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遵循五大处方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dvi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张兰 内科主任医师,原北京安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现任北京瑞华心脏康复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从事临床医疗和医政管理工作30余年,具有丰富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急诊急救和医政管理经验。

  什么是心脏康复
  我们都知道汽车开久了,难免有毛病,修理固然重要,修理后的保养更重要。其实我们的心脏也是这样,要进“心脏4S店”保养。可大多数人却不懂得“保养”心脏,出了问题只知道“大修”。那么我们要怎么“保养”心脏呢?
  其实我们说的“保养”心脏,也就是临床说的心脏康复。实际上,心脏康复对于很多患者甚至医生来说,仍然是一个“新鲜词”。心脏康复相当于给心脏做综合性的“4S”保养,是一种综合性心血管疾病医疗模式,是以医学整体评估为基础,通过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含睡眠管理)、危险因素管理和戒烟处方的联合干预,帮助患者修复心理与身体的创伤,恢复生活质量、工作能力,促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心脏康复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目前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哪些人适合做心脏康复治疗
  专家强调,绝大部分心脏疾病患者都应该要进行心脏康复治疗。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支架术后等。
  各种心脏病术后:如冠脉搭桥术后、心脏瓣膜病术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 、心脏移植术后等。
  心力衰竭患者:如慢性、稳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
  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早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及缺乏活动者等。
  心脏康复治疗包括哪些内容



  心脏康复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药物是治疗心脏病的基石,与运动、营养、心理和戒烟干预等生活方式治疗相辅相成。心脏康复运动过程中可正常服用药物。运动康复时药物的服用时间和剂量应与运动评估前保持一致,如果更改了药物的种类、剂量、服用时间,应重新评估制定新的运动处方。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应遵循医生医嘱,根据患者病情等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通过规律的随访观察,了解患者对药物的认识误区,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用药品种超过10种的占80%。所以应对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医生要分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影响。如他汀类药物、华法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是容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心血管病药物。
  有些药物服用后会提高身体的运动耐量(运动耐量是指身体所能达到或承受的最大运动),如硝酸酯类和曲美他嗪类;有些药物服用后会降低身体的运动耐量,如他汀类。药物的剂量和服药时间会对运动耐量产生影响。在进行心脏康复运动前,医生、药师、运动康复师都要熟知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时间,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心脏康复运动计划。
  运动处方
  像药物处方一样,运动也要由医生开处方。运动处方一般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注意事项。
  运动康复的好处 心肺功能得到有效提高;体质增强,提高运动能力,减缓衰老;改善血液循环,抑制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进展;降血压、血糖、减重,减少坏胆固醇(LDL),增加好胆固醇(HDL);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改善末梢循环功能,促进抗炎;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住院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医疗费用;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增强柔韧性与平衡能力。
  在“健身房”里做心脏运动康复行吗 有些人可能会问,我让医生开运动处方,然后我自己去健身房慢慢锻炼行不行?专家给出的答案是,不行!虽然心脏运动康复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器械与健身房类似,实际上这些器械“内藏玄机”。由于心脏病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医生、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参与,还得配有专业的设备和抢救设施。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患者朋友,做心脏康复一定要在正规的心脏康复机构进行。



  心血管病患者做什么样的运动好呢 心血管病人适合做“有氧运动”!这不会给心脏造成较大的负担,像行走、慢跑、骑车、游泳、健身操等都属于有氧运动。尽量避免像球类的竞技运动和需要憋气动作的运动。抗阻训练可以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提高基础代谢率,刺激骨质形成,是有氧训练的必要补充。适当的柔韧性和平衡协调性训练对于提升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也很重要,尤其对于老年人,可减少跌倒风险。
  除了有氧运动,还有无氧运动。无氧运动时无法摄入氧气,会给心脏增加负担,举重、引体向上、俯卧撑、短距离急跑都属于无氧运动。



  心血管病患者运动强度多大合适呢 许多心血管病患者出院时被告知要“适当运动”,那么什么叫适当运动呢?如果运动强度过大,肌肉中的疲勞物质(乳酸)释放入血,损害心肌,增加了心脏负荷,不但运动受益降低,而且可能会导致心肌肥厚、室壁瘤等不良结果,还大大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受伤风险。反过来,运动强度过小,运动的收益又不能达到最大。   所以心血管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如同药物治疗一样,需要按处方来进行。开具运动处方前必须先综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进行评估及危险分层,其中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通过这项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运动耐力,得到运动强度,为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个体化的数据。专家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可以到专业的心脏康复机构进行心肺运动负荷试验检查,然后开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心脏康复机构在进行运动康复时,医生和康复师会在您的身边,监测您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的状态,及时识别可能的危险信号,预防危险事件的发生,确保运动训练的安全性。



