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文字间的魔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7053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细节决定成功,细节也决定文章的成败。高段作文教学应抓住典型细节进行精雕细琢,准确表达。本文从“引领孩子感受细节的美妙,交给孩子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静心体会生活,抓住练笔的最佳时机”等几方面阐述指导细节描写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细节描写;经典赏析;写作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168-01
  高尔基把细节描写称为“隐藏在文字间的魔术。”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的魅力可想而知。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物所作的具体、深入地描写,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细节描写如此重要,可学生在作文时却常常忽视它,大有眼高手低、力不从心之嫌,那么,怎样使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做到腾挪自如呢?笔者认为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认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一个是方法问题,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一、悉心揣摩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想写好文章,就需要学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黄宗羲说:“文章之道,非可一蹴而就者,苟好之,则必求天下之书而读之。”想让学生写好文章,必须让学生好读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来确定不同的读书的方法。
  (一)积累读。从语文学习的规律来看,读、背、理解、写是一个连贯的基本过程。如果没有“诵”这个中间环节,没有一定量的储存积累,理解、感悟几乎是不可能的,学生进行写作必然是空洞无物的。所以,我们该让学生背诵文本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在脑海中贮存丰富的字词、句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在有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到舌下,流向笔端。
  (二)创造读。有些标志性语段,或语言隽永含蓄的,便于模仿迁移,教师要把它们放大、再现,看作者如何起承转合,如何铺垫渲染,如何蓄势,如何细处摄神……
  (三)比较读。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可见,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如果经常采用比较法,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及思辨能力。平时阅读时,教师可以同类文章比较读,同篇文章对比读,阅读链接比较读,斟词酌句反复读、增、删、改、调对比读……慢慢提升阅读的品质,渐渐养成研读的习惯。
  二、品读课外细节描写的精彩片断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习作教学需鼓励学生博览群书。为此,笔者每天要求学生课外看书一小时,摘录一个精彩片断,运用课内阅读细节的种种读书法去认真品读赏析,并在摘抄的实际训练中教给学生评析的方法。
  (一)从字词、写作手法上去赏析文章就是由字、词、句这些语言的基本单位组成。让学生试着锤炼语言,紧扣字词,去品文章,注重表达方式去品味语言的精辟,是赏析的一种方法。
  (二)从内容上、情感上去赏析。文章不是无情物。写作具有真情,鼓励学生运用慧眼和胆识,善于发现捕捉文章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和魅力,深深打动读者的精华取之,纳之。教学中,教师们都遵循读写结合的原则,但从读到写仍然是质的飞跃,学生仍然存在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得有意识地指导点拨,拨开浮云,教给学生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三)學会细节描写的方法。
  (1)白描手法。白描是最基本最常见的细节描写方法。其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事物的动态和风貌,不仅逼真而且传神有意蕴。
  (2)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百练成字,千练成句”,这是我国历代作家锤炼语言的夫子自道。著一字而意境出,这就是功夫,这也是窍门。
  (3)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4)重复描写。好的细节像乐曲主题一样,在作品主题发展进程中反复“再现”,前后照应、相互补充,把它的蕴含逐层挖掘出来,逐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加深读者印象。
  (5)巧用标点。用标点,巧在含蓄,妙在它把着意要表现的内容让给读者去想象。读者经过探求而突然顿悟,思考为之通达,心灵为之豁亮。
  (四)实践操作,用细节幻化多彩的世界。学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后,高年级的作文更应在材料上取胜,让文章彰显个性,因此,得给学生开辟一片自由的写作天地,把写作和生活结合起来。学校的各项活动,课间的匆匆一瞥,家里的生活琐事……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吐露真情,让文章鲜活、灵动起来。告诉学生,即使是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动人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都可以成为你笔下一个闪亮的细节。
  让我们打开“细节”这一潘多拉魔盒,让孩子们尽情享受文字的魔力吧!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有意识地把内心的感动、困惑,把探索的苦涩、喜悦,把自己的希望与梦想变成文字,写成文章。笔者相信,真诚的文字,定能将平淡如水的岁月定格为永恒,细腻的文字!
其他文献
摘 要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立足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了探索。在本文中,将从给予学生探究空间,指导学生合作交流,驱动学生应用所学等方面做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法;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96-01  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化思想是学习数学的必备素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促进学生运用理性思维科学,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可见数学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化;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美术在幼儿园教育的“艺术”中居于主要地位,培养幼儿美术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而农村自然资源丰富,给幼儿充足的创造空间,利于开展多样化美术活动。如何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美术能力,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策略问题进行简单论述,以飨共享。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农村自然资源;美术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数学应该由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既要教会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又要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样才能全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角度,结合小学数学有关内容,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相关研究,以期提出有效的教学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C961,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0-
摘要化学是学生学习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掌握良好的化学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还可以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供有利帮助。而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入门的关键时期,因此化学教师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现如今,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和开放性趋势愈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也要重视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研究实践,创客教育作为一种提倡创新创造和开放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能够转变学生的解题思维,引导学生获取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本文探讨了创客理念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以期促进我国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应用路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课程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出发,对当前音乐课堂中多媒体技术应用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策略,以期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媒体技术;教学实践;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尽管在素质教育广为推崇的21世纪,音乐学科比以往更受重视,但实际情况却是,老师只在播放教材中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想象、感悟音乐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学生也就无法真正体验音乐的魅力。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了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音乐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学生还处于认知水平的初级阶段,大脑的发育还不成熟。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活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整合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内容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012
摘要教师应准确而细致地把握初中所教班级的朗读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学生的朗读策略。先理解内容,再行朗读;既创设情境,又亲作示范;既着重体验,又重视评价。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182-02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为什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