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科夫:一个红色元首的贬放之路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世界农业历史学者、美国农业问题专家格兰特在报告中说:“20世纪,在俄罗斯只有3次对农民,也就是对土地做过一些好事——这就是斯托雷平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和马林科夫的改革”。这时,马林科夫已经去世两年了。
  
  1957年7月。一个风云变幻的日子。一列火车飒飒地开出了莫斯科。
  马林科夫坐在车上,遥望着起起伏伏的山峦,遥望着起起伏伏的波涛,仿佛明白了人的命运也是起起伏伏的。昨天,自己还是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可今天却要流放到东南边地的哈萨克斯坦去了。
  
  斯大林选定马林科夫做自己的接班人,用心良苦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的思绪也在奔涌着。1953年3月5日的傍晚,当太阳徘徊于西山之际,斯大林的寿命也已日薄西山了。马林科夫和莫洛托夫、贝利亚、米高扬、伏罗希洛夫、卡冈诺维奇一起来到斯大林的别墅里。那时他已经瘫痪不能讲话了,唯有一只手还能活动。看到他们几个出现在眼前,斯大林挥起衰弱的手势,召唤着人走向前来。莫洛托夫走向前去,斯大林用手表示着“走开”;贝利亚走向前去,他用手也表示着“走开”;米高扬走向前去,他用手表示着还是“走开”。马林科夫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应该走向前去呢?他试探着将手伸了过去,结果斯大林拉住他的手不放了。虽然这个垂死之人嘴里说不出一句话来,可他的嘴唇还在无声地抖动着,仿佛有千言万语想对马林科夫说出来似的。或许,他是想把自己身后的事情安排一下吧!几分钟以后,斯大林起步向西,去追逐刚刚落山的夕阳了。翌日,苏共中央、部长会议、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联席会议发表决议:任命马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的心潮也在起伏着。斯大林临终时,究竟在想些什么呢?可能,他已感悟到自己给苏维埃造成的灾难太深重了,这个国家再也不能折腾下去了。多少年来,“斯大林的个人独裁建立在三种力量平衡的基础上。这三种力量是党内官僚、镇压机构和实际上管理着经济工作的懂技术的领导人。”纯粹的“党僚有日丹诺夫和赫鲁晓夫,镇压机构的代表是贝利亚及其打手们,而技术治国论者则是马林科夫和他提拔上来的人”。故而,斯大林在“越接近不可避免的末日时,他就越多地依靠马林科夫。”因为斯大林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那些高官极不可靠,而且没有能力干实事”。唯有倡导科技治国的人当政,才能给苏维埃政权带来一丝希望。斯大林一生的是非功过已成烟云,但他选定马林科夫做自己的接班人,算得上用心良苦哇!
  
  不到两年的马林科夫改革无疾而终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也在沉痛地感叹着。列宁西去了,斯大林西去了,苏维埃的祖国好像也在西去着。看看今日的现状吧:国民经济已严重失调。工业只生产武器和军用物资,全然不顾老百姓生活的现实需求。被称为“欧洲粮仓”的乌克兰、库班、伏尔加都笼罩在饥荒中。更要命的是,农民头上的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养母牛、喂家禽、种苹果树都要交税。为了躲避征赋,农民们不得不悄悄宰杀家畜,砍掉果木。唉——!农民的生活,真是太苦了。乌克兰的警察抓捕了两个人后,竟然从他们身上搜出好几块人肉来。饥荒蔓延到这种地步,都市里的剧院还在跳芭蕾舞,官员们依旧举行着豪华的宴会。社会的贫富两级分化,如日月黑白截然对立。人民的不满情绪似火中烧,不改革能行吗?
  所以,倡导科技治国的马林科夫接手了斯大林扔下的烂摊子后,便锐意图强。他认为:国家的首要事业是农民的复兴!在取消农业赋税的同时,还允许农民把自留地扩展4倍。于是群情振奋,当时民间流传的谚语颂扬说:“马林科夫上了台,大饼天上掉下来……”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马林科夫却感觉祖国向后退着。斯大林虽然去世,可那为了自我而涂炭生灵的毒素还在扩散着。改革的实质,就是一个调整利益分配机制的过程。一旦触犯了某些权贵和既得利益者,他们怎么会善罢甘休呢?反对自己的密谋终于变成了互相勾结的联盟,1955年2月,马林科夫被解除了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那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改革,也真正变成了昙花一现。
  赫鲁晓夫恢复了向农民征收的苛捐杂税,取消了农民的自留地,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范围,彻底断送了改革的成果。从此,苏联不得不靠进口粮食来过日子。
  
