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艺民俗的社会功能

来源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u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与民俗具有远古孪生、现代同构的特质。文艺对民俗的审美化 ,使民俗事象所特有的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意蕴和民俗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得以强化与张扬 ,并使文艺民俗作品显示出独特的社会批判力量。本文从文艺民俗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社会批判性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证 Literary and folklore with the ancient tw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ame isomorphism. Aestheticization of folklore by literature and art enables the fossil implication of human history and the regional and ethnic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culture to be strengthened and advertised, and the folklore and folklore works show unique social critique. This article argues from the historical, ethnic and social critical aspects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lklore
其他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 ,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遗憾的是 ,人们以前并没有把
阿隆继承了韦伯拒斥决定论的思想,同时对他的相对主义作了批判和超越。本文试图通过对阿隆批判和超越韦伯相对主义的两个缺陷——价值选择的非理性和科学的无根性的评述和分
“礼”是儒家历来所重视的一个概念,而礼正是儒家所谓的小康之世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儒家的政治理想是经由小康之世最终实现大同,而要实现小康,就必须恢复礼治。孔子“礼”
诗人 (文人 )以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塑造出新的山水。正所谓“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因为历代文人的不断投入 ,才使得山水有了灵性 ,使美的自然更美 ,并为后人提供了丰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脉曾点燃了遥远东方的文明之灯 ,肥沃厚重的传统伦理土壤培育出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然而 ,社会进步离不开道德 ,也离不开法 ,在人类文明迈入现代法
:孙奇逢是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他关于社会历史问题的诸多观点 ,也有可取之处 ,剔除糟粕 ,汲取精华 ,将其社会历史观中符合规律性的认识予以揭示 ,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
南朝的高门士族与佛教关系密切,这是佛教在南朝得以空前发展的重要原因.宋齐梁三代君主大多信佛,在宋齐梁三代担任高官的吴郡张氏所从事的佛教活动常常与君主联系在一起,并且
基督教作为外来宗教文化,之所以能在东方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和韩国传播并产生影响,取决于两国本身的文化背景条件,以及该国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实际需要与可能;由此,也说
郭嵩焘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和选择的过程中 ,虽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的限制 ,但是湖湘文化、师友及个人秉性、经历的影响 ,最终还是促使他对西方文化作出了比较客观的认识
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袖,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数学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数学哲学思想是精辟而深刻的,恩格斯研究数学哲学的方法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