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人呢,最紧要是开心。”这句经典的电视对白一直广为流传,嬉笑怒骂皆可适用。这句话也适用一些艺人的心理写照—在一个地方工作不开心,那就选择离开。
近年来,香港TVB频频爆出劳资纠纷,而台湾的电视台则陆续停播一些经典的节目,港台电视环境的恶化,导致我们在内地电影电视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他们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出现在各大颁奖礼、综艺节目、商业演出、选秀比赛、电视剧中。
“北上”,不再是个别港台艺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成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发展选择。至于原因,除了翻倍的片酬之外,越发完善的制作环境、更宽广的戏路也是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北上”的港台艺人都如鱼得水,有些港台艺人虽然曾经贵为一哥一姐,但到了内地后,无论从名气、酬劳还是发展前景都难以与内地一线明星抗衡。
在一众“北上淘金”的艺人中,有的人红了,留了下来;有的人失败了,铩羽而归。“淘金”失败的固然有各种理由,但成功者除了少接烂戏、选对角色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他们能持续走红,还有诸多因素。
欢欢喜喜赚大钱
“港台明星来内地,说好听点是为了开拓内地市场,说直白些就是为了找口饭吃。”曾在电影《墨攻》剧组担任导演助理的蒋丛,与不少来内地的港台演员都合作过,在他看来,“钱”无疑是吸引港台演员来内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台湾男演员内地拍戏片酬价目表也证实了他的说法:凭借《步步惊心》咸鱼翻身的吴奇隆以50万/集的高片酬问鼎榜首,苏有朋和周渝民分别以45万/集和40万/集的身价紧随其后。这样算下来,拍完一部二十几集的电视剧,千万人民币轻松落袋。而在几年前的台湾,他们三个的片酬,换成人民币也不过5万—8万而已。
好口碑是敲门砖
正在横店拍戏的林志颖谈及外界传说他50万/集的片酬时,直呼夸张,但同时也表示对目前的片酬“很满意”。
据工作人员透露,林志颖目前正在拍的这部戏总投资在5000万左右,小志一个人的片酬就占掉了1/4,“他(林志颖)现在已经很少拍电视剧了,但是他的戏肯定有市场,所以能以这个价格请他来演,还是划算的。
其实,这几年的内地电视剧市场上,一部剧拿千万片酬的港台演员已经从几年前的凤毛麟角到如今的遍地都是了。在今年电视剧导演协会的年会上,内地导演陈家林(代表作品:《康熙王朝》《好男當家》等)就说,他导演的某部古装战争剧,共40集,主演黄秋生片酬共1000万,“平均下来一集20万,你觉得贵不贵?从现在的行情来看,黄秋生已然不错了。”
除了演技好,口碑好也很重要。在诸多新闻里,港台明星恃身份而傲娇的情况举不胜举。现场爱改戏,片场耍大牌,酒店要住五星级,洗澡爱用矿泉水……这样的明星显然最不招剧组待见。艺人行走江湖,演技重要,口碑同样重要。
绯闻是加速器
在所有“北上”的港台艺人中,刘恺威无疑是咸鱼翻身的最好代表。
刘恺威是TVB老戏骨刘丹的儿子,接老爸的班入行拍戏十几年,虽然勤勤恳恳,但也一直没有得到担纲主角的机会,因此他也选择了北上。让他一炮而红的并非他的作品,而是他与内地当红花旦杨幂的恋情。
刘恺威于2010年在横店拍摄古装剧《大唐女将樊梨花》时,与同在一地拍戏的杨幂相识,两人互生好感,非常投机,杨幂还介绍刘恺威加入自己的经纪公司,2011年5月杨幂和刘恺威搭档合拍电视剧《如意》饰演情侣,剧中不少情爱对手戏,更加来电。2012年,两人公开恋情,给娱乐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之后,刘恺威的事业扶摇直上,《千山暮雪》的热播,《如意》的情侣档演出,到最近甚至当起了制作人,出品了由女友杨幂和自己主演的商战偶像剧《盛夏晚晴天》,收视率也非常惊人。
几年前在TVB做着郁郁不得志的三线明星的刘恺威,肯定没想到自己“北上”的决定,居然能给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带来如此大的转机。他一下子成了娱乐圈宠儿,片酬也是三级跳,据说如今已经逼近35万/集,和郑嘉颖持平。而跟女友杨幂的爱情更是非常甜蜜,杨幂最近在天涯接受网友提问时,被问及男友有“吃软饭”嫌疑时,明显非常维护:“干吗这么说人家,人家挺好的。”
