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6月23日,泰国12名足球队少年和1名教练被困在雨季淹水的洞穴。在生死存亡的时刻,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奇迹。
6月23日下午,披拉巴全家都在等着他训练结束后回来,他的叔叔婶婶们也齐聚在他家中。他家所在的荣洪(Vieng Hom)村,还住着他的3个好朋友:特、尼克和诺特,他们全是当地“野猪”足球队的队员。当天是披拉巴16岁的生日,冰箱里有一个生日蛋糕,是家人为他准备的。天色越来越晚,他却迟迟没有归来,于是他的父母开始四处打电话寻找。
“起初我还以为他没事,我也不是很担心。”他的祖父西里瓦对《时代周刊》说道。可到了次日清晨,奈特(披拉巴的昵称)依旧不见踪影,此时家人们才发觉大事不妙。随后,有消息称,孩子们和足球教练在训练后进入了当地的洞穴地带。听到这个消息,奈特的父母连忙赶到事发地试图找回孩子。在洞穴入口处,停放着13辆自行车,还有几名家长焦急地在周围徘徊。“在现场看到其他家长的那一刻,”西里瓦说道,“我们才真的开始慌了。”
由于雨季带来的降水涌入洞室,“野猪”队的12名少年和教练很快被困在了地下,直至7月10日,最后一名男孩才被成功救出。这一漫长的救援过程一直牵动着全世界的心。当人们从一段昏暗的视频图像中看到他们正处于洞穴内的一块高地上时,约有1500名记者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此次营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一个全球性的新闻报道很快成了一场国际性的救援行动。整个行动中,至少6个国家鼎力相助,积极配合;美国空军还派遣了生存专家以及精锐特种部队前往当地。很快,来自法国、以色列、菲律宾等国的许多私人企业团体也纷纷投入到这场行动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甚至援助了一艘“微型潜艇”。他认为该潜艇可以在崎岖不平的洞内穿行,从而救出受困的孩子们。
国与国之间的联盟或许会破裂,社会或许会在政治与经济领域出现分裂,但“野猪”队的命运却让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大家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这场艰巨的救援行动贡献一己之力。然而,视线回到泰国的事发现场,救援行动的结果能否让人们皆大欢喜还尚无定论。
湄赛地处泰国乡村,与缅甸接壤。它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宁静而悠闲。过去,只有当毒贩从该地的某片丛林地带(即众所周知的“金三角”地区)贩运毒品被当场抓获时,此地才见于新闻报道。拷龙穴(即“睡美人”大洞穴)的唯一入口就深藏于这片山岭之中。洞穴内部结构复杂,狭窄的洞道蜿蜒6英里(约9654米),洞内层层叠叠的石灰岩犬牙交错,幽深诡谲。在旱季,要穿过这蜿蜒曲折的洞穴并非难事,可在雨季,当雨水倒灌,洞中的转角和弯道就变得尖锐无比,凶险异常。
因此,当府(省)级的官员于“野猪”队失踪当晚抵达现场的时候,他们马上意识到情况紧急,需要立即请求增援。此时,洞道已经完全被淹没在雨水之下。要查明孩子们是否幸存的唯一办法就是调用军方力量。纳卡林上尉就是首批赶到的军方人员之一。他是警察局里的一名空中救护飞行员。6月23日,他正在办公室里看电视,正好看到这群男孩失踪的新闻报道。由于还没有人被解救出来,他和其他两名飞行员只好在一旁待命几日。“起初,我想他们或许只是被困住了,但第二天应该就能出来。”他对《时代周刊》说,“我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复杂。”
此项救援行动的主力是泰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他们此前就推断,“野猪”队最有可能避难的地方是一个深度超过两英里,名为“芭堤雅海滩”(以首都曼谷外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命名)的洞室。该洞室形似竞技场,里面有个平台,救援队希望这个平台能保持不被持续上涨的水位淹没。但要到达洞室,潜水员得穿过位于水下,且宽度仅2英尺(1英尺约为0.3米)的狭窄通道和斜槽。于是,潜水队6人一组,轮换着夜以继日地在黑暗中摸索,最终他们游到了一个洞道的尽头,在那里漫无目的地寻找出口。
