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演示教学模式的应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ong85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够把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依据已经掌握的课本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来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将书本知识转化成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教师不应单单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而是让他们独立的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高效率的掌握学科知识,并把知识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演示;教学模式;模式的应用
  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水平,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把不容易理解的抽象概念多利用形象生动的演示教学的方法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比较容易的理解这些概念。
  一、课堂演示教学模式内涵及意义
  所谓演示教学模式,就是教师通过一些外在的事物(如教学道具、多媒体等)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最形象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深刻透彻的理解概念的真正内涵。
  演示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采用演示教学法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科的基本内容巧妙的设计到整个演示教学中,以达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的目的。在这个演示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多个途径查找大量的信息,同时需要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为基础,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把当堂课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融入到演示教学中。
  教师在给学生复习完旧课之后,通过演示的方法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课程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系统、高效地掌握知识。
  二、课堂演示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1、 小学科学课堂实物演示教学
  教师在进行演示教学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和实物给学生演示讲解。
  例如:在上生物课时,当讲到植物知识的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已经准备好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来给学生做详细的展示。通过观察植物的真实情况,学生对于书本上一些植物的相关定义和定理就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理解起来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又如:在做生物实验时,教师可以利用已经做好的生物标本给学生进行演示,生物标本是指经生物技术加工处理,可以保存的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包括玻片标本、干制标本、浸制标本、剥制标本等。
  在进行实物演示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首先,一定要确保演示的及时性,要在真正需要生物活体或标本时,才展示给学生,演示完后及时的收起来,防止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其次,演示时应该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看清楚,演示物要放在距离学生近一些的地方,放在高处。如果实物确实太小了,学生很难看清,这时就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可以把实物分发给学生,根据实物的数量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教师的演示讲解下仔细观察实物。比如:在演示昆虫、藓类植物时,因为物体小,就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一份,教师边讲解,学生边观察;如果是地球仪或者鹰等比较大的物体,在只有一个演示物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在讲台演示讲解,再到学生中间巡回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物体,教师可以在演示实物的同时,结合实物的挂图和模型,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清楚的观察理解,也可以和讲述、板书相结合。比如在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时,就可以先让同学们观察昆虫实物,再用挂图在前面为学生形象的讲解,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直观。
  2、 小学科学课堂多媒体演示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让学生理解原本非常抽象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数学课中关于相向而行的行程问题时,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向和相遇问题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来为学生演示讲解。先在幻灯片上画一条线段表示两地间的距离,把两个小人通过幻灯机显示在屏幕上。这时教师可以问:当两个人在这段距离中行走时,会有哪些运动方向的情况?出发时间有几种情况?出发地点有几种情况?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方向上可能是向同一方向行走,也可能是向不同方向行走;时间上可能是同时出发,也可能是一个先出发,一个后出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出的这几种情况分别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的去理解这几种情况。通过教师幻灯片的演示,相信学生一定会对相遇问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理解,为学生更好的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打下一个坚实的感性基础。另外,在讲授直线和线段的区别时,教师可以把直线和线段混在一起放在屏幕上让学生辨认,再把线段的一端慢慢地延伸成射线,通过这种形象的演示,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射线的基本概念了。
  又例如:在讲授圆的画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让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旋转到另一个端点,形成了圆。这样一来,原本比较抽象的圆的定义就会更加形象的被学生们理解了。
  再例如:在讲授数学《千米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对于1千米的概念比较难懂,觉得概念太抽象。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的方法,形象的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首先可以先让学生估计以下教学楼到学校门口会是多少米,同时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让他们通过形象的感知来认识一千米究竟有多长。
  总结:
  课堂演示教学具有非常直观的效果,采用这一教学方法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通过感性认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课堂演示教学模式是小学生科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宋进霞.科学教学从观察自然开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02)
  [2]刘美娟,刘美凤,吕巾娇.我国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调查[J].教学研究. 2010(03)
其他文献
【摘 要】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  数学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学数学
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我们尊敬的老师?我认为,一个成功的老师,不是说他能教出多少学识渊博的学生,而是看他能教出多少对社会有贡献的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出多少有爱心的学生。  爱,它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是一种精神强化剂,它是一切美的化身!世间因为有爱,才会如此精彩;人间因为有情,才会如此温暖。所以人类的最初教育是爱,爱是教育的法宝。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性格有很大的差
【摘 要】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常用、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创设一种类似于搞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独立或者合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形成自己特有的思维模式,作者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障碍和解决障碍的对策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以飨同仁。也望以此为契机,与广大同仁同共探讨一下探究性学习。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是过去的流行歌。而今,“小芳”早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样。在日前国新办就“中国农民丰收节”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则湖南返乡创业“新农民”董敏芳分
报纸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逐步开展,传统文化得以逢机发扬。文艺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文化传承和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文化外宣面临着诸多翻译中的障碍需要跨越。本文以冀东文艺三枝花为研究对象,探讨文艺形式下“意象”传达的策略,旨在提高传统文艺在异域文化中的理解度和接受度,促进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冀东三支花 外宣 文化意象  导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
有需求就有制造,有消费就有纠纷——在市场上,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然而,不正常的是,每当发生此类矛盾.一个灰暗不清的东西常常要起“化学作用”,它的名字叫做“私了”。日前,海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