好人缘也是必须的
实力派靠演技,偶像派靠绯闻。那些两不靠的呢?人缘很重要。《甄嬛传》之后,蔡少芬的价码已经从10万/集涨到了25万/集,而且还是有价有市的好行情。这跟蔡少芬的好人缘很有关系,拍完《甄嬛传》之后,蔡少芬和内地的一些工作人员、演员的关系都处得非常融洽,这让她多了很多工作机会。
同理的还有八爷郑嘉颖,一部《步步惊心》把自己的片酬从10万/集拉升到了35万/集,拿下了TVB视帝之后,这个价码更是稳中有升。而他在微博上跟同剧演员“卖萌搞基”的示好行为也让大家心生好感。相反的是,一直号称50万/集才请得动的林峰,实际行情并不太好。看来峰少爷有必要放下身段,来内地搞好同志关系。
只认“钱”是不行的
有些“北上”演员只为片酬,选戏的标准也确实放得太宽了一点,佘诗曼离开TVB之后几乎常驻横店,却没有蔡少芬在《甄嬛传》中那样让人记得住的角色,《嫁入豪门》《新审死官》都能看得出佘诗曼接戏“无底线”。视帝郑嘉颖,虽然凭借《步步惊心》一炮而红,但在内地也拍过像《深宫谍影》这般烂剧。像这样只为片酬不管质量地接戏,短期内是赚到钱了,但是长此以往,口碑和影迷就做没了。
香港TVB演员签约的内地经纪人王先生指出,“大多有名气的港台艺人起初抱着大干一场的决心来到内地,但不久便发现他们对内地的工作环境并不了解,再加上内地许多经纪公司对艺人缺乏整体规划,这让不少艺人来内地后只是多了些曝光率,而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比如,伊能静凭借当选秀节目“好男儿”的评委,曝光率增加不少,但近年来却难有可以让观众记得住的影视作品或音乐作品。
改变自己,才能生存
一些港台艺人不能马上习惯内地的工作方法也是使他们的作品不受认同的原因。欧阳震华是香港TVB的知名演技派演员,但来内地拍剧后,这个演技派却黯然失色,甚至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对此,欧阳震华显得很委屈:“我还不习惯内地拍摄的方式,在香港,电视剧一般都是一边拍一边写,演员也可以自由发挥一些台词,但是在内地就不行。我经常要回想下一句话要说什么,剧本一般是不能改的,所以背台词就很痛苦。”
此外,一批优秀的港台剧,已培养出一批荧屏情侣,比如TVB的罗嘉良和宣萱、欧阳震华和郭可盈等等。但到了内地后,一线的艺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搭档演对手戏,这也令他们在内地的剧中难获认可。
近年来,香港TVB频频爆出劳资纠纷,而台湾的电视台则陆续停播一些经典的节目,港台电视环境的恶化,导致我们在内地电影电视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港台明星,他们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出现在各大颁奖礼、综艺节目、商业演出、选秀比赛、电视剧中。
“北上”,不再是个别港台艺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成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发展选择。至于原因,除了翻倍的片酬之外,越发完善的制作环境、更宽广的戏路也是重要因素。但并不是所有“北上”的港台艺人都如鱼得水,有些港台艺人虽然曾经贵为一哥一姐,但到了内地后,无论从名气、酬劳还是发展前景都难以与内地一线明星抗衡。
在一众“北上淘金”的艺人中,有的人红了,留了下来;有的人失败了,铩羽而归。“淘金”失败的固然有各种理由,但成功者除了少接烂戏、选对角色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外,他们能持续走红,还有诸多因素。

欢欢喜喜赚大钱
“港台明星来内地,说好听点是为了开拓内地市场,说直白些就是为了找口饭吃。”曾在电影《墨攻》剧组担任导演助理的蒋丛,与不少来内地的港台演员都合作过,在他看来,“钱”无疑是吸引港台演员来内地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久前,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台湾男演员内地拍戏片酬价目表也证实了他的说法:凭借《步步惊心》咸鱼翻身的吴奇隆以50万/集的高片酬问鼎榜首,苏有朋和周渝民分别以45万/集和40万/集的身价紧随其后。这样算下来,拍完一部二十几集的电视剧,千万人民币轻松落袋。而在几年前的台湾,他们三个的片酬,换成人民币也不过5万—8万而已。
好口碑是敲门砖
正在横店拍戏的林志颖谈及外界传说他50万/集的片酬时,直呼夸张,但同时也表示对目前的片酬“很满意”。
