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学好语文的关键是从低年级开始打好识字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新入学,缺乏识字经验。再加上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要想让他们多识字,老师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让他们乐学,想学又有方法学。下面我结合自己20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种识字方法。
  一、在课文中识字
  由于低年级学生不会在课文中识字。老师要教给他们方法,如:边读课文,用圈一圈、画一画、找一找的办法找出本课生字,同位互相识记正音,再在班上交流,解决不了的老师帮着解决。也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拍手读韵文,趣味识记生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归类识字
  由于学生年龄小,识记生字枯燥无味确实有困难。因此在教学逐步采取归类的办法识字。具体方法如下。
  (一)字族识字:如:品字形结构的字如:晶、森、众、淼、鑫、磊、焱这些字只记住一个独体字,再记住是品字形就轻松地记住这些字。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同偏旁的字:教完一个单元,可以通过让学生比一比谁认的字多的办法识字。游戏规则是夺红旗。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的偏旁,设计成台阶式,谁记得字多,谁就先夺得小红旗,谁就是同偏旁识字大王。这样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三)会意字: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合体字。可以把这些生字编韵文让学生自由读、同位对读、你读我猜和表演读或者戴上头饰表演读,在读中巩固识字。这样识字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识字效果会更理想。
  (四)用加减法识字:如:在教学完“日”、“人”、“大”以后,在教学中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白、田、电、申、个、天、太”……减一减的识字方法认识员,可以减去“圆”字的国字框认识它。如:换一换的方法认识“鸡”和“鹅”,用上面的方法也可以认识一些字。
  (五)反义词识字:可以用课件打出一些反义词的图形,如:“大”对“小”,可出示一个西瓜和一个桃子,让学生直观感知容易记住大、小两个字,学生记忆会很深刻。再如:“笑”对“哭”,用课件出示一张笑脸和一张哭脸,写反义词效果也很好。
  (六)读儿歌识记数量词:如:一头牛,两匹马,三条驴,五本书,六枝花,七只喜鹊叫喳喳,用错量词出笑话。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起来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因而同学们爱学,识字效果倍增。
  (七)比较形近字再组词识字:如:日和白、人和入、左和右、开和升、马和鸟、米和来……,要求学生把字看清楚,读准音,看清楚每两组字的不同。如:“日”、“读日、日出、日月、红日的“日”。“白”读白,白天、黑白的“白”。“日”比“白”少一笔,可以自己观察,同位订正,最后班级交流。也可以玩游戏,“找姐妹”。老师把12个字宝宝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把字形相近的“字姐妹”分成六个小组排排站好,指名说一说它们哪里长得像,哪一块不像?谁愿意说一说还有哪些这样的“字姐妹”?比较清楚了再指导书写,强化记忆把不同的地方记住,写规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教给了学生易混字的识字方法。
  (八)一字开花法:用插花瓶的方法给一个字组多个词。如:“秋”就可以一个花瓶插五朵花,进行扩词练习,这样既巩固了识字,又为学生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九)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字还可以问字典老师。这是最好的识字方法,而且是终生可用的方法。总之,识字的方法很多,老师要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汉字无处不在,一些特别难记的字,老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这块识字沃土进行教学。班级里的学生大多数是农民家庭出生,农民的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班的张晓亮家是养殖专业户,我就让他回家调查一下他们家养了几种动物,写上名字,为自家的动物编一条广告。这样既认识了字,又练习了说话能力,为写作文积累了素材,一举两得。认识农作物,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跟随爸爸妈妈到田间地头,亲自看一看它们的样子然后画下来,写上名字贴在班里的板报上进行交流。这样在共享中识记生字效果很好。同学们有兴趣学。其实除了这些以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能识字,如电视上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门帘招牌中,家人的名字,生活用品上的标签,产品介绍,配料使用方法,与人的交往中的礼仪。以至谈到家庭,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老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识字练习。例如:有的家长是开超市的,可以在课堂上介绍超市的名称、商品的名称;有的家长是卖水果的,让他们说一说水果的名称、价格和产地,练习写一个关于水果的文章做宣传;有的家长是开饭店的,可以介绍菜单;有的家长是卖服装的,可以设计服装广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的第三课《在家里》是让学生通过看图认识一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的名称学习本课生字,说说它们的用处。课前我安排学生看看自己家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请爸爸、妈妈帮忙记忆它们的名字,并用纸写下来。课前进行5分钟交流,这样这节课同学们轻松地学会了本课生字,教学效果倍增;在教学《菜园里》时,课前让学生跟爸爸和妈妈去菜市场看看,认识各种蔬菜的样子及名称,并制成一张名片,上面写着它们的名称,在课堂上交流,这样既体现了识字资源的共享,又给学生提供了体验实际生活的空间,使学生既轻松地学会了本课生字,又无形中渗透了在生活中积累学习语文生字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对这些课本之外的识字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适时点拨,学生就很容易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点拨,学生就会有意识地识记,在无形之中认识很多字。语文老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肥沃的土壤,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让生活中识字走进课堂,让识字教学走进生活实践,不仅可以强化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欲望,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识字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一堂课的成功往往有重大影响。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为了把学生引入到教学中所采取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其作用和功能就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诸如以情导入、设问引入、背景知识引入、音乐传情法、画面感染法、温故知新法、故事引路法等导入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武装斗争的旗帜,以实际行动宣告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结束。它把中国革
近年来,各种课堂改革层出不穷,陆续涌现出了洋思高效课堂模式,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等。无论何种教学模式,创新都是课堂改革的主要归宿,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限制,拓展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教
摘 要: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将听说读写融于一体,重视导学式的教学,注重师生的和谐互动,突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再是老师简单地教会,而是学生主动地学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合作探究 感悟文本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进行合作阅读、思维激发训练与培养,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囚禁的情愫,培养学生的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观点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但是事实上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并非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就行的,而在于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一段话或一句话要质疑什么。  一、质疑要有价值,宁缺毋滥  学生具有质疑能力,确实对他们学习课文大有裨益,但要把学生的质疑落到实处,体现出质疑的价值,不能为质疑而质疑。如在教学《
摘 要: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朗诵水平作用很大。自实施新课标以来,朗读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已被当做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认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确定初读课文的感情基调;二是从品味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带着感受不断读好;三是从教师的指导意识入手,突出“读字当头”的理念;四
目前语文教学中还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课内,轻课外”等教学失衡现象。所以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策略应该怎么定位?  一、创新文本,训练语言  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语言?我们应该立足教材,用教材创造性地
摘 要: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古诗有40多首,这些古诗反映的情境,今天的小学生难以感知和体会,造成理解困难。而这些古诗中,不仅王维“诗中有画”,许多诗人的诗也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画面。作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画助教的古诗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古诗教学 音乐 绘画  一、先画后文,促进理解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较弱,借助直观学古诗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如教学骆宾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