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师眼中的未来——专业跨界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设计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他们的特殊性在于,和专家相比,工业设计师要参与各个行业的改变,并担任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与杂家相比,工业设计师要触及被改变行业的灵魂,并在其中注入最契合的新元素。
  从某一角度来说,工业设计师是工业转型期间最敏感的一群人。与实际相连,和理论相接,他们需要跳出固有的框架进行全新的思考,并制作出与以往不同且又能发挥自身优势的产品。这或许只是产业升级的一种路径,但难以否认的是,对于正在踯躅升级的中国经济,这样的经验与思考显得格外具有意义。不久前,在洛可可入选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发布会上,本刊采访了洛可可策略与研究事业部总经理李建华,希望她能以崭新的视角来说说中国经济升级之路。
  《中国新时代》:在你们这些接触一线的工业设计人看来,中国企业近几年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李建华:近几年,洛可可大部分案例我都有参与,天南海北地跑,与客户不断沟通。我们常常在思考,对于客户来讲什么最重要,现在看来,早先产品功能最重要,当企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产品的设计和品牌会变得最重要。我们和客户有很多接触,很多人对趋势很关注。实际上,趋势也很重要,意味着企业未来的转型和发展方向。
  我们与很多尖端前沿的客户合作,发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常会有一些企业,在某一个专业、某一个领域做得很精,而到现在,它们开始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品牌、不同的消费群体间,寻找适合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然融合的专业跨界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互联网向物联网过渡中,新的商业逻辑模糊了原本分明的行业界限,而未来我们要解决的是大数据遇到物联网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最近大数据、物联网炒得比较火,现在我接触的很多客户希望把大数据和物联网结合,变成一个真实可视、可体验的空间,让普通的消费者真正感受到。如果这样的想法最终变为现实,那么人就可以与东西产生联系,可以想象,普通人能在办公室里就操纵家中的物品,它将连接我们的生活、交通、医疗甚至各个方面……
  《中国新时代》:在大数据接驳物联网这方面,你觉得其中的核心和未来的方向各是什么?
  李建华:未来会以人为核心,以客户整个体验环境为主题,能增加很多多元化的东西。大数据物联网是一种智慧,想你所想,做你所做。我这里讲三个方向: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
  智慧家居,各个行业的探索很多,我也找了很多。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家里换衣服的时候,甚至客厅看电视的时候,这些都属于智慧家居的范畴。家中的所有都有关联,这种关联是时时刻刻的,非常顺畅的。
  智慧医疗,目前国内外进行过很多互动和交流,但很多本质性的东西没有彻底解决。一旦智慧医疗和大数据物联网联合起来,医疗领域可以进入到新的状态,诊断我们的病症,解决我们的问题。
  智慧教育,教育目前是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大家都在探讨中国教育未来的方向,会怎么与世界教育融合。我们畅想了这样一个方向:把所有的东西展现在真实的环境里,让用户真实地去体验,实现完全无障碍的沟通。
  《中国新时代》:这只是一个假定的趋势,你觉得是什么保证了这一趋势不会被改变?
  李建华:我们觉得有两大要素保证这一趋势不会被轻易改变:及时分享和与人互动。
  特别是及时共享,当你想共享的时候,不需要等待一个WIFI或某种技术资源,马上可以完成这件事情。
  另外就是与人互动,比如你可以与在北极的另一人零距离互动,你分享的信息他可以随时得到。大数据物联网是非常关键的,对普通的消费者和目标人群来讲都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新时代》:你前面说未来的主流趋势是物联网,为什么又提到人人分享与互动?
  李建华:这是因为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更替,保证了人与物、物与物链接的顺畅和便捷。现在可穿戴市场的种类很多,市场也很大,我总结了一下产品设计如何和这个市场进行融合。我们公司接触的可穿戴行业有军用产品、医药、工业、生活。生活可穿戴这一方面跟我们关系很密切,也很火,大家都在往这个方向走。全球许多知名品牌都发布了可穿戴产品,像索尼、三星等等,还有其他一些品牌。这些可穿戴产品可以在头部、腕部、腿上,上身是偏多的,较多的是腕部和头部。我们做了整理,现在有特别多的概念产品在技术、性能、时间上差一些,但它们预示着可穿戴产品的趋势。
  最近一个不知名品牌的一款产品特别火,基本将可穿戴产品做到了极致。它非常简洁,可以挂在手腕上,是一款健康检测的产品。这个产品出现之后,在市场上引起非常大的轰动,消费群对它的关注和喜爱程度逐渐升高。我们的设计师也很喜欢它,也在订购。但没多久另一个客户做的产品比这个还小,更精致。商家推出的产品往往是你做得快而我比你更快,解决好如何让产品和消费者接触并成为消费者的生活用品这个问题很关键。
  《中国新时代》:那在你们看来,可穿戴产品的趋势是什么?
