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奢侈品牌不为黑人定制……”他是时尚界的“山寨鼻祖”,曾为知名嘻哈歌手设计行头,明星大腕、NBA球星和奥运冠军都是他的常客。因遭到奢侈品牌的起诉,他的精品店铺曾关门大吉。但现如今,古驰在没有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以向其致敬为名使用了他的设计。在古驰2017年秋冬的广告片上,人们终于看到了达佩尔·丹的身影……
前阵子,古驰和达佩尔·丹推出联名系列的消息席卷了时尚圈。古驰最新创意总监亚历山德罗·米歇尔在2018春夏系列中推出了一款古驰双标的泡泡袖外套,其原型是达佩尔·丹30年前为一位奥运田径运动员设计的一件路易威登的外套。达佩尔·丹当年正是因为这件衣服遭到起诉,其精品店铺也因此关门大吉。时隔多年,古驰认可了知名时尚“山寨大王”达佩尔·丹对嘻哈文化和高端时尚的贡献,并决定与达佩尔·丹在哈莱姆的精品店联手,再创一段传奇故事。为此我特意前往纽约采访了达佩尔·丹。
| 哈莱姆男孩 |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纽约哈莱姆区。我沿着达佩尔·丹精品店所在的哈莱姆第129街步行,远远地就看到“Guccci Dapper.Dan.Made in Harlem.(达佩尔·丹古驰,哈莱姆制造。)”的广告牌。放在几年前,让达佩尔·丹的精品店重新开张简直就是妄想。但如今,出乎所有人意料,没落已久的“山寨大王”居然还能东山再起。时尚行业已经变得更加包容,最终认可了达佩尔·丹无可替代的地位。
前来开门的正是达佩尔·丹,他身后站着一位NBA球星。年近七旬的达佩尔·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体格健壮、动作灵敏、精力旺盛。从他的鞋子到烟灰色的大眼镜框上都有镀金标识。我们一起走到屋外,在店门前拍了几张照片。穿着紧身弹力裤和旅游鞋的年轻人前来围观,达佩尔·丹挥手向路人打招呼。显然,这位堪称“时尚界巨星”的名人在生活中格外随和。
得知印有自己名字的廣告牌将再次出现在哈莱姆的大街上时,我无比兴奋,立刻想象着这将在哈莱姆地区引起多大的轰动,人们会专程来我的精品店参观和拍照,整个哈莱姆区都将以此为荣。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没错:消息一出,我在Instagram(@dapperdanbarlem)上3天就收到近4万赞。老实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东山再起,能赚很多钱,但并不确定自己能得到很多人的好评,好评比赚钱更重要,它带来的荣耀会让所有支持我的黑皮肤的人获益。
达佩尔·丹的祖父是农奴,父亲12岁时来到纽约,他在哈莱姆区第129街长大。他有3个兄弟3个姐妹,父亲是文员,母亲是家庭主妇。纽约这座城市汇聚了最有态度和最有想法的亚非裔美国人。达佩尔·丹回忆说,他在哈莱姆的童年环境非常包容,他从小与意大利人、希腊人、爱尔兰人和亚非裔美国人生活在一起。哈莱姆东部地区被称为“小意大利”,不仅因为这里的居民和犯罪紧密相连,也因为这里的人都喜欢穿鲜艳夺目的衣服,戴很多配饰,例如在小指上戴戒指,这些都是受意大利人的影响。
达佩尔·丹对时尚的忠爱也萌生在贫民区。达佩尔·丹童年时只能穿到胶底运动鞋,但当时他立志成年后一定要穿西装、打领带。直至今日达佩尔·丹都认为,西装对人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如今对他来说“男人”即“西装”。
您看我现在的衣着打扮,就是现在那些酷爱嘻哈文化的年轻人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样子。我们年轻时都会选择穿得很舒服、随意,或用衣着搭配来表明自己的个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每位公民首先要秉承的,西装就能很好地将这种精神表现出来。如今,美国唱片制作人、说唱歌手和男时装设计师“吹牛老爹”(Puff Daddy)和美国嘻哈歌手Jay-Z(原名肖恩·科里·卡特)也都穿西装。没错,现在的年轻人都穿工作制服,不像过去,很少有年轻人穿西装。在过去,哈莱姆的年轻人要是穿西装、打领带出现在城郊,连他们自己都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但现在,这样的行头再也不会让他们感到那么拘谨了。