据工作人员透露,林志颖目前正在拍的这部戏总投资在5000万左右,小志一个人的片酬就占掉了1/4,“他(林志颖)现在已经很少拍电视剧了,但是他的戏肯定有市场,所以能以这个价格请他来演,还是划算的。
其实,这几年的内地电视剧市场上,一部剧拿千万片酬的港台演员已经从几年前的凤毛麟角到如今的遍地都是了。在今年电视剧导演协会的年会上,内地导演陈家林(代表作品:《康熙王朝》《好男當家》等)就说,他导演的某部古装战争剧,共40集,主演黄秋生片酬共1000万,“平均下来一集20万,你觉得贵不贵?从现在的行情来看,黄秋生已然不错了。”
除了演技好,口碑好也很重要。在诸多新闻里,港台明星恃身份而傲娇的情况举不胜举。现场爱改戏,片场耍大牌,酒店要住五星级,洗澡爱用矿泉水……这样的明星显然最不招剧组待见。艺人行走江湖,演技重要,口碑同样重要。
绯闻是加速器
在所有“北上”的港台艺人中,刘恺威无疑是咸鱼翻身的最好代表。
刘恺威是TVB老戏骨刘丹的儿子,接老爸的班入行拍戏十几年,虽然勤勤恳恳,但也一直没有得到担纲主角的机会,因此他也选择了北上。让他一炮而红的并非他的作品,而是他与内地当红花旦杨幂的恋情。
刘恺威于2010年在横店拍摄古装剧《大唐女将樊梨花》时,与同在一地拍戏的杨幂相识,两人互生好感,非常投机,杨幂还介绍刘恺威加入自己的经纪公司,2011年5月杨幂和刘恺威搭档合拍电视剧《如意》饰演情侣,剧中不少情爱对手戏,更加来电。2012年,两人公开恋情,给娱乐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之后,刘恺威的事业扶摇直上,《千山暮雪》的热播,《如意》的情侣档演出,到最近甚至当起了制作人,出品了由女友杨幂和自己主演的商战偶像剧《盛夏晚晴天》,收视率也非常惊人。
几年前在TVB做着郁郁不得志的三线明星的刘恺威,肯定没想到自己“北上”的决定,居然能给自己的事业和爱情带来如此大的转机。他一下子成了娱乐圈宠儿,片酬也是三级跳,据说如今已经逼近35万/集,和郑嘉颖持平。而跟女友杨幂的爱情更是非常甜蜜,杨幂最近在天涯接受网友提问时,被问及男友有“吃软饭”嫌疑时,明显非常维护:“干吗这么说人家,人家挺好的。”
好人缘也是必须的
实力派靠演技,偶像派靠绯闻。那些两不靠的呢?人缘很重要。《甄嬛传》之后,蔡少芬的价码已经从10万/集涨到了25万/集,而且还是有价有市的好行情。这跟蔡少芬的好人缘很有关系,拍完《甄嬛传》之后,蔡少芬和内地的一些工作人员、演员的关系都处得非常融洽,这让她多了很多工作机会。
同理的还有八爷郑嘉颖,一部《步步惊心》把自己的片酬从10万/集拉升到了35万/集,拿下了TVB视帝之后,这个价码更是稳中有升。而他在微博上跟同剧演员“卖萌搞基”的示好行为也让大家心生好感。相反的是,一直号称50万/集才请得动的林峰,实际行情并不太好。看来峰少爷有必要放下身段,来内地搞好同志关系。
只认“钱”是不行的
有些“北上”演员只为片酬,选戏的标准也确实放得太宽了一点,佘诗曼离开TVB之后几乎常驻横店,却没有蔡少芬在《甄嬛传》中那样让人记得住的角色,《嫁入豪门》《新审死官》都能看得出佘诗曼接戏“无底线”。视帝郑嘉颖,虽然凭借《步步惊心》一炮而红,但在内地也拍过像《深宫谍影》这般烂剧。像这样只为片酬不管质量地接戏,短期内是赚到钱了,但是长此以往,口碑和影迷就做没了。
香港TVB演员签约的内地经纪人王先生指出,“大多有名气的港台艺人起初抱着大干一场的决心来到内地,但不久便发现他们对内地的工作环境并不了解,再加上内地许多经纪公司对艺人缺乏整体规划,这让不少艺人来内地后只是多了些曝光率,而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比如,伊能静凭借当选秀节目“好男儿”的评委,曝光率增加不少,但近年来却难有可以让观众记得住的影视作品或音乐作品。
改变自己,才能生存
一些港台艺人不能马上习惯内地的工作方法也是使他们的作品不受认同的原因。欧阳震华是香港TVB的知名演技派演员,但来内地拍剧后,这个演技派却黯然失色,甚至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对此,欧阳震华显得很委屈:“我还不习惯内地拍摄的方式,在香港,电视剧一般都是一边拍一边写,演员也可以自由发挥一些台词,但是在内地就不行。我经常要回想下一句话要说什么,剧本一般是不能改的,所以背台词就很痛苦。”
此外,一批优秀的港台剧,已培养出一批荧屏情侣,比如TVB的罗嘉良和宣萱、欧阳震华和郭可盈等等。但到了内地后,一线的艺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搭档演对手戏,这也令他们在内地的剧中难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