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星星

来源 :小溪流(成长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estlove_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星星是“发光的漂浮在太空中的石头”,这种说法很有诗意,也较准确,但我觉得“石头”一词太重了。
  波兰作家舒尔茨也说过星空是“闪烁着朦胧信号和布满陨石的天空”,跟前面的说法大同小异,“陨石”一词同样让我觉得太重。
  我在夜里看星星的时候,常常忽略掉它们的重量,后来懂得一点儿有关星星的知识,也不愿相信它们是石头或陨石。
  为什么我会这样固执?因为,我一直认为有重量的东西都会坠落——那么,一颗星星越重,落到地上就越危险;而且,让如此危险的石头漂浮在太空,它所发出的光芒再明亮,我也不会觉得美。这种想法很可笑是不是?有人据此判断我缺乏安全感,我不知道可不可信。
  看星星、数星星是我在童年很喜欢做的一件事,从那时起,我就产生了一种感觉:星星距离我们那么远,一定是轻的;见到流星,我也以为它小如一粒火花。
  我习惯躺在大地上看星星,这个姿势方便遐想,躺着的时候感觉自己也轻得失去了体重。“星星们高挂空中,千万年一动不动”,这一刻我也一动不动。我心里既宁静又喜悦,整个天地既神秘又空阔。太阳和月亮没有教给我的,星星们教给我了,譬如对深邃和浩渺的理解;再长大些,星星们也教我怎样去理解海涅的诗句“彼此在遥遥相望,满怀着爱的伤痛”。
  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星星,最后会发生什么呢?
  一是我发现看到的星星越来越多,情不自禁地高兴起来;二是我希望星星们要更加小心,担心某颗星星稍有晃动,跌落下来。安徒生在童话中写:“这些星星有一颗落下来,在天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光。天上落下一颗星,地上就有一个灵魂升到上帝那儿去。”将人的命运跟星星联系起来,这真是最深情的语言,可也是最忧伤的语言。
  长时间地注视星星,最后难免会有喜有忧。长时间地注视我爱的人,最后也会有喜有忧。长时间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也是这样。
  谁都知道星星是数不清的。阿西莫夫在一篇文章中称“肉眼看得到的恒星的总数约为6000个”,实际上我一辈子都看不到这么多星星。所见有限,我却依然喜欢“繁星”这类词,相信天上的星星一定比地上人类的数量多。
  在诗人眼里,星星甚至是涌现的、上升的,自然应该是轻的,轻得似天使的灵魂,似纯粹的梦。当轻盈上升的星星们挂到天幕上,“像世界之灯,永远安全”。我喜欢这样的星星,地球上没有这么美、这么对其他生命无欲无求的东西。看到星星的时候,我没有办法不喜爱它,不仰慕它。
  当我仰望夜空,无论何时何地,仿佛都能看到童年时见过的那些繁星——它们大而亮,距离人的眼睛和心都很近,经过许多年,仍旧没有什么变化——下过几场流星雨又算什么,夜空中的星星看起来还是那么多,那么疏密有致。而这正是天空带给我的希望和信心,也是我在大地上行走时藏得最深的信心。
  天空绝不会专为人类而张灯结彩,星星教给人们的不可能永远是轻的东西。重的东西也很重要,没有重也无所谓轻——重的东西,有如康德先生从星星那里得到的:“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上的星空与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
  诗人和科幻作家们告诉我,地球也是天上的一颗星。每一颗星星都高悬在夜空,让我感到夜在星星的后面,不再那么黑——我最喜欢的夜生活仍然不过是“孩子们和星星们边玩边唱”,星星对我的要求仍然不过是——“星星的小眼睛,我向你们保证:你们瞅着我,我永远、永远纯真(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对星星的诺言》)”。
其他文献
交锋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三月,臨安,料峭春寒。左司员外郎、侍讲官张栻冒着严寒早早上朝,他要劝谏孝宗,不可任用安庆军节度使张说为签书枢密院事。  宰相虞允文要任用张说为枢密院事,也就是枢密院的二把手,而枢密院是掌军国机密、兵防、边备等的关键机构。宰相为国延才没问题,问题是张说这人万万进不得枢密院。个中缘由,大家都清楚:张说是武官,更是外戚。  宋朝仰文抑武,自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武官就一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犯东北,清军抵抗部队屡遭失败,朝廷决定派湘军名将刘坤一出关抗敌。尽管刘坤一全力指挥作战,但由于清军作战思想、战斗士气以及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因此,几次发起主动进攻都溃败下来。  清政府再也无心抵抗,主和派开始计划与日和谈,并开始商议谈判筹码。刘坤一得知后,十分悲愤,多次上疏请求坚持抵抗。此时,主和派传出流言,说和谈是因为刘坤一领兵不力,打了败仗……这些消息气得刘坤一多日卧床
