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药学教学改革遇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高新医药产业的发展也进入迅速发展时期。而目前我国大学的药学教育则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药学人才的发展需求,因此,药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指出大学药学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药学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药学教育改革;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在完成大学药学教学的基础上,我们还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打破"化学--生物--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渐向"化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教学方式转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药学人才。
  一、大学药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未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传统上的药学教学往往以教师或者课程的基本内容为中心,没有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阻碍了药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造成了障碍。
  (二)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机构对高等药学人才的培养,仍然坚持以"化学模式"为核心,以"药品为中心"来设计教学内容。显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对执业药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的需求。
  (三)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完善
  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是学生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关键,传统的药学专业教学中,教师通常只关注对学生纵向课程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整个药学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致使学生在工作中无法灵活、系统的运用知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工作中去進行自我的学习和摸索,极大地降低了大学药学专业教学的效率。因此,目前大学药学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完善,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明显,亟需改善。
  (四)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大都局限于专业教学,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拔尖优秀的教育人才不多。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力度,人才引进机制等也都亟需完善。
  (五)创新意识的缺乏
  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是具有创新意识,而目前国内大学的药学教学绝大多数都停留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缺乏,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创新意识,因此,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较弱。
  二、大学药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国药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快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提高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可以从以下思路和方法着手。
  (一)思路
  大学药学教育改革思路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一个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尊重、爱护、关心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自觉的关心学生的情感体现,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二,两种能力。所谓两种能力指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自然科学,学校不仅应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应打破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进行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第三,三个结合。三个结合就是要实现师生互动、校企合作和医药兼备。第四,思想改革,即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完善优化课程的设置,积极探索药学人才培养的新模。
  (二)方法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药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对药学人才发展的需求,对现行的药学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强化学生药物动力学、分子生物学与药物基因组学、药物流行病学、临床调剂与处方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建立全新的以"化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为主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还应积极借鉴国外药学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积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药学学科的发展需求,转变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对此,我们还应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哲学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其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2.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教师的知识能力、品德、人格都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具有一支专业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对此,首先,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并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深造、进修,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其次,学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制度,做到选贤任能,促进教师的流动,从而形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教学质量高的教师队伍。
  3.加大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
  如今,学校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也成为考察各大高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药学专业教学,学校一方面应加大诸如教学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外,另一方面还应加大教学软件资源的投入,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4.通过校医合作、学校与药店的合作,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药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因此,药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具备扎实药学理论知识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适应药学工作的关键。所以,学校应积极与医院、药店等医疗单位交流,达成合作协议,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证,让学生能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升华。
  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药学教学改革,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引进并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洪,张福明.关于高等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
  [2]章登飞,马凤余,彭代银.药学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初步探讨[J].安徽医药.2007,3(11).
  [3]吴芳,林睿.现代药学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8).
  [4]唐娟,钱程.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思考[J].教学园地.2012(6).
  [5]王静.深化药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校教育水平挂钩,而且其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以小学班级管理重要性为依托,首先提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其次重点论述了如何采用科学化管理方式优化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促进班主任对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主任;科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与学校教育水平
摘要:在实践许多教学创新模式时,往往从形式上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作为学生个体是否从中受益则很难评价。因此,应针对具有特长、兴趣的学生,以及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该教学模式存在于课堂40分钟内,可在复习课中进行。在实践中应注意学生编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个别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讨中,同行提出了诸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是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生态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它是一种对学生在成长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既强调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目的地位,又强调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它又是一种价值取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一个班级的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新时期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着手,重点探讨了完善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并结合西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促进班级合理健康发展。  关键字:中学;班级管理;班主任;西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4.21  班级
在技工学校里,许多老师反映学生们大多初中毕业,年龄小,自制力较差,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法制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性差,缺乏起码的爱心,无视父母的辛劳,只图自己的享受,使班主任工作难度加大,从而产生消极回避的做法。此外,职业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就业,再进行必要的理论教育,让学生达到规定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操作水平要求之外,还应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训练和培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准则和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分为两种形式: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在大学专科的教育中目前又分为三年制大专和五年制大专。我国的五年制大专教育自2000年以来,生源质量严重下滑,学生管理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五年制大专教育虽说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却是初中起点的专科,其教育对象仍然只是初等文化层次,年龄上相对偏小,都还是未成年人,因此五年制大专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不论是在教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