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天鹅
  她用黑曜石的光芒,攫取你的视线。
  她像一块黑丝绸,在水面缓缓展开,并任意折叠。
  她修长的脖颈,优美的背部与臀形
  ——多么完美的造物啊。
  但显然,你将看到更多:
  古堡、灯塔、村庄、黑松林
  她翅翼的每一次扇动,仿佛都在凝结和缔造她内在的幽秘。
  一只黑天鹅,当她从过往之和中飞了过来,落在一片野塘中。
  你凝视她,并为此认识到自己纯然而孤独的一生。
  寂静的朝圣
  
  除了几只瓶罐和奶壶
  在画面的中央
  抵制着时光深处的涣散
  除了那种浑黄的 沉静的锈色
  趋近于托斯卡纳的阳光或土地
  散发出的光芒
  什么也没有了
  就像他清心寡欲的一生
  不带多余悲喜
  也没有太多的表达欲望
  在狭小的地下室里
  他如此专注
  观察光线投射后带来的变化
  像细察黎明前山谷中的每一寸奇异
  真的 什么也没有了
  除了那朝圣者的碗钵
  和林立的墓碑
  在我偏狭的一生里,充满细小的安慰
  在阳台上,收集牵牛的种子。
  六倍利和满天星刚刚破土
  张开的小叶,像新鲜的嘴唇。
  隔夜的饭粒,用小瓷盘盛着,
  送给那些稍后飞来的麻雀。
  我还想写一首诗,给莫兰迪,
  还是霍珀?这并不是最重要。
  在音乐台
  的确如此,从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快乐。
  你欣喜于那些鸽子,啄食着手中的麦粒时,
  我在回音壁的石础前,却讶异于建筑本身散发的美感。
  你举着手机,试图捕捉它们在头顶翻飞的图景
  而我,站在弧形剧场的中央,
  形如木舟,漂浮在音乐的激流里。
  但这,仍不妨碍我们沉浸于同一个闪光的上午,
  且作为无数领受者的一个:共同享用鸽子 音乐 阳光……
  这些明亮的事物,正是它们,
  安慰了我们,并暂时性地引领了我们的上升。
  野栗林
  在吹向山巅的风中
  它枝叶繁茂,哗哗作响
  在空阔的睡眠里
  一两颗栗果,隔一阵
  就从高处滚落下来。
  而你,始终站在低处。
  缄默,敞开。如同一只
  完美的瓷器。
  摄取着它从某个深处
  散发出的经年喧哗,与寂静。
  梯子
  事实上
  每个人都扛着他的梯子
  在世间劳作
  修灯人 在图书馆走动
  肩负驱赶黑暗的使命
  而粉刷匠们
  负责弥补那些裂口 黑洞
  并将最后的美呈现给世人
  在晚年 老托尔斯泰
  并未放弃自己的攀爬野心
  而贝多芬的梯子 悬挂音乐殿堂
  他从不曾向命运垂落手指
  我也有我的梯子
  它在一首诗中 透明 坚实
  总是引领我去往未知的风景
  而现在 劳作的间歇
  我又一次看到我的祖父
  他扛着梯子绕过我
  脚下 震落的灰尘在光线中舞蹈
  就要修葺一新的屋顶 将为我们
  送来又一个暖冬
  松果简史
  来说说松果吧
  我案头上这最朴素的装饰
  被盛放在木托盘里
  像褐色花朵开放
  凝滞于时间的一种美妙方式
  当它作为拍照时的背景
  与石头 鲜花 棉质布匹
  布置在某个镜头中
  有时仅仅是它自身 在某道追光里
  成为时光拓片里的主体
  而有几次
  我看到的是更为复杂的场景
  深山寂寂
  妹妹和她的爱人在山林漫步
  从树下捡起松果 放进布兜
  直至作为礼物进入我的生命
  这些松果
  多年过去仍在案头
  仍是我喜欢的样子
  在作为不同的参照物里
  标志着不同的流逝
  而无论哪一种
  我都感受到时间所递来的恍惚
  与身在其中的无力与无知
  白鹭
  我无法走近你
  当你迈着纤细的长腿
  在苇丛后踱步
  将尖利的喙插入黑暗的深处
  当你栖止在一截朽坏的木桩上
  陷入某种绝对的宁静
  你在思考什么?还是为了昭示
  月光或雪的意义?