  李建华:我总结了可穿戴产品,尤其是生活可穿戴产品的趋势。
  第一是简约。人们都说简约,简洁,非常纯粹,没有太多的装饰。像我们有一款可穿戴手机,它的所有装饰都是有功能和性能的,而且这款产品的重量非常轻薄,比iPhone小一半。我们相信,随着可穿戴产品科学技术的提高,产品的材质、给人的感受将是最重要的核心之一,它应该是向简约走的。
  第二是记忆点。为什么提到记忆点?我们思考,可穿戴产品的核心人群定位应该在18-30岁之间,他们喜爱跟风时尚的东西,能让他们产生兴趣这个记忆点很重要。记忆点有两层含义,一个是已有的优点,如果有一个产品做得和iPhone不一样,这个不同之处就是一个轰动点。另外是和现有产品的区别,这个区别可能在功能上,也可能在局部的改变上,只要有明显的亮点,就可能被目标群体所接受。
  第三是高品位时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最主流的消费群体,他们平时所穿着的服饰,他们的生活状态,跟80后、90后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出现在咖啡店、夜店、SHOPINGMAL等不同的环境。所谓高品位时尚,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企业会对可穿戴产品进行不同的演绎。   《中国新时代》:前面我们说了最近火热的物联网,未来除了这一方向,还有什么领域会与众不同吗?
  李建华:总体来说,我们觉得还有以下四个领域近来发展与众不同。第一个是绿色产业,比较难想像我们这个公司,大部分设计项目会涉及很多农业,包括规划性的项目。听起来很夸张,我们为什么会做?就是因为跨界融合,资源整合,我们也得到客户的认可。我们非常了解不同地方的消费群体对于衣食住行、生活、旅游的需求。我们并非单纯的创意,而是把创意和各种文化融合,让产品变成可实现、消费者喜欢的形态。有一个案例,是帮某个园区进行农业旅游的规划,吸引人群。公园是在城市里面的,又希望体现区域文化特点,我们最主要抓住区域原生态的特点,将这个特点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成为园区的核心和亮点。
  第二个是原生态与科技融合的创意产业。科技到了一定的时间会有新的东西来替代,但是原生态的东西是应该保持其原汁原味的特点。如何创造出身临其境的创意文化,这是很值得商榷的事情。一个环境,一个地域,一个景区,想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身临其境非常重要。我们的创意文化和片区的环境紧密结合。这里提到转角机器般的体验,假设一片森林园区,面积很大,走来走去基本差不多,人们下次就不想来,也不想介绍朋友来。但若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每一个转角都会发现独特的地方,给人惊喜,那么这片园区会成为很多人的期待。可惜目前很多园区是做不到的。
  第三个是生活方式产品,这是我们比较前沿的项目。不久前,有个客户找到我们说,他以前是做木材进出口贸易的,但木材价格越来越贵,运输成本越来越高,售价上不去,利润空间压缩得很小,考虑如何运用这样的材料进入产品市场。想要进行改变当然很好,但是一般客户进行转型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想,做木质的凳子品牌非常多,基本没有什么出路;做杯子也很困难,基本没有太大的空间。那么转型后的空间在哪里呢?在这里我觉得生活方式是一个不错的出路。而要说清楚这一道路,就不得不说一下目标群体的变化。
  现在的目标群体在细分,功能需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都需要有提升。
  第一趋势是同类集合,就是说一群有共同生活方式、喜欢共同的东西、喜欢去一个地方的人,通过各种手段集合在一起。当在产品上、生活上等方方面面形成一个良好的互补和沟通时,会发现当有一类或一系列的产品能满足这类人的需求,产品就会出现很大的扩散,也因此产品的系列化、主题性就比较关键。
  第二趋势是以情致人。像宝马和大众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比如说有人喜欢宝马的夹克、手机,喜欢宝马的风格、想法和理念,他就是有宝马式生活方式的人。而大众方面,符合大众生活的方式有哪些,如何推出,我们与大众有深入的探讨和合作。我们从大众的广告里面提取出来大众的生活方式,有很多是情感上的,比如如何满足人们对家庭生活、朋友、社会的关注。我们找了很多设计师和很多消费群体,请他们说说大众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形状。大家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形状。
  从大众的品牌层面来讲,做每个人都买得起、用得上的汽车,创造一个有亲切感和接触性的产品品牌是核心。所以他必须挖掘的是大众文化。而在大众生活方式上,如何把这两种情况融合起来,去建立大众整个产品系统,这也是我们在摸索的,情景讲故事的方式,会让更多的人乐于接受。
  最后一个是无人机领域。无人机听起来挺悬的,很少有人接触过,但其实它跟我们很贴近,是我们非常好的生活伙伴。我们做过无人机的项目,有军事领域的,也有偏生活领域的。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无人机的功能。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可以快速地侦察、监测异物,动作灵敏。无人机是非常成熟的产品,我们也在思考这种军用产品的趋势和方向。