  运动时间多长比较好呢 每天运动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每周3次-5次,抗阻运动每周2次-3次。对于缺乏运动和运动能力低下的人群,多次短时间的运动也会有不错的收益,可以先从小量运动开始,慢慢增加时间,1次有效运动的效果可以维持12小时- 72小时,而单次长时间的运动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运动训练时需要注意什么 运动前备好药品如硝酸甘油等,鞋服适宜,气温过于寒冷或者炎热不建议运动;热身准备要充分,运动后的放松整理也是必须的;运动前中后要注意补充水分;应在自身感觉良好时运动,身体不适和睡眠不佳的时候不要勉强运动;不要在起床后和饭后即刻运动,最好1-2小时后再开始运动,过于饥饿时也不建议运动训练;运动中出现不适症状如胸闷,胸痛、头晕、心慌、气短等要停止运动,休息观察,及时告知医生。
  营养处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失衡,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局自己的坟墓”这句俗语道出了不合理膳食的巨大危害。合理科学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
  心血管疾病营养处方總原则 在平衡膳食基础上,合理控制总热量;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粗细搭配。尽量避免进食蔗糖、麦芽糖、甜品和含糖饮料;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控制钠的摄入量, 每天食盐不超过6 g;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每天摄入25 g - 30 g 膳食纤维为宜;如不能保证均衡膳食的摄入, 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医用食品作为补充。
  心理处方
  近期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障碍共存问题(双心疾病)非常多见,心内科门诊患者发生率为40%以上,心内科住院患者中双心疾病的发生率可达60%以上。总的来说,心血管疾病的病情越重,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的可能性越大。所以一定要密切关注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问题。
  自古以来,心脏就不仅仅是一个器官,它与我们的心理、精神状态密不可分。在东西方文化中,心脏往往被视作灵魂的居所。而分科细化的现代医学认为心理与心脏息息相关,并逐渐衍生了“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
  循证医学证实,平时精神压力大,或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超过60%反复主诉心悸的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症表现,合并心理问题的心脏病患者相对没有心理问题的预后也较差。同时,过高的精神压力可促使不良生活方式的发生,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依从性差、缺乏体育锻炼等。上述这些行为均是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双心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有些人心理问题可能典型,有些人可能不典型,有些人症状明显,有些人症状隐匿。不少病人看起来非常阳光、开朗,但随着筛查的逐渐深入,会发现这类病人存在隐匿性的抑郁表现,也被叫做面具性的抑郁。所以心脏康复团队里的心理医生会对心脏病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评估,今早发现心理问题,及时干预。



  心理问题的自我识别方法:是否有睡眠不好,已经明显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或需要用药;是否有心烦不安,对以前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是否有明显身体不适,但多次检查都没有发现能够解释的原因。三个问题中如有两个回答”是”,建议您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对心脏康复的患者,双心康复不仅仅重视心脏功能的恢复,更关注心理的健康。所以,心脏康复团队中的心理医师会应用各种量表和方法对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评估,制定心理处方,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和治疗。
  生活方式处方
  肥胖是万病之源 肥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应用体重指数(BMI)来评价:18.5 - 23.9kg/m2为正常,24- 27.9kg/m2为超重,大于28kg/m2为肥胖。肥胖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
  减重后许多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心血管病风险也明显减低。所以心血管病患者体重管理尤为重要。
  戒烟限酒好处多 吸烟可以导致许多疾病,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戒烟是治疗心血管病的必要条件,戒烟越早受益越早,任何时候、任何年龄戒烟均可受益。
  首先,戒烟应彻底,要坚定决心,处理掉身边与吸烟有关的全部物品。不要在戒烟后尝试吸烟,即使是一口烟。告知家人和朋友,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同时改变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习惯。一般停止吸烟后1天内出现戒断症状,您可借用一些替代物,如饮水、咀嚼无糖口香糖等。在戒烟前14天最为强烈,并在戒烟大约1个月后减弱。为了提高戒烟的成功率,对于曾干戒失败、对烟草重度依赖的和患有心血管病的吸烟者建议使用戒烟药物治疗,以减少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的心血管系统损害。



  睡眠不足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患心血管疾病概率会增加。睡眠充足,心脏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保障正常功能的发挥。如果有晚上睡觉打鼾,白天总犯困的情况,应该咨询医师并做呼吸睡眠检测,了解是否有睡眠暂停。如有必要,可以咨询医师后适当药物辅助。
  以上就是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内容,现代心脏康复有一整套的规范程序来“保养”您的心脏,是循序渐进地从弱到强,从少到多进行一个量化的心脏康复训练。心脏康复的全程化管理,更是以人文关怀为准则,给患者一个健康的生活。
其他文献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天然NiSOD氧化态(ox)/NiSOD还原态(red)的活性中心的电子结构.采用INDO/S方法计算了电子光谱,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从前线分子轨道及自然键轨道布居等方面揭示
【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已逐步从教学媒体和传播手段上升到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评价的方法论层次上来,并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教学过程的变革。其中,教学模式
信息化的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顺应时代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提出了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作为一线历史老师,在历史课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领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宏观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课文解读的过程中对生活教育思想加以渗透,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更具科学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认知更加深刻。
大沥镇中心小学把合唱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启迪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感情,促使学生在集体主义观念、合作意识、礼仪礼节、良好
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单元整体教学具有关注学生学习以及教材和教学的规律性、系统性等特征。这也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所必需,同时亦是践行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