  你转动着小而黑的眼珠
  白色的翅翼从沼泽地向上 向上
  哦 神秘的狄安娜女神
  当你把自身从天空中删除
  像愛重返寂灭后的虚无
  我有被遗弃的痛楚和深深的丧失
  南音,本名毛新,1977年生,南京人。江苏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扬子江诗刊》《青春》《雨花》等。出版诗集《无尽意》。
其他文献
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然而,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缺乏自信心,缺乏上进的勇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外因和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从外因说,可能是受到
现在是月光的时刻  那只象驻足聆听波涛的声息  窸窣虫鸣  象鼻以无声的破空应和  如利刃出鞘,如机枪的火舌  空洞的象牙刺向天空  银色更深了,潮水便愈加轻柔地  拂动象耳,一句祈祷落在林中  钢琴已经停下,月光花朵一般碎落满地  她凝神如花上之蝶,依旧听着浪花  深深浅浅的灰色  我  学会更好地开成一朵  深埋的金檀木,学会如何微笑  当你拈起月辉朝我走来  学会刻舟,在曾坠落的水域  反复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语感”,反
北风里  落日的余温,照亮水之湄的记忆  漂泊的往事,目送一江愁绪  桥下两三片帆影,敞开胸襟  逆水而上  风,抹平它额头的皱纹  生活的叹息揉进桨声里  打捞一尾鱼的律动  暮色苍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咀嚼这句抽象的理念  我的诗站在北风里  兀生些许疼痛  腊月  三九天,一些生硬的意象  拎着灰暗的面孔开始排列  比如一剑封喉的渠水  比如脱去秋装的村树  比如寂静
一  人生者,我们的人生,我们不体验,谁体验!  命运者,我们的命运,我们不主宰,谁主宰!  试卷者,我们的试卷,我们不解答,谁解答!  语文课堂,我们的领地——  我们不读不写,谁读谁写!  我们不听不说,谁听谁说!  我们不思不想,谁思谁想!  学好语文,实现人生壮丽理想!  学好语文,书写美好人生篇章!    我们是一群学语文的孩子,  我们是一群爱语文的孩子,  我们是一群本来就有思想的青
湖北省示范高中——黄梅一中素有“鄂东明珠”的美誉。近年来,该校立足实践,兼容并蓄,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特色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学生本化、课程改革校本化、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发展战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成为一所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县级高中。暮春时节,我们走进这所具有百年光荣历史的鄂东名校,采访了该校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定了它具有培养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任务,也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具备的情感性特点。只有处理好情感构建、把情感熏陶贯彻到日常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开发,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是高中语文教学走出低迷的必经之路。要使教学鲜活起来,必须激活语文教学的各要素,而情感就是激活语文教学各要素、唤醒学生的有力武器。教师、
山坡上  放牧一辈子的牧羊人  此刻,独坐草间  北风无法撵走一株枯草  旱烟锅无法温暖一只羊  信天游也喊不醒春天  白云跑来跑去  丈量冬日的距离  牧羊人与羊和草打了一辈子交道  猜不透草的心事  听不懂羊的语言  汗一程泪一程  恩一脚怨一脚  也该歇息喘口气  与黄土地说说心里话  雪夜,邂逅一只麻雀  夜,空旷无语  雪地小小的逗号,跳跃起伏  叽叽喳喳,说着乡音  连瑟缩影子也张开嘴
创新乃国家民族之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作为培养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上《晏子使楚》一课,我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针对楚王“齐人固善盗乎?”的侮辱言论,晏子不卑不亢,以喻回答,侧面回击,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尊严。如果是你的话,该怎样回答?这一问激
阳春三月,大地绿意正浓。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笔者来到了革命老区大悟县的重点中学——大悟县第一高级中学。走进校园,但见学校的建筑布局因地制宜、简洁明了,素朴幽雅,给人一种天籁、亲切之感;师生服饰朴素大方、语言文明规范、脚步坚定有力,透露出一种自信、乐观、积极、进取的气息。是什么使这所学校校园面貌如此平凡而又有个性呢?带着几丝疑问,笔者采访了大悟县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教师赵圣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