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林与列宁关于“民族问题”争论研究——兼论列宁对布哈林“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批驳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aku2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哈林指出,在帝国主义条件下,“民族自决”的口号是空想的、有害的,要实现则更是不可能的等“帝国主义经济主义”思想。列宁在指出布哈林民族理论错误的同时,也阐明了自己的民族观点,提出“民族自决”在帝国主义时代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自身是不能获得解放的,帝国主义时代依然有民族战争,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和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等思想,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巴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其他文献
我和欧阳绍清老师共同承担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第三篇“伟大创举”的总体结构与音乐创编。第三篇是处于整部剧目结构的“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是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位置,集
"ヽ"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
以冀北山地30年生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密度对林分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与胸径、冠幅、树高、枝下高存在
劳动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体面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规定;消解人与劳动的异化、消解物役是实现体面劳动的必然逻辑。
收集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160株华北落叶松解析木数据,使用理查德方程、逻辑斯蒂方程、单分子曲线以及严格舒马克曲线4个理论生长方程分别拟合出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
在冀北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通过对比华北落叶松[Larixgmellini(Rupr.)Rupr]人工林与天然次生油松(P/nustabulaeformiscarr)林不同坡位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建立生长过程曲线方
抗日战争结束后,上海电荒严重,上海当局与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等积极商讨筹建上海联合电力公司,以解决电荒问题。但筹建过程中围绕专营权合约与借用外资、主权等问题争论甚多。
毛泽东与大众传媒的结缘,开始于博览群书,后持续接触报刊,并产生割舍不了的需要和兴趣。毛泽东与大众传媒报刊的密切关系,源于他的崇高精神追求,与之相适应且习惯了的便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