几天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老挝以及缅甸的搜救队纷纷加入了救援行动,但随着增援力量而来的还有原本已经消歇的大雨。雨水再次涌入洞中,仅仅数小时,数天以来的抽水作业便付之东流。救援行动总指挥,前任省长纳隆萨后来形容这一状况为“像海啸一般”。
在洞穴外,同样忙碌的景象正徐徐展开。每晚,佛教僧侣都来到洞口,带领家长一同祈福祷告;许多家长一直睡在折叠床和塑料椅上,坚持要等到他们的孩子被救出后才会离开“睡美人”洞穴。山区部落的萨满教僧也从邻近的村子赶来为孩子们祈祷,并献上了活的动物来祭拜神灵。6英寸高的泥地上很快冒出了一座小小的“帐篷城”,并有餐车向人们供應咖喱、面条、功能型饮料以及一些高蛋白的小吃和零食。当地的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安排了本校学生向需要的人免费提供按摩服务。农民们也甘愿牺牲自己的田地,任洞内每小时抽出的成千上万加仑积水将他们的稻田淹没。
最终,两名英国潜水员于7月2日与这群孩子取得了联系。媒体公布的一段影像资料显示,这群骨瘦如柴的孩子正在洞室的一块石头平台上相互依偎着,电筒的灯光依次扫过了每一个孩子的脸颊。一名潜水员询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人。人群中唯一会说英语的男孩回答:“13个”。“太好了。”潜水员说道。
孩子们在黑暗中安然度过了漫长的10天,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们的教练——25岁的艾卡波,人称“阿克教练”。阿克是来自于缅甸少数民族掸族(Shan)的无国籍人员,他在10岁时失去双亲,随后成了一名僧人。他曾在帕塔读沃寺(Phrathat Doi Wao temple)修行,与两位小沙弥同住一间小屋。该寺的住持在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时,形容他“很耐心、很健壮”,“非常擅长冥想”。据说,他找来干净的水,给孩子们定量分配食物。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他把自己的那份食物也让给了他们。同时,阿克教练还引导孩子们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冥想以保存体力,以免他们陷入绝望。
6月23日下午,披拉巴全家都在等着他训练结束后回来,他的叔叔婶婶们也齐聚在他家中。他家所在的荣洪(Vieng Hom)村,还住着他的3个好朋友:特、尼克和诺特,他们全是当地“野猪”足球队的队员。当天是披拉巴16岁的生日,冰箱里有一个生日蛋糕,是家人为他准备的。天色越来越晚,他却迟迟没有归来,于是他的父母开始四处打电话寻找。
“起初我还以为他没事,我也不是很担心。”他的祖父西里瓦对《时代周刊》说道。可到了次日清晨,奈特(披拉巴的昵称)依旧不见踪影,此时家人们才发觉大事不妙。随后,有消息称,孩子们和足球教练在训练后进入了当地的洞穴地带。听到这个消息,奈特的父母连忙赶到事发地试图找回孩子。在洞穴入口处,停放着13辆自行车,还有几名家长焦急地在周围徘徊。“在现场看到其他家长的那一刻,”西里瓦说道,“我们才真的开始慌了。”

由于雨季带来的降水涌入洞室,“野猪”队的12名少年和教练很快被困在了地下,直至7月10日,最后一名男孩才被成功救出。这一漫长的救援过程一直牵动着全世界的心。当人们从一段昏暗的视频图像中看到他们正处于洞穴内的一块高地上时,约有1500名记者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此次营救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一个全球性的新闻报道很快成了一场国际性的救援行动。整个行动中,至少6个国家鼎力相助,积极配合;美国空军还派遣了生存专家以及精锐特种部队前往当地。很快,来自法国、以色列、菲律宾等国的许多私人企业团体也纷纷投入到这场行动中。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创始人——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甚至援助了一艘“微型潜艇”。他认为该潜艇可以在崎岖不平的洞内穿行,从而救出受困的孩子们。
