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投入,教育部每年都举行职业技能大赛,汽修作为一个专业,每年都参加。各省、市为了参加上一级的大赛选拔人才,也都在国家大赛前进行技能比赛。这几年我作为汽修专业教师每年都带学生参加省、市的汽车维修职业技能比赛,通过参加技能比赛,与省、市其他学校的教师、学生进行交流,增加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并通过比赛,统一了许多不同的标准,相互之间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且教师之间还相互学习了教学方法;通过各级的技能比赛,也选拔出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使这些技术、技能优异的学生到高一级的大赛中得到锻炼,同时也为企业选聘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渠道。
一、职业技能比赛的几个特点
(1)职业技能比赛要求规范化。例如我们汽修职业技能比赛中的故障诊断一题,就要求非常高的规范化,不像我们在企业工厂中或在生产过程中搞故障排除一样,在生产过程中排除故障,有经验的师傅或工人,可能根据车型、现象直接就可以找到故障点,进而排除故障。而在职业技能比赛中,就要求选手有非常规范的步骤、规范的动作,才能够完成大赛所设定的目标,否则就会漏掉或错过大赛所设定的故障点。
(2)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有统一的标准。参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学校;各个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有的学校采用交通版的,有的采用劳动版的,有的采用职教版的,各种教材里面的数据也不相同;就是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得也不一样。而职业技能大赛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裁判就无法进行评判。
(3)职业技能大赛还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有来自各教育科研单位的教师和专家,也有来自修理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带来了社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的修理理念,这对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便于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同步。
二、职业技能比赛对汽修教学的影响
(1)要求汽修教学规范化。特别是汽修实习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实习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工具、检测设备的运用都要规范和标准,不能想当然。有很多参加比赛的学生还是“师父带徒弟”的模式教出来的,比赛时动作各式各样,有的动作不规范,有的动作直接影响到安全。因此汽修教学必须规范和标准,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显示出优势。
(2)要求汽修教学系统化。在汽修技能大赛上,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是考查参赛选手对汽车各个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测和汽车诊断专用工具的使用等系统化、综合性的掌握。这就要求汽修教学系统化,不能像在修理厂里一样,师傅带徒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就教给什么样的知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系统,在分析现代汽车的故障时,就会顾此失彼,往往忽略很多故障点,走许多的弯路。
三、汽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汽修的一体化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汽修一体化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1)汽修教学的教材要进行改革。除了原有的基础性知识、基本原理、修理方法、检测工艺之外,还要增加一些新结构、新工艺、新修理方法、新检测技术等内容,同时还要删减一些老的、淘汰的结构、修理方法和检测工艺等。
(2)汽修教学应采用模块化教学。因为汽修教学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甚广,在短短的两到三年时间里,不可能让学生把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学好、学精,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时候进行模块化教学,把汽修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组合,分成若干个模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取,这样既保证了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又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3)汽修教学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用人单位,因此在汽修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
(4)汽修教学应进行校企合作。只有了解社会对汽修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在教学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的学生才能被社会接纳,因此学校要与工厂、4S店、汽车美容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5)汽修教学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我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电子技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人性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我们的汽修教材相对落后。汽修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能很快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教学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要跟上行业发展,并有一定的前瞻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水电十一工程局技校)
一、职业技能比赛的几个特点
(1)职业技能比赛要求规范化。例如我们汽修职业技能比赛中的故障诊断一题,就要求非常高的规范化,不像我们在企业工厂中或在生产过程中搞故障排除一样,在生产过程中排除故障,有经验的师傅或工人,可能根据车型、现象直接就可以找到故障点,进而排除故障。而在职业技能比赛中,就要求选手有非常规范的步骤、规范的动作,才能够完成大赛所设定的目标,否则就会漏掉或错过大赛所设定的故障点。
(2)职业技能大赛要求有统一的标准。参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大赛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学校;各个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有的学校采用交通版的,有的采用劳动版的,有的采用职教版的,各种教材里面的数据也不相同;就是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同的教师教得也不一样。而职业技能大赛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否则裁判就无法进行评判。
(3)职业技能大赛还具有社会化的特点。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裁判有来自各教育科研单位的教师和专家,也有来自修理一线的技术人员,他们带来了社会生产中的新技术、新的修理理念,这对参加职业技能比赛的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便于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同步。
二、职业技能比赛对汽修教学的影响
(1)要求汽修教学规范化。特别是汽修实习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实习过程中,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工具、检测设备的运用都要规范和标准,不能想当然。有很多参加比赛的学生还是“师父带徒弟”的模式教出来的,比赛时动作各式各样,有的动作不规范,有的动作直接影响到安全。因此汽修教学必须规范和标准,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同时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显示出优势。
(2)要求汽修教学系统化。在汽修技能大赛上,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是考查参赛选手对汽车各个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检测和汽车诊断专用工具的使用等系统化、综合性的掌握。这就要求汽修教学系统化,不能像在修理厂里一样,师傅带徒弟,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就教给什么样的知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系统,在分析现代汽车的故障时,就会顾此失彼,往往忽略很多故障点,走许多的弯路。
三、汽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汽修的一体化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汽修一体化教学方面进行改革。
(1)汽修教学的教材要进行改革。除了原有的基础性知识、基本原理、修理方法、检测工艺之外,还要增加一些新结构、新工艺、新修理方法、新检测技术等内容,同时还要删减一些老的、淘汰的结构、修理方法和检测工艺等。
(2)汽修教学应采用模块化教学。因为汽修教学涉及的知识和技能方面甚广,在短短的两到三年时间里,不可能让学生把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学好、学精,这就要求在教学的时候进行模块化教学,把汽修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组合,分成若干个模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取,这样既保证了知识和技能的系统性,又满足了社会的需要。
(3)汽修教学应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用人单位,因此在汽修教学中加大对学生技能操作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对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
(4)汽修教学应进行校企合作。只有了解社会对汽修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在教学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培养出的学生才能被社会接纳,因此学校要与工厂、4S店、汽车美容等保持密切的联系。
(5)汽修教学要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我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电子技术和微电脑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人性化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而我们的汽修教材相对落后。汽修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能很快地适应行业的发展和需求,教学就不能拘泥于教材,要跟上行业发展,并有一定的前瞻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水电十一工程局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