  而在生活方面,无人机能做的范围更加广泛。我们举一个高难度的例子,比如说我要打乒乓球,没有朋友跟我一起玩儿,怎么办?无人机就可以跟我玩。这个产品听起来好像跟我们生活离得很远,但其实它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像最近某公司生产的清洁机器人可以边下楼梯边打扫,这正是杂技式机器人技术的一个应用。
其他文献
当前保险市场的竞争已经从单纯的保险费率和手续费的竞争转向以服务质量竞争为主、保险费率为辅的新阶段。因此,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遵循服务质量标准,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创
一、智过孔雀桥  村里有一条河叫孔雀河,河上的桥断了,一向吝啬的巴依出钱建了新桥。当村民们欢欢喜喜地准备过桥时,巴依却拦住了他们:“这桥是我出钱建的,你们想要过桥必须交5个铜币!”  村民们和巴依争辩起来:“头一回听说过桥要收钱的。”  可是没办法,桥是村民们出行的唯一通道,大家无奈地交了钱。大家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进了巴依的腰包,心里十分气愤:“我们得想个办法惩治一下这个贪婪的巴依!
圆是最美的图形,它展现了对称美,象征完美、和谐,它规整、平稳,又富有韵律感。生活中的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车轮、锅盖、圆形钟面、奥运五环、易拉罐的底面
时间的脚步匆匆跨过,日历已到了2016年。乔乔和贝卡忙着过元旦、春节,忙着把家里布置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好不容易能坐下歇一歇,两个人看着窗外的雪花。  “日子过得真快!”乔乔突然感叹道,“去年下了一场好大的雪。你还记得吗?我们在外面堆雪人、打雪仗,那情景还历历在目呢!”  贝卡摸了摸肩膀,回忆着去年被雪球砸中肩膀的感觉。  乔乔很有深意地发出感慨:“对于全人类来说,就算是一百年,也只是弹指之间吧
“围魏救赵”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是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本源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此计可以用在数学上,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直接解答有困难,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时,我们不妨采用“围魏救赵”策略,试着从侧面入手,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  拦路虎一:李师傅原来加工5300个零件,其中不合格的有186个。技术改良后,零件不合格率是2%。现在同样加工这批零件,合格零件增加
有些应用题的相关数量的积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如,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时间=工作总量,单价×数量=总价,平均分×人数=总分,等等。对于这类应用题,我们可以借助长方形图形来解答。  拦路虎一:特快列车正常是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现在如果把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00千米,那么特快列车从甲地到乙地所需时间可以缩短30分钟,请问甲地到乙地有多远?  【奇思妙解】如果用长方形的长表示时间
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日前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于NXP ASC8848/50A的高清网络视频监控(HD-IPCAM)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大联大世平为了确
摘要:很多人都认为学生没有腐败的可能性,但高校廉洁教育仍有必要进行,且高校廉洁教育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堂教学、教育载体和手段等不同方面强化高校廉政文化教育。  关键词:学生 主体 廉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9-0015-02  很多人都认为学生没有腐败的可能性,充其量也就是作弊和学术不端的诚信问题。如果这些
摘要:以实际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该工程中水平荷载控制设计的相关内容,并对其建筑结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从仿真结果来看,该工程中所采用的建筑结构设计满足水平荷载控制要求,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水平荷载、复杂体型高层建筑、建筑结构设计  随着复杂体型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常见,建筑物的水平荷载控制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代研究认为,高层建筑结构中所承受的水平荷载主要包括
看,稻田里的是不是妖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