国与国之间的联盟或许会破裂,社会或许会在政治与经济领域出现分裂,但“野猪”队的命运却让所有人都动员起来。大家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为这场艰巨的救援行动贡献一己之力。然而,视线回到泰国的事发现场,救援行动的结果能否让人们皆大欢喜还尚无定论。
湄赛地处泰国乡村,与缅甸接壤。它处于群山环绕之中,宁静而悠闲。过去,只有当毒贩从该地的某片丛林地带(即众所周知的“金三角”地区)贩运毒品被当场抓获时,此地才见于新闻报道。拷龙穴(即“睡美人”大洞穴)的唯一入口就深藏于这片山岭之中。洞穴内部结构复杂,狭窄的洞道蜿蜒6英里(约9654米),洞内层层叠叠的石灰岩犬牙交错,幽深诡谲。在旱季,要穿过这蜿蜒曲折的洞穴并非难事,可在雨季,当雨水倒灌,洞中的转角和弯道就变得尖锐无比,凶险异常。
因此,当府(省)级的官员于“野猪”队失踪当晚抵达现场的时候,他们马上意识到情况紧急,需要立即请求增援。此时,洞道已经完全被淹没在雨水之下。要查明孩子们是否幸存的唯一办法就是调用军方力量。纳卡林上尉就是首批赶到的军方人员之一。他是警察局里的一名空中救护飞行员。6月23日,他正在办公室里看电视,正好看到这群男孩失踪的新闻报道。由于还没有人被解救出来,他和其他两名飞行员只好在一旁待命几日。“起初,我想他们或许只是被困住了,但第二天应该就能出来。”他对《时代周刊》说,“我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复杂。”

此项救援行动的主力是泰国海军“海豹突击队”,他们此前就推断,“野猪”队最有可能避难的地方是一个深度超过两英里,名为“芭堤雅海滩”(以首都曼谷外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命名)的洞室。该洞室形似竞技场,里面有个平台,救援队希望这个平台能保持不被持续上涨的水位淹没。但要到达洞室,潜水员得穿过位于水下,且宽度仅2英尺(1英尺约为0.3米)的狭窄通道和斜槽。于是,潜水队6人一组,轮换着夜以继日地在黑暗中摸索,最终他们游到了一个洞道的尽头,在那里漫无目的地寻找出口。
几天内,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老挝以及缅甸的搜救队纷纷加入了救援行动,但随着增援力量而来的还有原本已经消歇的大雨。雨水再次涌入洞中,仅仅数小时,数天以来的抽水作业便付之东流。救援行动总指挥,前任省长纳隆萨后来形容这一状况为“像海啸一般”。
在洞穴外,同样忙碌的景象正徐徐展开。每晚,佛教僧侣都来到洞口,带领家长一同祈福祷告;许多家长一直睡在折叠床和塑料椅上,坚持要等到他们的孩子被救出后才会离开“睡美人”洞穴。山区部落的萨满教僧也从邻近的村子赶来为孩子们祈祷,并献上了活的动物来祭拜神灵。6英寸高的泥地上很快冒出了一座小小的“帐篷城”,并有餐车向人们供應咖喱、面条、功能型饮料以及一些高蛋白的小吃和零食。当地的一所职业培训学校安排了本校学生向需要的人免费提供按摩服务。农民们也甘愿牺牲自己的田地,任洞内每小时抽出的成千上万加仑积水将他们的稻田淹没。
最终,两名英国潜水员于7月2日与这群孩子取得了联系。媒体公布的一段影像资料显示,这群骨瘦如柴的孩子正在洞室的一块石头平台上相互依偎着,电筒的灯光依次扫过了每一个孩子的脸颊。一名潜水员询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人。人群中唯一会说英语的男孩回答:“13个”。“太好了。”潜水员说道。
孩子们在黑暗中安然度过了漫长的10天,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们的教练——25岁的艾卡波,人称“阿克教练”。阿克是来自于缅甸少数民族掸族(Shan)的无国籍人员,他在10岁时失去双亲,随后成了一名僧人。他曾在帕塔读沃寺(Phrathat Doi Wao temple)修行,与两位小沙弥同住一间小屋。该寺的住持在接受《时代周刊》的采访时,形容他“很耐心、很健壮”,“非常擅长冥想”。据说,他找来干净的水,给孩子们定量分配食物。为了让孩子们活下去,他把自己的那份食物也让给了他们。同时,阿克教练还引导孩子们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冥想以保存体力,以免他们陷入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