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初三历史复习课实效性的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应试教育中,历史教育本来就是一个弱势学科,再加上中考可以开卷,所以在七、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不愿学、学校不重视,导致进入九年级之后历史基础普遍较差。很多历史老师都有同感,历史课难上,历史复习课更是难上加难。经过多年初三历史教学的探索、实践,我认为要上好历史复习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小测——改变学生不愿学、不重视的心理
  要让学生重视历史就必须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始每一堂历史课。所以每一堂课我都用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前小测,主要考查学生对之前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样就迫使学生在课后必须花时间巩固复习过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复习有效性。
  二、教师对复习内容要找出主线来引领所授知识,理清线索,便于学生记忆
  比如我在复习八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复习之前我先把这节课的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并展示给学生。
  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 ↓
  西安事变→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
  ↓ ↓
  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体上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不至于产生知识混乱。然后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复习每一部分的知识点,把每一部分的知识点分析过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其相互间逻辑关系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有完整的认识。
  三、复习课知识性增加、能力要求提高,但比较枯燥无味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趣味性教学。初中历史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是很枯燥的,缺乏故事性。对于一件历史事件教材交代得很简单而且不是很连贯,比如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经常具有跳跃性,学生就会问:“这一期间孙中山做什么去了?”如果我们适当地补充一些历史事件,比如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运动”,不但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而且可以填补教材的空缺,增强内容的连贯性。
  (二)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1)归纳法:比如在复习中外改革、变法强化统治的措施等内容时可采用此法。如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有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国势力;文化上推行儒化教育等。(2)对比法:学习完一二战之后,可将两者的背景、过程、性质和意义等进行比较,也可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等,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3)辩论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辩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讲授故事法。把历史知识串成一个个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复习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试卷评讲课对学生的答题方法进行指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中考评价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中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上好试卷讲评课不仅可以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改进教学,而且可以使学生总结经验教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上试卷评讲课并不是拿张试卷让学生对答案,我认为要注意以下环节。
  (一)充分备课。试卷讲评可因为内容量大,涉及知识面广,而且题目更具有综合性,因此,试卷评讲课时更要认真充分的备课,以便评讲时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比如:教师要对试卷认真分析,了解这次试题有什么题型,哪类题型学生已经见过,哪些题型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题型是能力题,题目都分别考查哪些知识点及难易分布情况如何等等。对于普遍出错的知识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二)启发式评讲。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试卷评讲课同样不能由学生包讲一切,而要启发学生、诱导学生、让学生思考、感悟、体会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讲解。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评时,教师如果只是授人以鱼(现成答案),只能满足学生顿餐之饥,这是一种短期行为,对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是极不负责任的。因而在讲授试卷的过程中,还应教会学生解决各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特别要重视主观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五、利用多媒体提高复习效率
  初三历史复习采用多媒体教学,我认为有很多好处:条理清楚。复习课通常是知识点多又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点整理成相互关联的知识框架,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图片展示。历史考试中有很多图片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图片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历史图片;课堂练习。采用多媒体复习,可以让我们在复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课堂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巩固。
  以上是我在多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更有效地提高历史复习课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兴起与实施,体育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与家长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高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高中生学习心理压力的缓解和正确体育观的树立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本文对高中体育教学现状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教学活动 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培养方法  一件事坚持
摘 要: 初中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将对初中体育教育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够培养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能够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进而达到高效育人的目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体育室内课教学,不仅能让体育理论变得直观化、形象化,而且能让教师变得更轻松,更能让初中生
摘 要: 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诚信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格培养中,现实生活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这对教师自身提出新要求,要求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诚信品质。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诚信教育 诚信品质  在高中思想政治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成功要靠真理的力量,教师通过正确教学方法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诚信是中华民族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中职教育中开创了新颖的教学模式,给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增强了挑战性和规则性,也就是说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模式务必“革故鼎新”。本文主要针对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希望在探究的基础上以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和学习氛围,使得教育工作者更重视微课的运用,使得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不断进步。  关键词: 微课 中职计算机
摘 要: 为了摆脱高中思想政治低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消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积极学习。所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教学的关注点由教师的讲,转变为学生的学,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 提高兴趣  近年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都在大力推进教学
摘 要: 初中政治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最让学生难以捉摸的一门课程,为此,文章先分析了原因,而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旨在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初中政治课程是初中教学的一部分,也是最让学生难以捉摸的一门课程。笔者调查,绝大多数七至九年级的学生,对政治课程没有兴趣,认为课程枯燥无味、缺少趣味性;所学内容远离实际生话,无法实践应用;考试内容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初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学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推动初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对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方法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自觉与自动学习态度的引导下,自发地开展学
1.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课程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