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微笑型”抑郁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孩子表面开朗,内心脆弱,而这类孩子正是家长和学校要特别警惕的。
  这天凌晨,高三学生高炜晟打开自家大门,引入雇来的凶手,将父亲、姐姐杀害。本来母亲也在被杀名单上,只因临时有事不在家而躲过一劫。案件侦破后,大家一片哗然,尤其是熟悉高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难以相信。因为在他们眼中,高性格开朗,为人友善,怎么可能做出如此残忍的雇凶杀亲的事呢?
  血案经过
  先让我们还原一下案件的经过。案件虽说是前几年的,但如今讲述起来,依然让人感到恐怖。
  高炜晟住在周口市荣华小区的一栋联排别墅里,一家四口,父母亲都是当地公务员,他上面有个姐姐叫高伟艺。
  2013年的5月12日零点30分,高炜晟将一楼防盗门打开,将杀手吴强、张某带入储藏室躲藏,并给了他们一把菜刀和一把水果刀,然后回楼上自己房间。夜深了,吴强给高炜晟发短信询问是否上楼,他回复“再等等”。1点30分,吴、张二人赤脚上了二楼,来到高父高天峰的卧室门口。开门的瞬间高天峰被惊醒,大声问“谁”?
  张某向警方供述说,看到高父已醒,他有些退缩,而此时吴却上前推开房门拿棍子击打高天峰,他也赶紧趁机上前用水果刀向对方一通乱刺。高伟艺听到声音出来查看,同样被棍子打倒,被水果刀刺中。
  打斗持续了15分钟,高炜晟一直待在自己房间。他在后来的讯问中说:“我躲在门后很害怕。”外面的打斗声终于停止,吴强叫高炜晟出来付钱。出了房门,高炜晟看到父亲、姐姐倒在地上,到处是凌乱的血脚印,墙上有喷溅的血迹。他突然感到无助和害怕,“像是做了一个梦”。
  高炜晟迟疑了一下,提出让吴、张二人清理房间,但此时似乎来不及了。因为高家养的藏獒狂吠不止,而邻居也听到动静,开了灯。吴强和张某按高炜晟的指点,在高家翻出9万元现金和十几件玉器后,匆匆逃走。
  邻居报警后,警察很快到达现场,并将家里的“幸存者”高炜晟带走。
  杀人和死亡,对高炜晟而言,此前只出现在他经常玩的网络游戏中。游戏的背景是唐代的长安,玩家们在江湖中不断地杀人或者被杀,常有玩家因不满被无故杀害或追杀,而在游戏里的悬赏榜发帖“买凶”。
  高炜晟将网上的买凶搬到了现实生活中。
  2月以来,他在网上联系了几个杀手,付了定金但对方都没来。上了几次当后,高炜晟一度想放弃。4月,他偶然看到吴强发的帖子。吴强没有正当职业,欠下赌债,说只要给钱什么都干。16岁的张某也通过帖子联系上吴强。张某在河南登封某武校读书,他称吴为“师父”,希望能和吴一起做事。
  高炜晟马上在QQ上加吴强为好友,两人聊得十分投机。但是当高炜晟提出要杀掉自己的父母和姐姐时,吴强还是吃了一惊,他不同意,但高炜晟不断说自己在家就“像狗一样”,说得多了,吴强也觉得高的家人确实可恶,便答应了。
  高炜晟说,酬金要杀死他的家人后在家里找。他家有钱,放在哪里他都知道。之后,高数次给吴提供路费,要求他赶快行动。
  5月9日,高炜晟再次给吴强提供了600元路费。吴强坐火车赶到漯河见到在此上学的高炜晟,而高已买好作案用的衣服、手套和帽子。
  几个月来,高炜晟一直在策划着谋杀案,而周围同学并未看出异样。5月9日中午,高炜晟约好友打网游,还写了一份开奶茶店的计划书给好友。此前他们曾商量一起开店,不再依靠家里。5月10日晚7点,高炜晟到漯河另一所高中向一个女同学借了400元,请刚见面的吴强吃了饭。
  第二天,张某从登封赶到漯河,见到“师父”吴强,两人先去周口。随后,高炜晟和陪读的姐姐也踏上了回周口的路。
  从漯河到周口有80公里,走高速只需一个多小时。每两周,高炜晟和姐姐都会乘大巴车回家。高伟艺身材高挑,温柔寡言。年初,她来到漯河陪高炜晟读书。由此可见,高炜晟在家里深受宠爱和重视,但是他的童年过得并不愉快。
