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也成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除了要对两阶段数学内容的差别充分掌握之外,还要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探讨怎样有效衔接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的教育,进而更好地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充分掌握初中、小学数学内容的差别
  就目前中小学数学内容的编制来看,其深度是呈阶梯式的,小学数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奠定基础,而初中所涉及的内容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因此,两个阶段的数学内容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
  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数学方面的知识仅包含了自然数和分数,由于这些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因此比较容易掌握。而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代数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实数”,其中,最让学生头疼就是“负数”,负数的计算、正负号的变化,学生掌握起来均比较困难,除了“负数”之外,还有相反数、绝对值和数轴等概念。
  2. 从“数”到“式”
  数与数之间的运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主要运算内容,然而升入初中之后,学生便要开始接触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知识,也就是“式”。其实,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处理好学生从“数”到“式”的学习,使其充分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就必须将两个阶段知识内容中的关联性充分利用起来,从而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对中小学数学内容衔接的重视程度
  1. 要从算术数和有理数的衔接开始
  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运算除了算术数之外,还包括了有理数的运算,运算也由最基础的加、减、乘、除逐步扩展到乘方、立方的运算。因此,做好算术数和有理数的衔接是初中数学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比如说:8-23÷(-4)×(-7+5),在上述式子的运算中,应该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乘方运算,然后是乘除运算,最后是加减运算,学生只有充分明确运算顺序,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运算效果。其次是数与代数式的衔接,此方面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字母的重要性,如加法交换律a+b=b+a及一些公式如速度公式v=s/t、面积公式s=a2等,说明由字母表示数能简明、扼要地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此外,很多学生都认为-a是负数,这时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理解a的含义,知道a可能是负数,而-a不一定是负数等问题。
  2. 数与代数式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所接触的数都是具体的,而在初中阶段所接触的有理数,便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与之相关的代数式更是难以理解,可以说,数与代数式的转变是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一大转折点。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的时候,便需要有活跃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有理数的运算进行学习掌握。
  3. 学习评价的衔接
  小学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教学同样应注意到这些,并不断开拓他们的思路,激发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周密性,答案的多样性、正确性。
  4. 师生交往的衔接
  小学教师特别注重与学生的交往,像慈母般关心学生,与学生同活动、同学习,寓教于活动实践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中学教师则注重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为衔接教育铺好路。
  5. 学习能力的衔接
  初中生的表达能力、感知能力、识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小学阶段相比处于定型前的快速发展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小学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上述诸方面的能力,为中学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七年级则必须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多种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三、重视教与学方式的衔接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重视教与学方式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来看,初中数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两个阶段的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固然有一定的差别,小学数学课堂的设计多是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而初中数学课堂则是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等。教学方式的突然转变势必会让很多学生不适应。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教与学方式衔接的重要性,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并将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某些元素加入其中,给学生一段时间的适应期,随后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引入新知识,从而使数学课堂更加富于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工作,不仅能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开展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不仅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手,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简称MOFs)基纤维复合材料是当今化学战剂芥子气(简称HD)和梭曼(简称GD)防护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论文利用母液中交替浸渍n次组装的方法在壳聚糖纤维
本文以二酰胺吡啶修饰杯[4]芳烃,脂肪二羧酸及二者形成的主-客体复合物和杯[n]二吡咯及杯[n]二吡咯-卤素阴离子复合物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和量子化学方法进行
  本文共研究了三种海洋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部分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部分化合物在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罕见。从海洋真菌ZZF27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对苯二甲
分子自组装是分子在平衡条件下,通过非共价键作用,自发地缔合成稳定的、结构明确可控的聚集体的过程。其中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是一个热点。利用多种聚合技术的联用制备多
  本文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合成了四个含苯并咪唑三角架型配体,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tris(2-benzimidazoylmethyl)amine,ntb);三(5-甲基-1氢-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tris(4-me
氢键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系中,对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有重大影响。因此准确预测氢键的结构和强度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使用MP2和CCSD(T)方法结合大基组,可以得到准确的氢键
生物相容性高分子多年来在药物载体和人造生物材料的研究日渐深入,对这些生物相容性高分子的功能化修饰可大大拓宽其应用范围。在疏水药物载体制备和疏水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中
碳纳米管的填充和包覆已成为碳基功能材料的主要研究热点,是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学科中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尽管单金属(金属氧化物)填充或包覆碳纳米管已见报道,但用湿化
学位
本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水平下对3-甲硫基-4-R(R=CN,CO2Et)-5-氨基吡唑与碘甲烷反应的机理和杯[4]吡咯与甲醇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1.3-甲硫基-4-R(R=CN,CO2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