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一步提升铁路新媒体宣传引导工作的思考

来源 :报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5G网络和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麦克风",通过网络发表观点、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反映问题,给传统宣传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兰州铁路"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引导工作为例,对新媒体传播特点、舆情应对、基础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旨在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新媒体宣传引导工作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分析低碳钢生产模式下转炉炉衬侵蚀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低碳钢转炉冶炼过程渣料结构、溅渣调渣工艺、转炉底吹工艺与转炉终点拉碳工艺等措施,使得转炉终渣TFe含量由17.7%降低到16.36%,转炉终点温度、碳含量、磷含量三命中率提高了26.64%,转炉终点碳氧积下降了7.7×10-4,转炉炉底厚度极差由335 mm减小到100 mm,降低了终渣的氧化性,提高了护炉效果,稳定了转炉炉型控制。
为了促进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以健康中国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当前新兴的康养旅游产业类型和驱动因素,即生态养生、运动休闲、休闲度假、医疗保健和文化养生康养旅游5个产业类型,在此基础上对江西省赣州市康养旅游产业的外部环境、市场需求、产业内部动力和基地设施4个驱动因素展开了研究,为赣州市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为加快我国战略实施提供了动力。
目的 探究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和米诺环素联合用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兰考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8例(患牙124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牙60颗)和观察组(54例,患牙64颗)。对照组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米诺环素治疗,而观察组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和米诺环素联合用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构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1999-2020年西部地区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法、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等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西部地区各省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及其主要障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耦合协调类型包括轻度失
由于缺乏对主题词汇的归类、整理意识,学生在经历多次读后续写训练后,依旧无法使用具象主题词汇生动形象地营造故事的画面感。本文以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下读后续写语篇的词汇教学为例,分析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如何结合读后续写语篇特点,帮助学生在主题语境中自然习得主题词汇、构建个性化词汇库,进而实现对主题词汇的准确运用。
我国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在节目数量日趋饱和、节目模式日趋固化、受众注意力稀缺的情形下,如何在内容、形式与传播等方面推陈出新成为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可持续性发展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既有研究多从节目形式、叙事策略、传播策略及受众心理等方面对某个或某类观察类网络综艺进行个案分析,对观察类网络综艺这一节目类型的创新研究关注较少。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归纳观察类网络综艺节目的创新特征、探讨创新
日本近世中后期,“学文”的思潮随势而起,尤其是以学校为载体的私学教育非常兴盛。寺子屋建设数量惊人,是基层教育的中坚,也是儒学得以普及的重要渠道。私塾等精英学者的思想为日本近世教育发展贡献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也为社会改革提供了思想支持,体现了思想的变革力量。乡校的建立有启蒙民众以及建设地方共同体的因素在内。近世日本教育在不谋之中为近代日本打下学智和人才基础的同时,也是儒学的世俗化或者说儒学的普及化过程
为开发受市场欢迎的高附加值织物,利用半自动织样机开发具有凹凸立体外观的系列织物,给出了织物的整体设计思路,分别从原料选择、织物组织设计、织机上机工艺参数、经纱的送经量及其张力控制方法、纱线色彩的选配方面介绍凹凸立体织物设计与开发要点及注意事项,并进行试织。结果表明:利用纱线色彩及织物组织配合,利用改造的“双轴”半自动织样机,采用经纱悬挂重物等方法调整送经量及经纱张力,使最终织制的凹凸立体织物花型新
针对超窄间隙焊接因坡口窄且深的结构特点而导致当前焊道坡口宽度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和焊接热变形模型的当前焊道坡口宽度软测量方法。为克服激光线投射于焊件表面所造成的亮度分布不均,二值化阈值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使用顶帽变换与Otsu共同作用的方法,将激光线灰度均衡化的同时从背景中有效分离,骨架法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可准确提取单像素的激光条纹中心线并对特征点识别,完成上坡口宽度的测量。依据坡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国内媒体的部分报道引起对灾难报道中“侵扰悲痛”原则的争论。本研究通过对“侵扰悲痛”新闻伦理原则的探讨发现,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的使用存在着对真实准确性和获取方式正当性的质疑,在当今风险社会下此类不当报道容易引发公众“同情疲劳”。在灾难报道中,首先应在媒体行业内制定灾难报道的新闻伦理规范,强化媒体自治;其次应健全灾难报道新闻伦理的教育体系,在报道时采用建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