  高炜晟是高天峰夫妻的第二个孩子,属超生。公职人员若被發现超生,会被开除。为了不让人发现,高炜晟从小托付给远亲抚养,一家四口团聚,是近十年的事。
  高天峰一路升迁,从农场场长、镇长、镇委书记再到2004年升任县法院院长,若被发现违反计划生育政策,会被开除公职。因此,隐瞒自己的身份成为高炜晟从小就牢记的事。
  直到案发,高天峰的许多同事都不知道高天峰有个这么大的儿子,感叹他保密工作做得好。而高炜晟的同学们也没人知道他父亲是法官。他对初中同学说,他父亲是房地产商;他对高中同学说,父母在家闲着,无所事事。
  高天峰农民出身,全凭自己的努力干到副处级。熟悉他的人都说,高做事谨慎、一丝不苟。如此谨慎的一个人却冒着仕途风险超生,自然对儿子抱有颇高期望。和高家关系密切的人都知道,高天峰对儿子的期望很高,要求也高。从初中开始,高伟艺就帮弟弟辅导功课,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完不成就不能出去玩。有同学记得,高炜晟即使出来玩,高父也会规定时间。玩耍时,只要家人一来电话,高炜晟就会立刻返家。
  高炜晟多次和朋友抱怨,家里想让他考一个好大学,但是他办不到。
  18岁的高炜晟就读于漯河一中高三文科班,成绩中等,性格随和。他体重200多斤,身高1.83米,外号“高胖”。同学喊他外号,他并不生气。他是学校篮球场上的主将,投球很准,三分线内起跳投球,20投能进15球。
  高的家境不错,他为人慷慨,从来没有看不起家境不好的同学,甚至很多同学都觉得他是个“超级好人”。他的初中同学说,高炜晟初三平均一周能花2000元,多数花在买网络游戏的装备上,他也常给一起打网游的同学充值。和同龄男生一样,高炜晟也有自己心仪的女孩,他常给她买零食吃。
  打篮球是他的爱好之一,几乎每天放学都打。除篮球外,高炜晟另一爱好就是打网游。即使临近高考,他依然会去网吧。
  高炜晟不止跟一个同学提过,他不想参加高考,不想上大学,他希望高中一毕业就去做生意。但父母不这么想,他们要求他全力备考,为此姐姐高伟艺专门赶到漯河陪读。   5月11日,高炜晟向班主任请假离校。这次离开,高炜晟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异常。路过篮球场时,看到有人在打球,他还进去打了一会儿。
  这是他在高中打的最后一次篮球。因为第二天,就出了血案。
  背后动机
  警方初步判断,这起案件不是简单的入室抢劫案,而是有明确指向的凶杀案。通过对高家每个社会关系的排查,高炜晟手机上的一个电话引起了警方的怀疑。经过一上午的谈话,12日中午12点多,高炜晟承认了雇凶杀人的全部事实。
  他的动机简单到令办案警察无法相信的地步:就因为家里对他管得太严,希望抱得太高,让他有了很大的压力。此外,他还说,他的心理上有些问题。
  最近一年来,高炜晟的情绪时好时坏。同学们聚会,有时候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抽烟。同学问他怎么了,他就说自己受了刺激。大家都以为他是因为失恋受了刺激,但高炜晟说,他有重度的抑郁症。借钱给高炜晟的女生也说,她曾经听高说过他有抑郁症,但是她看不出他有什么可抑郁的。
  也有部分同学注意到,高炜晟对社会、对人生表现出了非常灰暗的情绪。高炜晟在网上发帖称:“我阴暗、自卑,却表现得很强势,我明明邪恶,但表现得如此善良。”他还说,“我经常幻想杀人……我对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感情,也没有依赖感,包括我的父母,我也计划过杀人。我想把他们杀了然后吃掉,这样就不会被发现,这是我的阴暗面。”但那个时候的他,并没有将想法付诸行动,他说“因为我还有理智”。
  高炜晟在过完18岁生日后的一个月,在距离高考仅有26天的时候,也就是5月12日的凌晨,他忽然失去了理智。
  吴强和张某为钱杀人,这好理解。但高炜晟杀害自己的亲人,其动机仅仅是因为压力太大吗?如果不是这个,那又是什么呢?