我小时候住在哈莱姆区的砂石房子里。最初是小时候鞋上的破洞让我对制鞋业有了想法。三年级时,我用厚纸板和纸垫在鞋底,后来鞋底都磨掉了。一个星期日我从教堂回家,哭着和妈妈说:“我的脚好疼。”第二天,哥哥对我说:“走,我们去第124街逛街。”走进一家店,哥哥问我:“有喜欢的吗?”我从架子上挑了一双鞋试穿,哥哥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真舒服。”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流苏正装平底鞋,隔壁势利眼小孩就开始取笑我,他说:“你妈妈肯定是中奖了,因为你居然也有新鞋了。”我非常生气,因为他说的是实话,每次妈妈中奖,她都会给我和兄弟姐妹买新鞋。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立志要自己做鞋,我想穿着自己设计的鞋走向外面的世界。
| 山寨鼻祖 |
最初的达佩尔·丹只是平民区一个混迹街头的男孩。看完美国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演讲后,他决定不再虚度光阴,不再喝酒、吸烟、吸毒,变成了素食者。60年代,达佩尔·丹在哈莱姆区报纸《四十亩和一头骡(forty Acres and a Mule)》工作,他感受到了全国的革命狂潮。
当时我想成为作家,我读约翰·亨利克·克拉克博士和里昂·班纳特的书,最喜欢的新闻记者是俄尔-考德威尔,他是个调查记者、黑人先锋。当时我认识的人都支持黑人民族主义。马尔科姆·艾克斯曾说过:“若想了解花朵,那就研究种子。”那时我正在吸毒,这句话我一听就记住了。我去康梯·卡伦图书馆,阅读查阅资料,将自己和全球吸毒问题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后来我重返学校,1968年有幸被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联盟项目选中,游历了非洲。那几年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

前阵子,古驰和达佩尔·丹推出联名系列的消息席卷了时尚圈。古驰最新创意总监亚历山德罗·米歇尔在2018春夏系列中推出了一款古驰双标的泡泡袖外套,其原型是达佩尔·丹30年前为一位奥运田径运动员设计的一件路易威登的外套。达佩尔·丹当年正是因为这件衣服遭到起诉,其精品店铺也因此关门大吉。时隔多年,古驰认可了知名时尚“山寨大王”达佩尔·丹对嘻哈文化和高端时尚的贡献,并决定与达佩尔·丹在哈莱姆的精品店联手,再创一段传奇故事。为此我特意前往纽约采访了达佩尔·丹。
| 哈莱姆男孩 |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纽约哈莱姆区。我沿着达佩尔·丹精品店所在的哈莱姆第129街步行,远远地就看到“Guccci Dapper.Dan.Made in Harlem.(达佩尔·丹古驰,哈莱姆制造。)”的广告牌。放在几年前,让达佩尔·丹的精品店重新开张简直就是妄想。但如今,出乎所有人意料,没落已久的“山寨大王”居然还能东山再起。时尚行业已经变得更加包容,最终认可了达佩尔·丹无可替代的地位。
前来开门的正是达佩尔·丹,他身后站着一位NBA球星。年近七旬的达佩尔·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体格健壮、动作灵敏、精力旺盛。从他的鞋子到烟灰色的大眼镜框上都有镀金标识。我们一起走到屋外,在店门前拍了几张照片。穿着紧身弹力裤和旅游鞋的年轻人前来围观,达佩尔·丹挥手向路人打招呼。显然,这位堪称“时尚界巨星”的名人在生活中格外随和。
