样温暖又安全,他只管尽情探索。实际上,宝宝生活和玩耍空间中隐藏着无数的安全隐患,一个不小心,宝宝就可能会遭遇严重伤害,给爸妈留下永久的痛悔。安全问题,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爸妈们,再仔细审视一下宝宝的周边环境吧。  宝宝大都喜欢洗澡嬉水,常常开心欢叫着把水拍得满浴室飞溅。可是,妈妈却要小心警惕了,浴室除了能带给宝宝快乐,也暗藏着不少的安全隐患。  如此设防:  ● 检
当大多数人还只能凭借树叶的颜色和气温辨别季节的更替的时候,会观鸟的人却早已在镜头里看到了另一个四季,属于鸟类的四季。大自然的神奇就在于它拥有无数种让我们走进它的路径,每一种路径上都有不一样的独特风景。  我喜欢带着孩子到野外去探索。观察昆虫、采集植物标本都非常有意思,可惜在北京,虫子并不是在每个季节都会有,植物在冬天也大多在沉睡,于是观鸟就成了我俩的另外一个选择。北京的一年四季都可以观鸟,而且随着
成年后的世界似乎总是充满了压力和责任,于是不免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对于孩子来说,童年真的是无忧无虑的吗?或许并不然,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需要考试;需要交朋友,有时候可能还会和小伙伴闹点小别扭;偶尔会生病;可能会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变动转学或搬家……也许这些在成人看起来都是“小事”,但对于“小人儿”来说可是“大事”!童年对孩子来说,也有不少压力。  其实,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生活中都充满
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但也意味着这几天和平时有很多不一样。孩子既兴奋,但面对这些不一样时,又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 健康过年,营养过年,安全过年,从容过年,用好壓岁钱,让孩子体验年味儿,创意过年…… 我们全面梳理了关于春节方方面面的话题,希望陪伴家庭度过一个开心年。
1.了解和接受婚姻的“遗传”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独立的,是很特别的,是与众不同的一个人。婚姻初期,也许很多人都想过:“我永远不要像我的爸爸妈妈那样,明明不相爱了还要生活在一起。”“我结婚后绝不会像我的父母那样吵架。”“我们肯定不会像他们过得那样无趣。”但是,有了孩子后,你发现一切都变了。你斥责老公的形式很像你的母亲,原来你觉得父母不应该总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执,但是你发现你们争执得比他
肚子又大了!不过这个时候,你开始不再那么欣赏地看着肚子一天天增长,因为它让你的身体渐渐失去了灵活性,行动开始受限,几乎不能弯腰,而且有时候还会出现关节疼痛、脚肿得更厉害的情况。  让人害怕的是,32周之后,很多孕妈妈都会出现肚皮一阵阵发紧的情况,感觉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一块硬邦邦的大石头,每一次出现,孕妈妈都会担心一次:我是不是要早产了?这的确是一种宫缩,但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不伴有阵痛,也不是越来越严
刘肖岑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她和她的研究团队之前做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让一个3~5岁的孩子和一个非好友的小伙伴在一起玩5分钟的电子游戏(游戏种类可以是合作类电子游戏,也可以是竞技类电子游戏),这两个孩子会立刻成为好朋友——他们都比原来更喜欢对方,愿意和对方交往。而且这种友谊可以至少持续80天,也就是说,80天后,很多一起玩电子游戏的孩子还是好朋友。  这个研究结果让刘肖岑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