众所周知,胡适的人缘很好,有人甚至以“我的朋友胡适之”为荣。其中除了胡适的学问、人品好之外,胡适喜欢帮助人也是原因之  。  顾颉刚在自传中念念不忘胡适对他的帮助:一是胡适对他治学方法的指路作用,“我的研究古史的方法,直接得之于胡先生”;二是胡适对他经济上的救助。“我在北大毕业后回校工作,因助教薪水开头只有50元,(胡适)知道我有一妻二女,这点钱不够用,拿他私人的钱每月借给我30元。”可见,没有胡
西安事变爆发后,在解决西安事变的问题上,南京政府内部分裂成“主战”和“主和”两派。时任军政部长的何应钦力主明令讨伐西安,并出任“讨逆军”总司令,迅速组织陆军向西安逼近,空军轰炸西安近郊。  “讨伐”的主张最初是得到部分国民党元老支持的,其中尤以戴季陶的支持最为强硬有力。起初戴季陶在召开中央政治会议时,大声疾呼,主张声罪致讨,说到大义凛然之时,大拍桌子,以补声泪俱下之不足。但后来由于宋美龄在中央军校
香菱还未出场之前,就已经作为一个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被荣国府的人知晓。他们的亲戚、那个号称“呆霸王”的薛蟠因与人争购这个女子而犯下命案,险些被官府通缉,幸好审判此案的贾雨村与他们家有些瓜葛,设法放过了薛蟠,让他能够顺利从南京来到北京。  这样一来,荣国府的人自然对香菱充满好奇,纷纷猜想:一个让人宁愿为她去死的女子应当是风情万种的吧?待大家见到她本人时,发现她确实很美,就连阅美无数的贾琏都忍不住在凤姐
北宋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商业氛围浓郁,文明程度也是世界一流。如果穿越到宋朝,你会发现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比现代人还小资。  1宋朝人对生活细节的追求一点儿不比现代人逊色,他们精致的一天从清晨开始。大宋百姓在报时人的钟声中醒来,然后洗脸、刷牙。他们的牙刷材质霸气,刷柄上还雕刻有各种花纹,堪称日用品中的艺术品。  2洗漱完毕,大家就陆续上街吃早餐了—是上街吃,不是在家里吃。繁华的汴梁每天早
在《水浒传》里,王婆开了一间茶坊,具体位置就在武大郎家隔壁。  南宋人对当时茶坊的描述是:“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屬。”但王婆的生意似乎不是如此,她对西门庆说:“三年前六月初三下雪的那一日,卖了一个泡茶,直到如今不发市。”  可见,王婆茶坊的主业至少在三年前就开始悄然转型,利润来源不再是靠卖茶水,而是从事杂趁(正业之外的买卖)。用王婆的话说是“
音乐家哈德莉·理查森是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可以说没有哈德莉,海明威不可能成为著名作家。  1920年,29岁的哈德莉和21岁的海明威一见钟情,她单纯直率、心地善良,且对他的才华十分赞赏。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初涉文坛的生涩写手,当他惴惴不安地请她读他不成熟的作品时,她毫不怀疑地肯定他的才能:“我看得出來你是当作家的料,无论如何,你有天分。”  哈德莉的由衷赞叹让靠写“垃圾文案”赚取可怜稿费的海明威深受鼓
生于诗书之家的吴芝瑛和出身名门的徐自华是秋瑾后期走得最近的两位密友。在闺密眼里,秋瑾“生平好侠负气”,遇到“不达时务者”,往往当面指责,丝毫不留情面。  有一次,秋瑾和徐自华等人在上海同游张园。小憩喝茶时,恰逢一个日本留学生带着一个雏妓,乘马车而至。他们在临近的茶座,恣意笑谑。秋瑾喟然叹息:“看到留学生的腐败模样了吧?我要过去劝谏他。”徐自华笑着阻拦:“这些家伙在学校待了半年,好比鸟入笼中。如今来
《红楼梦》第36回里,王夫人第二次过问家务,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给袭人涨工资,从月例一两银子涨到二两银子一吊钱,让她享受准姨娘的待遇。  那么,袭人到底有何可取之处,让领导如此看重?实际上,袭人有意无意地实践了一个晋升法则——任势。任势与借势的区别是,前者在于营造某种条件而后利用之,后者仅在于抓住某种条件。  袭人是善于把喜怒哀乐藏起来的丫头。叽叽喳喳原是青春期女孩的天性,袭人这样做,显然是有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