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轻松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微笑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距离,促进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上课,能使学生既感到亲切,又得到放松,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师生的沟通是快乐而积极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准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心情。如果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就一定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从而教师也就有了“迷人的魅人”——这也许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必要前提。为此,我要对你说:“今天,你微笑了吗?”
二、民主的作风——让学生感受你的公正
在今天,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师道尊严”,视学生为“小辈”的话,那么我们就远远背离了今天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而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自然地将“上下级”的色彩带入教学中,用命令式的语气同学生谈话,甚至慢慢忘记了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说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用语;在班级管理中,搞“一言堂”,教师独揽一切;在课外时间,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格外吝啬,几乎让学生看不到老师有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建议的迹象。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必然产生冷漠的情绪……这也许就是相当部分教师不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因素。
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爱学生,理解和信任学生,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让学生享受真实而广泛的“基层民主”。因此,从课堂上的民主讨论到班级生活中的集体事务公示、征询和意见,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到成为他们可信任的导师,教师的民主作风不可忽视。
三、关爱学生——让学生为你的宽容而感动
看过《西游记》的人大多忘不了“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内容,读者都会为孙悟空鸣不平,也痛恨唐僧不辨是非、固执狠心,对悟空没完没了地念紧箍咒。然而,换一个角度,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有时许多教师身上都有“唐僧”的影子。正如美国一位教育界资深教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不犯错误是可怕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容易受传统的影响而苛求学生,他们不能有一丁点的错误,否则就要经常地被教师“批评”,这实际上在无情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逐渐使学生情绪低落、消沉。
对于“唐僧”式的教师,学生除了表面上的“怕”或“敬”,剩下的恐怕就是腻烦和仇恨了。他们轻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制造“小麻烦”,重者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宽容(陶行知先生“三块糖块”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学生出现错误以后,化“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指出其错误之所在。为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真诚地与之交谈,或推荐一篇哲理性的美文,或友好地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期望等。这种“从宽”方式的教育效果比起大发雷霆的训斥不知要强多少倍!与此同时,教师的亲和力也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
四、丰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召唤效果的潜在说服力
教师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是极大的,它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起到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开拓视野,积极学习,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得到扩充,那么教师不经意间的谈吐便会留给学生美好的印象,而且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奋斗方向。事实说明,许多学生就是从对某个老师的“崇拜”和“敬佩”开始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这种影响力其实更具有强烈的潜在召唤效果。因此,我又要问一句话:“你今天读书了吗?”
五、教学激情离不开亲切的身体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是一门多种要素结合的综合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高度重视有声语言外,还要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对自己的教态充分把握好,如站姿、手势、面部表情等,都要使用到位,使之充分为教学服务。教师的一个轻松幽默的耸肩,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号召性的手势……这些足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进入角色,这也是许多教师吸引学生的一个秘密——激情的力量。
教师要力戒身体语言单一呆板(如趴在讲台上头也不抬地照本宣科),而应当经常在教室的多个位置走动,注意用多种方法调动自己的身体语言,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师只有多去了解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在教育园地中有丰富的收获,体验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我们教师也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独特的亲和力,才能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独特的魅力。
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微笑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距离,促进交流。
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上课,能使学生既感到亲切,又得到放松,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师生的沟通是快乐而积极的。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准备教案,更重要的是准备一个好心情。如果课堂上能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微笑,就一定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从而教师也就有了“迷人的魅人”——这也许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必要前提。为此,我要对你说:“今天,你微笑了吗?”
二、民主的作风——让学生感受你的公正
在今天,如果我们教师仍然死守“师道尊严”,视学生为“小辈”的话,那么我们就远远背离了今天所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而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会自然地将“上下级”的色彩带入教学中,用命令式的语气同学生谈话,甚至慢慢忘记了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要说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用语;在班级管理中,搞“一言堂”,教师独揽一切;在课外时间,教师同学生的交流格外吝啬,几乎让学生看不到老师有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建议的迹象。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必然产生冷漠的情绪……这也许就是相当部分教师不受学生欢迎的重要因素。
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爱学生,理解和信任学生,懂得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让学生享受真实而广泛的“基层民主”。因此,从课堂上的民主讨论到班级生活中的集体事务公示、征询和意见,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到成为他们可信任的导师,教师的民主作风不可忽视。
三、关爱学生——让学生为你的宽容而感动
看过《西游记》的人大多忘不了“三打白骨精”那一段内容,读者都会为孙悟空鸣不平,也痛恨唐僧不辨是非、固执狠心,对悟空没完没了地念紧箍咒。然而,换一个角度,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有时许多教师身上都有“唐僧”的影子。正如美国一位教育界资深教授说:“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不犯错误是可怕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容易受传统的影响而苛求学生,他们不能有一丁点的错误,否则就要经常地被教师“批评”,这实际上在无情地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而逐渐使学生情绪低落、消沉。
对于“唐僧”式的教师,学生除了表面上的“怕”或“敬”,剩下的恐怕就是腻烦和仇恨了。他们轻者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制造“小麻烦”,重者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更多的宽容(陶行知先生“三块糖块”的故事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学生出现错误以后,化“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指出其错误之所在。为此,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真诚地与之交谈,或推荐一篇哲理性的美文,或友好地表达自己对他(她)的期望等。这种“从宽”方式的教育效果比起大发雷霆的训斥不知要强多少倍!与此同时,教师的亲和力也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
四、丰厚的文化底蕴——富有召唤效果的潜在说服力
教师的文化底蕴对学生的一生影响是极大的,它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起到引导作用。如果教师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开拓视野,积极学习,使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得到扩充,那么教师不经意间的谈吐便会留给学生美好的印象,而且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奋斗方向。事实说明,许多学生就是从对某个老师的“崇拜”和“敬佩”开始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这种影响力其实更具有强烈的潜在召唤效果。因此,我又要问一句话:“你今天读书了吗?”
五、教学激情离不开亲切的身体语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是一门多种要素结合的综合艺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高度重视有声语言外,还要重视自己的身体语言,对自己的教态充分把握好,如站姿、手势、面部表情等,都要使用到位,使之充分为教学服务。教师的一个轻松幽默的耸肩,一个亲切的眼神,一个号召性的手势……这些足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进入角色,这也是许多教师吸引学生的一个秘密——激情的力量。
教师要力戒身体语言单一呆板(如趴在讲台上头也不抬地照本宣科),而应当经常在教室的多个位置走动,注意用多种方法调动自己的身体语言,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我国古代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师只有多去了解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才能在教育园地中有丰富的收获,体验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我们教师也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才能树立自己的威望,培养自己独特的亲和力,才能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留有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