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受到学校和社会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重中之重。其中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引用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结合课外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式探析,以期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17-02
一、阅读和写作对于语文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并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听读写说四项基础技能中,阅读是基础知识的输入学习,写作是学生输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阅读和写作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认知教育的基础上要开展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外阅读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课外阅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也十分重要。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来看,故事性的阅读内容更受欢迎,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氛围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仅仅依靠教科书中的课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数量要求,而课外书籍种类多,能够满足不同阅读兴趣学生的需求。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后,他们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然而然地,他们对作文要求及写作重点就会把握得很准确,这有利于提高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词汇及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积累的素材足够多时,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其实,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课外阅读在小学生阅读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增加阅读量,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利用之前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创作。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记忆一些好词好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描写,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明确作文中心思想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作文素材,把握住作文的中心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思路。只有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方向,学生才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偏离主题。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各种不同的人生道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这样,学生在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更加充沛,能够准确把握住自己的写作方向,为顺利完成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是“不务正业”,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帮助,反而会浪费学习时间。但实际上,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感。另外,小学生的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课外阅读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课外阅读中写作教学策略
(一)分层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技巧与方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推行以读促写的模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快速阅读,提炼文本内容的大意,随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对文本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品读分析,了解写作技巧在文章中的应用,最后精读文本内容,找到文本内容中的主题思想,并且进行组织和概括,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理解学习,在分层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学和任务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习,对文本内容进行缩写、扩写、续写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基础写作技能训练,比如,教师加强续写文本内容的训练比重,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谋篇布局,对文本的结构、主题、语言表达等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情境教学,深化学生的感知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阅读积累,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推行情境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课外文本,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外文本内容转化为肢体动作和语言的表演,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同时,教师组织多样化和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情境表演、诗歌朗诵等,创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创作情境短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分别写作,最后小组成员对情境短剧文本交流分享,在探讨沟通中进行增改删减,最终完成文本内容的写作,同时,教师鼓励小组成员将之表演出来,表演可以提升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表演的心理特点,在情境教学中完善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拓展内容,加强学生素材积累
丰富的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才能使文章有真实度,才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体验进行作文的编写,所以课外阅读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上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强的文章,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将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素材库,以使在后续的写作中进行知识素材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海洋奇观》《人类大探险》等科普类书籍,通过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和新奇的事物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主动进行文章的阅读。同时,此种与生活相关的课外阅读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库,便于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更好地表达自身想法与观念。
(四) 引入情感讲解,加强学生情感表达
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作文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清晰地表达出了学生自身的观点,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把握,教给学生对故事内容安排和语言引用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将《海燕》作为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先通读文章,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使学生对文章中海燕坚持不懈、不畏困苦的精神有基本的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研读,体会“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如何通过语言、句型的安排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引入作文构架教学,强化作文结构性
由于小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差,而且学生自身表达能力还比较低,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结构混乱,不能清晰地表达文章主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分析文章框架,使学生掌握作文结构。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西游记》的相关章节,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观察作者的写作顺序,学生会发现作者基本都是根据故事发生的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的安排结构,对于其他内容则采用插叙,这样写便于读者了解整个事件,加深读者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以规定主题写作,及时巩固课堂内容,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修改,使学生了解自身在作文结构安排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正。
[参考文献]
[1]马雪洁.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14):181.
[2]牛晨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价值及其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20(5):49.
[3]殷秀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华夏教师,2020(6):24-25.
[4]王 娜.阅读积累助力写作思维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资源的有效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0(22):43.
[5]陈 清.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课内外,2019(30):328.
[6]周金萍.课外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渊(小学版),2019(10):325.
