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名扬: 奋进正当时青年勇担当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1日的这一天,通过团区委公众号的招募公告,他成为了锦湖社区第一个报名的疫情防控大学生志愿者,虽然不能像医护工作者那样亲临防疫一线,但他甘做志愿后勤兵,他的主动和坚定,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应有的勇敢和担当,他的坚守和执着,让我们看到了青年应有的责任和奉献,他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为切实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在团建华区委和文化街道锦湖社区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建华区锦湖社区新冠疫情防控临时团支部,任命王名扬担任临时团支部书记,他带领着临时团支部20名成员,在团旗下进行了庄严宣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既是一名指挥员,又是抗疫一线的战斗员,他充分调动成员们的积极性,带领志愿者们连续奋战,积极配合社区共同抗击疫情。承担了大量小区居民排查保障工作,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定期对居民楼进行消毒,对返齐人员设置隔离措施,张贴各类隔离信息,设置隔离警戒线,早晚监测隔离户的体温等身体健康数据,代取被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以及解除隔离措施等工作。他奔走在锦湖管辖社区的9个小区中,爬上爬下、汗流浃背早已成常态。

  在得知社區缺少凌晨和夜晚时间段执勤人员的消息后,他主动向社区和临时党支部领导请缨,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每次执勤他都会提前半小时上岗,只为了能够让上一班岗的同志们少在寒冷的岗位挨一会冻,早点回去休息。特别是在“三八”妇女节那天,他主动提议,临时团支部的所有男同志上岗,把所有卡口的女同志都替换下来,让她们在疫情之下,过一个温暖的“三八”妇女节。在值班值守过程中,他不惧风雪严寒、不畏病毒感染,履职尽责,全力做好对小区路口出入的车辆、居民进行认真登记、耐心劝导、防控知识宣传、摸排人员信息、提供后勤保障等工作。每次下完雪以后,他都是第一个报名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和物业人员清理积雪的那个人。因他值守所在的卡口小区内老年人居多,出现很多不会扫描二维码、登记居民,每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他都不怕麻烦,不畏寒冷,耐心帮助每一位居民顺利出行。

  为此,建华区文化街道锦湖社区委员会特意向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发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王名扬同学为锦湖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一  认识李瑞安的时候,是一年里最好的季节,空气里裹着甜丝丝的味道。  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了,真是游览的好时节。苏小语利用周末的时间,一个人背着旅行包来到郊外去踏青。  其实,苏小语并非喜欢独来独往,只是她问了身边两个要好的女生罗婷和周雪要不要一起约,罗婷说,周末要去泡图书馆,周雪说,周末想要去逛街。之后,苏小语便打消了再约其他人的想法,免得浪费时间和口舌。  春日和煦的阳光宠幸着万物,树梢开始吐露
当汽车迅疾驶过西北边陲小城,蓦然发现路边广袤的田野里,一片“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象,仔细一看,原来是绽放着的朵朵新棉,霎时,童年的记忆也如雪白的棉花般盛开了。   棉花在全国很多地方都能栽种,我的家乡,江海平原也不例外。从我记事起,村里年年种植棉花,我也很多次在棉田中劳作过,历经的那份艰辛与劳累,令我终身难忘。记得春分后不久,人们就着手整地、浸籽、播种,他们扛着钉耙、大锹,赶去翻晒田头的那一
在我的印象里,俗语就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口口相传的顺口溜、俏皮话,是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谈资调料,属于下里巴人,没啥稀罕的。翻开《俗语诗辑解》,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陈有清老师妙语解疑,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如梭而过。陈有清老师为了让“俗语诗”这一民间文学瑰宝得以传承,倾情采撷,去粗取精,沙里淘金,精心注解,辑成一册,终于使其光芒四射。   俗语,也叫俗话,是通俗并广
红烛熠熠:以倾情奉献铸就无悔选择  从事学生工作以来,她先后组织策划《青年文化与青年榜样》《遇见“芳华”正茂的你》等思想引领、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风建设、安全法制类主题班会,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思想动态,除常规化的个别谈心活动外,通过月记、QQ、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深入而充分的交流,引导和陪伴学生成长,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4年来她一直坚持言传与身教
1、土豆2个,蜂蜜2-3勺,将土豆煮熟捣成泥状,然后加入蜂蜜调成粘稠状。等到土豆温度降低下来直接敷在脸上,保持15分钟,然后用温水清洗干净即可。长期使用可以收紧脸部肌肤,达到瘦脸的效果,还能锁住水分,让肌肤保持弹性,排出毒素和垃圾,淡化细纹。  2、做出吃酸的表情,把脸部的器官都往脸的中心集中,可以用手辅助;第二个动作的原理和第一个动作相反,尽力将脸拉长,抬眉,睁大眼睛张大嘴;抬起左侧脸的肌肉,把
由沙丘,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德育部主任,正高职称,哈工大管理学博士,哈师大,黑龙江大学硕士导师。历任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教师、教研组长、政教主任、副校长,2007年6月任哈尔滨市第七十中学校长。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专家,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教育工作者,黑龙江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哈尔滨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哈尔滨市青年五四奖章,哈尔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讲师团
我没死,我还活着。  大雨倾盆而下,铺天盖地,说来说来。  傍晚,穿过地铁里川流不息的人群,走到翻身站出口,雨水又肆无忌惮地落了下来。脱鞋,挽裤,跳进路边积水里,顺着人群小心翼翼地往家的方向走去。前面的人不断地回头传话:“注意要下台阶了,注意旁边有个小坑,这边,这边,这边水浅一点。”很快,雨水湿透了衣服、背包,街上的积水漫过膝盖。前方是一个行人接着一个行人,好像洪水淹没村庄后避难的人群,霓虹灯打在
盛大的秋天。我一个人走在广袤的大地上,想找一个人,对他随便说一些什么。  我有很多的话,想对人说。可是人们都在忙碌,他们将孤独扔给少年的我,将自己扔进大片的田野。那里正有金黄的玉米,铺满斑斓的大地。高粱醉醺醺的红色,从半空中倾泻而下。无边的稻谷低下头颅,深情注视着孕育中的大地。苹果们坠在高高的枝头,时刻保持下落的姿态。千万株棉花绽出煦暖的白色花朵,等待人们的采摘。大豆在阳光下一颗颗炸裂,惊动搬运食
2018年4月3日深夜,有人转给唐帅一个视频,一名聋哑人对着镜头称:对不起朋友们,我要自杀了。作为中国唯一的手语律师,唐帅立即把视频转到上百个聋人群,发动大家一起寻找此人。11分钟后,这名来自内蒙古的聋人被找到,并获救。全国有2000万聋哑人群体,这意味着,每65张面孔中就有一个聋人。但唐帅说:“借助手机,我有办法在全国找出任何一个聋人,或与之相关的人员。”在庞大的无声世界,这位80后每周都在上演
一  初见吴清是在今年年初。那时候,我刚从堂姐家搬出来,自己在市郊区的育红新村租了一套房子居住。3年前,我大学毕业,从吉林来到苏州,冲的就是这里有我的亲友。可因为长辈之间发生的龃龉,让我觉得那个“家”的气氛越来越压抑,我终于还是决定离开。  正在心里惶惶无着时,一天,我上网在“情感热线”聊天室里无意中邂逅了吴清。那时他的网名叫“浪漫一生”。网上的他是俏皮的、热情的,仅仅只是第一次聊天,他就问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