  我从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角度来分析,觉得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高炜晟是超生,小时候东躲西藏,没有让他感受到爱,因为不断地变换居所与养育者,生活在极不稳定的环境中,他的内心是破碎的,这让他缺乏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共情能力,这也导致他不能体会别人的情感,不能站到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他一直念念不忘东躲西藏时父母的“残酷”。这意味着,那时的分离给他造成的创伤太重,而他的家人没有重视这创伤,也没能去及时化解、安慰和疏导他内心的重创。他说父母“残酷”,却不能理解父母那时也有苦衷。
  3.这种经历导致他无法拥有一颗完整的心。他的内心是破碎的,而无助是这破碎之心的核心。父母不仅无视他的无助,还提出了高要求——考上名牌大学,这进一步撕裂了他的内心。表面上,他将名牌大学视为高考目标,而这只是为了迎合父母,成绩一般的他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实现。而这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让他感到更深的绝望和无助。
  4.他的父母也和他一样,缺乏共情能力。他们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儿子着想,只会督促与施压,安排女儿陪读,给儿子做好吃的,并严格管教。然而,家人的严格管教,导致高炜晟产生了高度的焦虑。他少白头,200多斤的体重,即便对于1.83米的人来说,也还是太胖了。
  5.在高考前杀死家人,以便躲避高考失败后产生的耻辱。在高炜晟看来,父母与姐姐一起逼迫他参加高考,他的绝望感是由他们造成的,如果杀死了他們,他就可以喘口气了。
  在这几点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孩提时的被抛弃感导致高炜晟产生了可怕的心理:绝望和仇恨。他认为世上没有人真正地爱自己,而他也不爱任何人,他想毁掉整个世界。为对抗这可怕的绝望与仇恨,他给自己披上一个厚厚的好人之壳。而这个好人之壳是一个压制自我的外壳,假若外部世界比较宽松,这个壳就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让他不至于陷入无助与绝望之中。但家人一再施压,非让他考上名牌大学不可,结果这个壳再也经受不起这么大的压力,终于破了。
  这个极端案例再一次告诉家长们:不要将目光只盯在孩子的学业上,不要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比学业重要得多。
  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已经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那么请你赶紧停下,转而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压力。假若你是这样的孩子,知道内心藏有无助、绝望与仇恨,请不要单独面对,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若有条件,可以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
  我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超级好人”只是表面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症状叫“微笑型抑郁”,此类患者表面开朗,内心脆弱,是家长和学校要特别警惕的。
  与这种“超级好人”多次接触后,我发现,绝望与仇恨都是他们早期严重缺乏爱造成的。所以,孩童早期,父母的细心呵护、及时照料尤为重要。很多父母说,我们这么做,也是出于爱孩子啊!可是,对孩子来说,只有一种情形才是爱,那就是——看见他的存在,及时满足他的精神需求,并与他有情感上的沟通和互动。
  希望父母们能够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启发和警醒,希望类似的惨案再也不会发生。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热爱诗词的孩子,其实是比别人强在了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  最近,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谓风靡全国,夺冠的16岁小姑娘武亦姝也频频登上微博热搜榜单。不少人说,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不过溢美声外,也出现了另一种声音,比如:“死记硬背这些诗词有什么用?”“高考只占5分,有背诗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题。”“现在会背诗,不知道以后会比别人强在哪儿?”等等。此类说法乍一听,似乎有道理。是啊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含可待因药品说明书的公告》,要求12岁以下儿童禁用含有可待因的药品,其中包括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止咳水”。  可待因是什么,为什么会被“儿童药”拒之门外?据专家介绍,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罂粟中的生物碱,属于阿片类药物(可抑制痛觉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传导,达到镇痛作用),能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止咳作用迅速而强大;进入体内会产生类似吗啡的作