作者簡介:房华荣(1978— ),女,山东威海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17-02
一、阅读和写作对于语文的重要意义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块,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和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并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继承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听读写说四项基础技能中,阅读是基础知识的输入学习,写作是学生输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阅读和写作贯穿学生学习生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认知教育的基础上要开展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外阅读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课外阅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也十分重要。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来看,故事性的阅读内容更受欢迎,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氛围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仅仅依靠教科书中的课文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数量要求,而课外书籍种类多,能够满足不同阅读兴趣学生的需求。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后,他们的理解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然而然地,他们对作文要求及写作重点就会把握得很准确,这有利于提高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词汇及写作素材的积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积累的素材足够多时,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其实,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课外阅读在小学生阅读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是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增加阅读量,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利用之前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创作。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记忆一些好词好句以丰富自己的语言描写,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有利于学生明确作文中心思想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作文素材,把握住作文的中心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篇优秀的作文应当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思路。只有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方向,学生才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偏离主题。课外阅读的范围较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各种不同的人生道理,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表达。这样,学生在写作时的思想感情更加充沛,能够准确把握住自己的写作方向,为顺利完成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思维
受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阅读课外书籍是“不务正业”,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帮助,反而会浪费学习时间。但实际上,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语感。另外,小学生的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强,课外阅读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课外阅读中写作教学策略
(一)分层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技巧与方法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推行以读促写的模式,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快速阅读,提炼文本内容的大意,随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内容,对文本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品读分析,了解写作技巧在文章中的应用,最后精读文本内容,找到文本内容中的主题思想,并且进行组织和概括,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认知理解学习,在分层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导学和任务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随文练习,对文本内容进行缩写、扩写、续写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基础写作技能训练,比如,教师加强续写文本内容的训练比重,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谋篇布局,对文本的结构、主题、语言表达等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二)情境教学,深化学生的感知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选取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教师以文本内容为基础,通过课外阅读进行拓展,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阅读积累,同时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推行情境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课外文本,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课外文本内容转化为肢体动作和语言的表演,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同时,教师组织多样化和趣味性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情境表演、诗歌朗诵等,创建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创作情境短剧,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合理分组,让学生分别写作,最后小组成员对情境短剧文本交流分享,在探讨沟通中进行增改删减,最终完成文本内容的写作,同时,教师鼓励小组成员将之表演出来,表演可以提升写作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表演的心理特点,在情境教学中完善学生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拓展内容,加强学生素材积累
丰富的素材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才能使文章有真实度,才能让读者体会到作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体验进行作文的编写,所以课外阅读在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上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推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强的文章,使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将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素材库,以使在后续的写作中进行知识素材的应用。比如,教师可以建议学生阅读《海洋奇观》《人类大探险》等科普类书籍,通过具有趣味性的语言和新奇的事物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主动进行文章的阅读。同时,此种与生活相关的课外阅读也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库,便于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更好地表达自身想法与观念。
(四) 引入情感讲解,加强学生情感表达
小学生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作文具有一定的情感内涵,清晰地表达出了学生自身的观点,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文章情感进行把握,教给学生对故事内容安排和语言引用的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在作文中的情感表达。比如,教师可以将《海燕》作为课外读物,要求学生先通读文章,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使学生对文章中海燕坚持不懈、不畏困苦的精神有基本的了解,教师再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进行研读,体会“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所表达的情感。这种教学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如何通过语言、句型的安排表达出自身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引入作文构架教学,强化作文结构性
由于小学生的写作基础较差,而且学生自身表达能力还比较低,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容易出现结构混乱,不能清晰地表达文章主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分析文章框架,使学生掌握作文结构。比如,教师可以引入《西游记》的相关章节,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观察作者的写作顺序,学生会发现作者基本都是根据故事发生的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这样的安排结构,对于其他内容则采用插叙,这样写便于读者了解整个事件,加深读者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要求学生以规定主题写作,及时巩固课堂内容,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修改,使学生了解自身在作文结构安排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改正。
[参考文献]
[1]马雪洁.浅析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课内外,2020(14):181.
[2]牛晨曦.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的价值及其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20(5):49.
[3]殷秀梅.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华夏教师,2020(6):24-25.
[4]王 娜.阅读积累助力写作思维发展——小学作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资源的有效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2020(22):43.
[5]陈 清.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语文课内外,2019(30):328.
[6]周金萍.课外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文渊(小学版),2019(10):325.
作者簡介:房华荣(1978— ),女,山东威海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