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未必在远方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ijizh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而诗,未必要与远方一并出现,人们可以于身边细微处见诗意,美好亦然。
  詩人海子是远方忠诚的儿子,亦是泥土最虔诚的孩子。
  查家湾的那一小块土地抵不住诗人出走的心,世代农民的传统缚不住诗人远行的翅。
  “一个穿着雨衣的陌生人,来到这座干旱已久的城”,北京大学是诗人逃脱的方向,载着二十四载沉甸甸的理想,诗人一路北上,追寻梦中的远方。
  世俗昼夜不息地折磨着诗人的心,社会的不公、法制的欠缺、残酷的现实无一不让他心寒,远方到底在何处?他不知道。
  拒绝调到前线工作,海子宁愿将远方放人心底,在政法大学教授哲学。
  归乡,是诗人生命中重大的转折。当回到自己阔别已久的乡村时,诗人突然热泪盈眶。城市化的进程势如破竹,土地的变迁、高楼的拔地而起,极大地撼动了诗人,一首《亚洲铜》是他留给土地的奠歌。
  “我的脸,是碗中的土豆,嘿,从地里长出了,这些温暖的骨头”,这是诗人的自画像;“活在珍贵的人间,太阳热烈,水波温柔。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拍打面颊”,这是诗人历经繁华后对泥土最深切的爱;“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是身打马过草原”,这是诗人对远方最真切的体会……
  出走是诗人的天性,于北京、于西藏、于天涯海角流浪,可当诗人转身,他将思绪沉潜在故乡的河川。指尖划过金黄饱满的麦穗,他凝视故土仅剩的几缕炊烟,脑海里飘浮着那土豆似的面庞,那倔强的绿色的骨头,他用纸笔温暖了中国百年来多少个乡愁之子的心。
  如果说一首《太阳》耗尽了诗人无尽的天空与海水,那无数首《土地》是否又饱含了诗人对儿时故乡的那一小方土地最深厚最悲切的感情?
  诗人终于明白远方是太阳上的锋芒,耀眼夺目却在人起身追寻的一刹那分崩离析,而大地才是诗意生长的地方。诗人明白了,北京山海关的那一节铁轨是诗人轻吻大地的地方,死亡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篇诗稿。
  《小王子》里曾这么写道:“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
  古往今来,多少人,不管被世界铭记与否,受不了玫瑰花的自负骄傲,受不了脚下星球的渺小无趣,而选择像小王子那般出走。
  而当人们看清心灵“本质的东西”,明白自己那朵玫瑰花独一无二的价值,日日担心她的安危、星球的安危时,却少有一条童话里的蛇毒,带人们回到最初自己厌烦的生活。
  也许我们,也许人类,终会跟随心灵的召应选择出走。但走累了,记得回头,也许诗,未必在远方。
  ★读后:
  1.因为是永远的海子,所以我们记得并继续书写着与海子有关的故事;
  2.没有对海子深沉的爱,对海子的诗歌精读和细致分析,就无法成就本文;
  3.诗,未必在远方。生活的经历会告诉我们,作者的观点是成立的。
  4.读过本文,让我们继续读读海子吧!围着炉火,翻着书页,怀想年轻的海子,我们就此与海予联通到同一个精神世界里。
  5.记得寻找一个喜欢的作家,细细品读,文章自天成。
  (肖 尧)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Web服务器。本系统可以直接通过TCP/IP网络协议接入Internet实现远程访问,将传统测试仪器网络化,将传统仪器的信息通过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传
为了对抗现代战争中日趋严重的激光威胁,激光告警技术已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之一。信噪比是激光告警接收机的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抑制噪声的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此文简单介绍了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的概述,详细分析了堆石坝的碾压和填筑施工.
随着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水声探测技术不断提高,军用船舶的低噪声性能直接影响其作战与生存能力,船舶水下辐射噪声的预报与控制在国防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船舶的机械噪声是水下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虽然每个孩子各不相同,教育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有些教育规律还是相通的.rn父母以身示范,做好榜样rn想让孩子成
期刊
增压锅炉是利用涡轮增压机组供风,燃料在炉膛增压的条件下进行燃烧,增压锅炉具有炉膛容积热负荷高、体积小等许多优点,但也由此带来了炉膛温度高,烟气对炉膛冲刷强烈等对耐火砖不
飞行器的工作环境既恶劣又复杂,如果不能对飞行器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将会严重威胁到飞行安全。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常用于结构的在线监测,但是其供电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