  人心的冷暖是政治家操纵不了的
  
  火车在向前奔跑着,群众的热情也在火辣辣地奔涌着。马林科夫倡导的改革,深深地赢得了民心。所以,在流放的路途上,火车经过的每一个车站,都涌来了许多要看望他的农民。在车里雅宾斯克,马林科夫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当地人还为他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啊!人海里谁都难免起起伏伏,但人情不会因你的沉浮而起落。人民对于领袖的喜爱与否,是对政治家德操功过的历史评判。即使你口号喊得再响,喇叭吹得再亮,人心的冷暖是绞尽脑汁也操纵不了的!
  赫鲁晓夫听到报告后,怒不可遏。下令在火车开出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40公里的地方,把马林科夫乘坐的车厢与列车脱钩。然后把他们夫妇塞入汽车,一直拉到了流放的小镇。沿途还派了大量克格勃人员,严禁马林科夫与老百姓接触。民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珠宝。懒于去断峰绝岭采撷的人,却最忌妒也最怕别人抢占了无限风光。
  虽说特务们没少做工作,马林科夫还是结识了许多当地的好朋友。西伯利亚的老住户托卡切夫夫妇,明确表示他们为这种友谊而感到自豪。甚至将新生的孩子以马林科夫女儿沃利娅的名字来命名,公然示威性地挑战当局的高压。而德裔特劳特温诺夫一家则育有8个儿女,每当看到马林科夫寂寞时,夫妇俩便带着孩子们来给他老两口演奏音乐。人间的真情,就像倔强的野草,无论怎样烧也烧不尽的。
  马林科夫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以后,担任了一个发电站的站长。他看到的情形是:工人们酗酒、旷工、玩忽职守,情绪极为低落。想振兴企业必须大修机器,可电站财务1分钱也拿不出。有个跑供应的职工说:请您亲手写张纸条吧,就说是您马林科夫同志派我来为发电站采购设备的。结果此人拿着纸条跑遍苏联,没花1分钱就把需要的东西全部搞回来了。一个被免职流放的人呀!居然还有如此巨大的向心力,人情冷暖可想而知。
  1990年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世界农业历史学者、美国农业问题专家格兰特在报告中说:“20世纪,在俄罗斯只有3次对农民,也就是对土地做过一些好事——这就是斯托雷平的改革,新经济政策和马林科夫的改革”。这时,马林科夫已经去世两年了。
其他文献
1.您是否了解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非常清楚  39人  知道一些  59人  不知道   3人  没有作出回答  2人    绝大部分日本人都知道这场战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彻底了解了它,即使有些人以为透彻地认识了,但他们的认识和我们的认识存在差距:日本人的二战记忆主要在于两颗原子弹,而中国的记忆却是施害者造成的人间地狱。还有个问题值得关注:愈是年轻人,对于那段历史知道得愈少。30岁以下的
期刊
期刊
进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却停留在20世纪末的门坎上,遥望21世纪的教育阵地而感叹、迷茫!这,不知道是我们教育的幸运还是悲哀?  假如有教育工作者说:21世纪太复杂了,一切都在变动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我决定放弃教育,等世态都明朗了,再来进行教育吧!我们又会怎么看呢?如果这样观点成立的话,那么,21世纪我们是否该放弃教育?  当我一口气读完《看世界》杂志第8期上刊载的“21世纪的教育应
期刊
英国也有“豆腐渣”工程?不太相信。还是看看再说。    新近建起就遭废置的建筑,总不免带有一丝悲剧色彩。坐落在英伦温泉古城巴斯的“巴斯温泉胜地”,正是这样一片“崭新废墟”,它同时也是英国最后一项“千禧工程”。    一个昔日辉煌的胜地    从“巴斯温泉胜地”的铁栅栏向里望去,不远处堆了一地破损的大理石地板砖,前沿技术打造的玻璃“外衣”至少有10面玻璃已破碎。路过此处的当地人总不禁摇头叹息。投资已
期刊
以往女性只要过了30岁,婚姻大事就成了众人追问的焦点,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个人也可以很惬意”的观念逐渐在女性之间蔓延,自己做主的金钱观也使女性成为商品推销的重要族群。    最近,有越来越多的日本报刊提到“一个人市场”。所谓“一个人市场”主要指的是20岁到39岁未婚的女性,她们强调重视“个体”,确立自我,希望能确实享受一个人时独立自在的时光。这群人被商家认为是充满元气、消费力十足、市场上强有
期刊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女人不但不会开车,更不懂汽车。所以几乎所有的汽车广告和行销策略,都是以男性为诉求焦点。不过,在汽车之都——底特律市,已经有人发现事实上并非如此。  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去年在全球200个国家总共售出了超过900万辆汽车和轻型卡车,其中35%的顾客是女性。除此之外,通用汽车的市场调查进一步发现,80%的汽车购买决定都是先征询女性的意见,而汽车保修厂的顾客中,女性驾驶
期刊
期刊
吉隆坡,放眼皆是车水马龙。一个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城市,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汽车?    我领教了马来西亚人对车的热情    我没有找到马来西亚机动车数量的准确统计数字,但我却着实领教了马来西亚人对车的热情。不少在政府工作了十几年的马来西亚朋友,家里一般都有两辆轿车。一位车迷,工作20年,已连续换了17辆车。他说能如此频繁换车不是因为他很有钱,而是因为他购买的都是二手车。一般而言,新车前两年跌价在15
期刊
1.双方关系恶化有损于谁?  中国   2人  日本   7人  双方   85人  没有作出回答  9人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个问题实际上不需多思考就能回答。但答案一样并不表示形成答案的逻辑一样。  从经济角度,有人认为,近年来两国经济的依存度增加,“两国关系就像单车的两只车轮一样”,关系恶化只能给双方造成巨大损失,日本失去出口的利益,而中国失去技术交流的机会,得利的反而是欧美。  从历史角
期刊
“台联”参拜靖国神社之举已经成为台湾政坛的一大笑话。  清明节当天,“台联党”主席苏进强率领党内一干政治人物飞往日本东京,参拜靖国神社。朝野各界几乎不分党派地痛批“台联”这种丧失民族尊严的行为,而当苏进强一行于4月6日回到台湾之时,更在机场与原住民立委高金素梅所号召的抗议群众发生严重推挤冲突。混乱中,苏进强还被抗议群众所投掷的鸡蛋击中,狼狈不堪。  但在事件的冲突过程中,竟可看到一群七八十岁的老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