得知印有自己名字的廣告牌将再次出现在哈莱姆的大街上时,我无比兴奋,立刻想象着这将在哈莱姆地区引起多大的轰动,人们会专程来我的精品店参观和拍照,整个哈莱姆区都将以此为荣。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没错:消息一出,我在Instagram(@dapperdanbarlem)上3天就收到近4万赞。老实说,我相信自己一定能东山再起,能赚很多钱,但并不确定自己能得到很多人的好评,好评比赚钱更重要,它带来的荣耀会让所有支持我的黑皮肤的人获益。

达佩尔·丹的祖父是农奴,父亲12岁时来到纽约,他在哈莱姆区第129街长大。他有3个兄弟3个姐妹,父亲是文员,母亲是家庭主妇。纽约这座城市汇聚了最有态度和最有想法的亚非裔美国人。达佩尔·丹回忆说,他在哈莱姆的童年环境非常包容,他从小与意大利人、希腊人、爱尔兰人和亚非裔美国人生活在一起。哈莱姆东部地区被称为“小意大利”,不仅因为这里的居民和犯罪紧密相连,也因为这里的人都喜欢穿鲜艳夺目的衣服,戴很多配饰,例如在小指上戴戒指,这些都是受意大利人的影响。
达佩尔·丹对时尚的忠爱也萌生在贫民区。达佩尔·丹童年时只能穿到胶底运动鞋,但当时他立志成年后一定要穿西装、打领带。直至今日达佩尔·丹都认为,西装对人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如今对他来说“男人”即“西装”。
您看我现在的衣着打扮,就是现在那些酷爱嘻哈文化的年轻人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样子。我们年轻时都会选择穿得很舒服、随意,或用衣着搭配来表明自己的个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秩序与社会和谐已经成为每位公民首先要秉承的,西装就能很好地将这种精神表现出来。如今,美国唱片制作人、说唱歌手和男时装设计师“吹牛老爹”(Puff Daddy)和美国嘻哈歌手Jay-Z(原名肖恩·科里·卡特)也都穿西装。没错,现在的年轻人都穿工作制服,不像过去,很少有年轻人穿西装。在过去,哈莱姆的年轻人要是穿西装、打领带出现在城郊,连他们自己都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但现在,这样的行头再也不会让他们感到那么拘谨了。
我小时候住在哈莱姆区的砂石房子里。最初是小时候鞋上的破洞让我对制鞋业有了想法。三年级时,我用厚纸板和纸垫在鞋底,后来鞋底都磨掉了。一个星期日我从教堂回家,哭着和妈妈说:“我的脚好疼。”第二天,哥哥对我说:“走,我们去第124街逛街。”走进一家店,哥哥问我:“有喜欢的吗?”我从架子上挑了一双鞋试穿,哥哥问我感觉怎么样,我说:“真舒服。”

还有一次,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流苏正装平底鞋,隔壁势利眼小孩就开始取笑我,他说:“你妈妈肯定是中奖了,因为你居然也有新鞋了。”我非常生气,因为他说的是实话,每次妈妈中奖,她都会给我和兄弟姐妹买新鞋。经历了这些之后,我立志要自己做鞋,我想穿着自己设计的鞋走向外面的世界。
| 山寨鼻祖 |
最初的达佩尔·丹只是平民区一个混迹街头的男孩。看完美国黑人领袖马尔科姆·艾克斯的演讲后,他决定不再虚度光阴,不再喝酒、吸烟、吸毒,变成了素食者。60年代,达佩尔·丹在哈莱姆区报纸《四十亩和一头骡(forty Acres and a Mule)》工作,他感受到了全国的革命狂潮。
当时我想成为作家,我读约翰·亨利克·克拉克博士和里昂·班纳特的书,最喜欢的新闻记者是俄尔-考德威尔,他是个调查记者、黑人先锋。当时我认识的人都支持黑人民族主义。马尔科姆·艾克斯曾说过:“若想了解花朵,那就研究种子。”那时我正在吸毒,这句话我一听就记住了。我去康梯·卡伦图书馆,阅读查阅资料,将自己和全球吸毒问题联系在一起,深刻地反省了自己。后来我重返学校,1968年有幸被哥伦比亚大学城市联盟项目选中,游历了非洲。那几年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