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压蒸汽管道颗粒运动及分离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彻底解决锅炉管系脱落的氧化皮颗粒对汽轮机叶片冲蚀损伤、阀门卡涩、抽汽及疏水系统堵塞等问题,以某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主蒸汽管路为原型,对蒸汽管道内的汽固两相流动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分析,探索了颗粒尺寸、蒸汽参数、弯管曲率半径对氧化皮颗粒运动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蒸汽管道原有弯管结构设计了弯管颗粒分离器,并对其分离特性、压损特性和热力系统经济性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皮颗粒进入蒸汽管道弯管后,在离心力作用下,所有尺寸颗粒均会向管道压力面逐渐贴近集中,颗粒尺寸越大,弯管的曲率半径越大,蒸汽参数越低,氧化皮颗粒在弯管出口截面上就越集中;在最佳抽汽占比M为0.50% 工况下,弯管颗粒分离器对100μm以上氧化皮颗粒的分离效率达到90% 以上,分离装置对主蒸汽产生的压力损失约为21 kPa;提出将分离后的汽固两相混合物净化后输送到最高参数的高压加热器进行回收利用的方案,不同抽汽比工况下颗粒分离和蒸汽回收工艺对机组热耗和功率的影响均小于0.2%.该研究结果对于延长火电机组关键设备高效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对基于LPN问题的公钥加密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一个低噪紧凑LPN (Exact LPN,xLPN)问题的变体Vx-LPN(Variant of the Exact LPN,VxLPN)问题,并证明了VxLPN问题和标准LPN问题一样困难.利用双陷门技术,分别构造基于VxLPN的选择明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Indistinguishability against Chosen Plaintext Attack,IND-CPA)安全的公钥加密方案和基于VxLPN的选择密文攻击下的不可区分(Indistinguis
近年来,印度、日本、韩国频繁发布卫星导航相关政策.2021年,印度、日本先后发布了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专门政策,并与美国签订卫星导航合作协定,拓展和深化与美国在卫星导航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以求快速推进本国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这些政策制度举措,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印度、日本、韩国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也得以通过与印度、日本、韩国在卫星导航领域的深度合作,增强了这些国家对GPS系统的依赖,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期刊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开通,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但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陆路交通隧道众多,且隧道空间小,密闭性强,卫星导航信号被屏蔽,无法为隧道内部提供导航定位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隧道内定位对北斗导航定位服务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公路隧道北斗卫星导航信号覆盖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技术方案及思路,并进行了实际测试,最后提出了对该方法应用于隧道内定位的展望.
从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的技术演进历程角度,分析了通信网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内涵和核心要素,结合目前人工智能在通信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及其原理和方法,总结了人工智能与通信网络融合面临的数据来源、算法选取等技术问题,并展望了其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趋势.
针对新一代发动机热防护所采用的再生主动冷却技术中的传热问题,对超临界压力下碳氢化合物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主流温度、内壁温度、传热系数等划分指标,量化了正常传热、传热强化、传热弱化3个阶段的区间划分;定义超临界压力下发生传热弱化时对应的热流密度为极限热流密度,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压力越高、质量流量越大、加热入口温度越低,极限热流密度越高;采用拟沸腾数对极限热流密度进行表征,并发现拟沸腾数与入口温度和压力相关,与雷诺数弱相关;基于实验数据,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得到综合影响因素下极限热流密度的预测公
为提升高速轴承润滑效率,对可实现轴承润滑增效的套圈表面沟槽结构开展系统性分析.以角接触球轴承为研究对象,结合可视化分析及定量化实验,优化了转速、喷嘴位置等多参数变化下的轴承套圈表面沟槽结构.基于流体体积函数法(VOF),建立套圈表面润滑油流动模型,探究润滑油于沟槽化轴承内圈表面流动行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沟道润滑油流动量化实验分析.对比了不同喷嘴位置、不同沟槽宽度、不同转速对润滑油流动增效能力影响的变化规律,针对润滑油流动特征开展了弧形沟槽结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转速、供油位置等运行工况条件变化时,均存
针对传统图像增强算法对含噪手指静脉图像增强效果差、易丢失图像细节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阈值函数的手指静脉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手指静脉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变换,将小波变换后的低频子带系数非线性增强,各高频子带系数脊波变换得到脊波系数.然后,在脊波域利用改进阈值函数对脊波系数进行处理,将改进后的脊波系数通过脊波逆变换到小波域.最后,在小波域进行小波图像重构,得到增强后的手指静脉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频域上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减少失真并保留了较高的信息量,有较好的图像增强效果.
针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精度低、性能提升效果差的问题,对碳纳米管定向排列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总结碳纳米管定向排列在电学、力学和热学领域的应用进展.在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分析碳纳米管改善基体性能的机理,明确碳纳米管纤维桥接在基体增韧方面的作用,为碳纳米管分散性差、界面结合强度低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法.通过综述发现,碳纳米管颗粒链的形成会促进碳纳米管性能的轴向拓展,对比力学和热学领域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在电学领域的改性应用对定向排列精度要求更高.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客观描述及全面分析,指出传统排列方法不能成为碳纳米管精准
采用基于转子多频椭圆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求解非定常RA N S方程,研究了高低两种预旋比下具有防旋板结构的迷宫密封气流激振转子动力特性.分析对比了在预旋比分别为0.13和1.32时无防旋板结构迷宫密封(Desig n 1)、带进口防旋板结构迷宫密封(Desig n 2)、在Desig n 2的基础上增加二级防旋板迷宫密封(Design 3)的平均周向速度、泄漏量、转子动力特性系数.数值模拟得到的Desig n 1的泄漏量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研究表明:高预旋比会导致
为提升空调器用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降低风机功耗,受鸟类翼型结构启发,研究了仿生翼型设计对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首先分别提取具有优良气动性能的长耳鸮和海鸥翅膀展向40% 处截面翼型进行仿生逆向重构,基于鸟翼厚度分布特征进行贯流风机叶片仿生设计,考虑到叶片强度和工艺条件的影响,针对设计的仿生翼型叶片进行了改型设计并应用于贯流风机中.然后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仿鸟翼叶片对贯流风机内流场结构及其气动性能的影响.最后针对贯流风机的气动性能进行实验测量,验证仿生叶片设计对提升贯流风机气动性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