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赞美,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赞美。本文从更新观念、树立信心、善用赞美三方面阐述具体做法,致力促进后进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育人;后进生;赞美;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可是面对后进生,很多教师往往感到头痛、烦恼,甚至厌恶,于是动辄批评训斥。结果,后进生照样落后,这时教师一旦放弃,后进生就会自暴自弃,不求上进。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我认识到运用赞美的方式对促进后进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更新观念,有效转化
  1.认识后进生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受家庭、社会诸因素的影响,因疏于管教而行为放纵,自控能力差;有的由于某些教师教育不得法,或受外来因素影响,乐道于哥们义气,促成思想落后,不自觉地与某个教师产生对抗,常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的智商偏低,各方面都积极肯干,唯独成绩跟不上等。把这些学生称为“后进生”,有待于教师正确地认识他们,从而有效地转化。
  2.后进生的表现
  后进生,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本班同学而言,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暂时处于落后状态,通常他们都背负心理压力大、学习过程苦、平时表现逆、考试成绩差等“四座大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一类。况且,现在的孩子都是“三高孩子”:高自尊、高敏感、高脆弱。如果我们当教师的都歧视和疏远他们,他们将会更加自暴自弃,走向极端。
  3.更新育人观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这样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都知道,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更何况一个班级里的几十名学生呢?因此,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育人观念,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转变我们过去一贯的评价学生的模式化标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让自己先从仅看考试分数的怪圈中走出来,努力工作,幸福育人,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积极和有意义。
  二、赞美激励,树立信心
  1.赞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赞美之于人心,犹如阳光之于万物,催人奋进,助人成长。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不要吝啬赞美,赞美的力量是巨大的,赞美能够给人欢乐和信心。
  2.后進生更需要赞美
  教师的育人态度决定后进生的未来。学生刚进入学校读书,均是一张洁白的“白纸”,就好像婴儿学走路一样,时刻需要别人的鼓励。有位名人说过:“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垃圾,有的,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冷落、遭歧视,他们内心深处极渴望教师的理解和信任,更需要老师的赞美和鼓励。
  三、善用赞美,促进成长
  1.赞美源自师爱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对孩子的爱!”的确,师爱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赞美就是来源于老师对学生的无私热爱,后进生如果能够得到老师的偏爱或者厚爱,后进生眼中的世界将会变得无比温暖;后进生如果能够得到老师的赞美和鼓励,他的人生将会改变。
  2.学生喜欢真实的赞美
  赞美是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人人都渴望真诚的赞美,反感虚假的赞美,学生也不例外,所以赞美一个学生时,就应该真实具体,切忌空乏。如赞美一个学生“你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就过于空乏。只有将空乏的赞美化为具体,赞美的语言才有力量。例如将“你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具体为“你上学从不迟到,上课不开小差,按时完成作业,同学们都说你的进步很大。”这样的赞美具体真实,与平时细致的观察分不开,学生乐于接受,而且还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时刻关注他的,他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3.赞美要及时
  作为老师,应该用显微镜一样的眼睛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善于赞美、鼓励后进生,一句及时的赞美的话语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有一天下课,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走出教室,有个学生的红领巾松了,掉在了地上,同学们光顾着出去,好像没有注意到地面上的红领巾,有的同学直接跨过去就算了。这时候,俊升同学经过,告诉大家:“同学们注意,红领巾不能踩。”然后默默地捡了起来,出去把红领巾交还给那位同学。我被这一幕感动了,上课时我立刻在班里表扬了俊升同学,并尽力赞美他爱护红领巾、热爱祖国的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发现他闪亮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上课特别认真,作业也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4.赞美,无声胜有声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觉得有时候教师无声的赞美更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变化,更能够诱发他们的情感投入。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在五年级上学期,我班来了一名插班生小张。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父母刚在这边工厂打工,因为要经常加班,周末也没时间陪他。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又缺少玩伴,他性格内向,还有一些自卑甚至自闭心理。作为老师,我觉得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于是,我开始经常地在他的作业后面写上一些赞美的批语,“小张,你的作业是那么的工整,真棒!”“你的英文字写得真不错,能教我吗?这些字母我老是写不好。”渐渐地,我发现他上课不再躲闪我的眼神,我也开始主动叫他起来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有一次,我在他的作业写上“我真没想到,你在家里是这么的能干,听你妈妈说,你在家里经常主动做家务,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慢慢地,我看到他变得开朗起来了,对学生和与同学交往的自信心也变强了,学习也越来越用功了。
  四、结语
  作为教师,只要不抛弃、不放弃,后进生也能健康成长。我始终认为,赞美学生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单纯地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深知赞美的力量,找准人生的正确定位,不吝啬自己对他人的赞美。学会赞美,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江晓玲.教师应善用赞美的语言[J].现代交际,2013(7):246.
  [2]陈阳慧.用赞美促进学生成长[J].教师,2017(24):18-19.
其他文献
隆重的家长会终于落下了帷幕。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家长,笔者站在教室里,长长地舒了口气。如释重负的轻松感、高强度工作的疲惫感、圆满结束的唏嘘感,一时间缠满笔者的全身,最后占满笔者每一个细胞的,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满足感。满足在于,笔者与班上家长的关系又更亲密了一步。  回想过去,笔者自认确实不擅长与家长打交道。不仅电话很少打,就连在微信上聊天也是能免则免,除非確实有紧急要事通知。可如此疏远的家校关系,种下
【摘要】本文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两节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说研讨课为例,分析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听说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课异构  一、前言  当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和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容易出现敏感、叛逆的心理。想要改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适当的防治措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师的努力下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对症下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并消除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方法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培养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落实新课标后,课堂变化显著,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微妙的转换,学生是主体,教师负责启发与激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模范作用,并且注重课堂读、讲、议、练、测相互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成长。  
本报综合消息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两个“更”字背后,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高度的信心和决心。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步入新时代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当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新一年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更加公平更有
【摘要】初中階段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应当加强训练来保障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现今,初中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较多的障碍,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和研究学生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而提升听力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障碍;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意义和目的在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懵懂无知、不善表达、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年龄特征,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现就低年级学生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上小学前,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和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敏锐感觉的学科。数学理解要凭借数感,要从感觉上把握数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数感”应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教者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认识视阈,决定学生可能理解的程度以及数感发展的深度、广度及敏锐性。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应“注重纵横关联,发展数感的广度;夯实思维基础,发展数感的深度;顺应认知心理,发展数感的悦纳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数感  我们通常认为数
本报综合消息 “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近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在广东省司法厅网站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条例》专门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管教权和学校合理的教育惩戒措施。  《条例》提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上课期间不专心听课、不能完成作业或者作业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课纪律等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条例》对教师行使管教权有明确条件限制,学校教师以及
【摘要】目前,中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的提问通常缺乏认知思维导向,课堂提问缺乏难度梯度,故此老师应正确认识到认知思维导向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正确地进行认知思维导向。本文通过对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认知思维  课堂提问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具有导向作用。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