做家长的都知道,孩子没有自信心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可是在家庭教育中,还是有些家长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意间充当了孩子自信心的杀手,将一颗颗明日之星扼杀在了摇篮里。而当孩子失去自信、表现不如人意时,家长又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失望,完全不知道这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我们说,好家长是需要学习的。  当家长了解以下误区后,尽量在家庭教育中避免犯类似错误,则善莫大焉。  误区1.为孩子设立不恰当的目标  每
王昆刚上初二,语文、英语学习以及解答理科应用题时,他总是不求甚解,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他母亲带他来找我咨询的时候,十分苦恼地说:“这孩子很聪明,口才也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就是不踏实,一碰到需要动脑筋的问题就偷懒,就想投机取巧。比如做一个阅读理解题,他粗枝大叶地一看,就觉得自己已经懂了,可写完了一对答案,都是错的……”  与王昆接触后我发现,他妈妈说得很对,他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抱怨老师古板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崛起,观看网络直播的用户快速增长,而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为博取主播关注,很多网友在直播过程中,疯狂为主播打赏、刷礼物。一名未成年中学生,背着母亲,将母亲支付宝、微信等账户上的百万余元巨款,偷偷转出用于打赏网络主播。母亲知道后,为了追回巨款,以其儿子作为未成年人,未征得监护人的同意巨款打赏网络主播系无效行为等为由,将未成年的儿子及网络直播平台一同告上法庭,要求宣告其儿子打赏
个案  我家军军11岁。军军是女孩子,为什么取个男孩子的名字?这是她爸爸的意思。她爸是军官,军军出生前,他特别希望是一个男孩子,而且将名字也想好了,叫军军,希望孩子有军人一样刚正不阿、爽快利落的性格。可孩子生下来却是个女孩。  虽然天不遂人愿,但我们对军军的爱并没有因此而打折扣,我们依然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女孩子不能太娇弱,必须和男孩子一样努力打拼。所以,我们有意识地从
2018年4月4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雷海为一路过关斩将,击败北大硕士、《诗刊》编辑彭敏获得总冠军,引起全场沸腾,连主持人董卿都忍不住称赞。对手说:“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出手就会震动整个江湖。”一个其貌不扬、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工大男孩,到底凭什么这么牛?  无论生活多清苦,  没有一天不背诗  雷海为1981年出生在湖南省洞口
朋友带孩子来我家玩,临走孩子突然说要到楼下新开的发廊理发。朋友劝孩子:“你的头发这么短,不用理发。”孩子不干,哼哼唧唧地非要去理发。  我十分纳闷,孩子的头发不长,挺精神的,为啥非要去理发呢?朋友解释说:“我们来的时候,楼下发廊正在搞宣传,里面的姐姐递给了孩子一张宣传单,说今天理发可以优惠,孩子就答应了。我想让孩子快点上楼,就随口说等回去时再来理发。我以为上楼后孩子会忘记此事,没想到他还一直记着呢
问:我与丈夫因感情不和,分居已3年。分居期间,我独自抚养女儿,丈夫没有支付过抚养费。现在,我和丈夫正协议离婚,但对他支付抚养费的起始时间有争议:丈夫认为应该从离婚之日算起,我认为应该从分居之日算起。请问,分居期间,难道父亲对女儿没有抚养义务吗?  陈辛梅(广东汕头)  律师意见:从合理性来看,虽然夫妻是共同共有人关系,但分居之后,双方各自负担生活支出,未与子女共同生活又未支付抚养费的一方实际上没有
我女儿白雪刚上初中时,我们之间有一次谈话是关于主、副科的。  那天在饭桌上,白雪说:“我们总共开设了九门功课,我计划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三门主科上,如果还有余力再攻副科。”  我一听,这观点可要不得。  长期以来,业内流行把中小学生的必修科目分为“主科”与“副科”。有相当多的学生和家长甚至一些老师,也经常给学生强调:“你们只要把主科学好就OK,副科不用下太多功夫,考试前突击突击就行了……”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