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形结合综合题型的“三部曲”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ua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和谐地结合起来。数学家华罗庚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把代数的精确刻画与几何的形象直观相统一,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的综合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题型,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这种题型的特点是集知识点于一体,新颖且富于变化,学生往往会感到难度大,不易下手。
  的确,作为一种大型综合性的考查题型,不管是其考查的知识层面上讲,或是考查要求的水平上说,对于学生们在解答与操作上而言,都是一种难度极高的挑战。如何才能有效性做好这种题型的解题操作呢?其实,在解答此种题型时,若能时刻遵循与养成“三个定位”的解题操作:定位题意、定位图形、定位方法,就会为解题带来极大的帮助与提高。
  一、定位题意
  题意是整个综合题的主航线,主导线。每一个问题都包含有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而许多学生总是抓着某些条件,特别是已知条件不放,把这些条件通过正向、侧向、逆向等挖掘得很丰富、很透彻,以为条件多,自然会为解答带来诸多的方便或突破。可没想到,条件多了,反而有时会为解答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无形当中增加了自己的思维压力,使解题的定性思路被复杂化,更不易于解题突破口的寻求。
  如何定位题意呢?定位题意就是即要抓住提供的已知条件,审出延伸出来的结论,更要抓住本综合题中最为要害的关键句来寻思,从中去索求题意着重研究的问题,及问题的出路与去向,再从中借助图形来转化与分析。
  二、定位图形
  图形是整个综合题中主航线的方向标或者说航线地图。都知道,船若离了地图,哪怕你是再高超的舵手,在茫茫的大海中,即使主航向再清晰也都会迷失的。
  定位图形,就是根据上述定位出来的题意信息,通过图形来再作反馈与深究,把综合题提供过来的待定或不清题意与图形,把定位分析反馈出来的信息更准确化地体现与刻画出来,为解题寻求方法打开方便之门。简明地说,就是对图形要么适当通过辅助线的引入进行加工处理;要么是对图形中的干扰因素去除,进行简化的软加工处理。
  三、定位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主轴,方法准确到位,就会避免少走弯路,或走进“死路”。熟练的操作能力,则更是为方法的准确展现、解题的到位提供精简完美的解答。事实上,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适当的代数模型(主要是方程、不等式或函数模型)解决有关几何问题;2.建立几何模型(或函数图像)解决有关方程和函数;3.与函数有关的代数、几何综合性问题;4.以图像形式呈现信息的应用性问题。那这些都是为我们解答方法提供有力的思考依据。
  下面就以两道中考为例点拨一下:
  例1:(2011泉州)如图,在第一象限内,直线y=mx与过点B(0,1)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相交于点A,半径为r的⊙Q与直线y=mx、x轴分别相切于点T、E,且与直线l分别交于不同的M、N两点。
  (1)当点A的坐标为( ,p)时,
  ①填空:p= ,m= ,∠AOE= ;
  ②如图2,连结QT、QE,QE交MN于点F,当r=2时,试说明:以T、M、E、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2)在图1中,连接EQ并延长交⊙Q于点D,试探索:对m、r的不同取值,经过M、D、N三点的抛物线y=ax2+bx+c,a的值会变化吗?若不变,求出a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解题操作分析:问题(1)①、②略。
  问题(2)①定位题意:关键问题的分析流程:
  ②定位图形:通过上述的分析,就可以把图形进行更深入精确化,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使图形更有针对性辅助于方法的思考引入。
  ③定位方法:有了图形的定位,加上题意定位主要关键是求点的坐标,通过图形分析,就是想到利用三角形相似来解决问题。
  略解:在平移中,抛物线的形状及特征均不变,故所求的抛物线可通过y=ax2+k的图像平移得到可以将问题转化为:点D在y轴上,点M、N在x轴上进行探索,而图形的对称性可得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依题意,设D(0,k)(k=2r-1>0),M(x1,0),N(x2,0)(x1  且当y=0时,解得x1、2=± 。
  ∴MF=NF=
  又因易证得△MDF∽△EMF,可得MF2=FD·FE,
  即( )2=k·1∴a=-1故a的值不变。
  例2:(2013·威海)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直线y=x交于点A,点B在直线y= x+ 上,∠BOA=90°。抛物线y=ax2+bx+c过点A,O,B,顶点为点E。
  (1)求点A,B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及顶点E的坐标;
  (3)设直线y=x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C,直线BC交抛物线于点D,过点E作FE∥x轴,交直线AB于点F,连接OD,CF,CF交x轴于点M。试判断OD与CF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解题操作分析:问题(1)(2)略。
  分析:
  问题(3)我们再次用“三个定位”来分析
  ①定位题意:关键问题的分析流程
  ②定位图形:通过上述分析,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使图形更简单,问题更清楚,如下图:
  ③定位方法:有了图形的定位,加上题意定位主要关键是求点的坐标,通过图形分析,就可通过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来解决问题。
  解答:   具体解答如下:
  解:(1)由直线y= x+ 与直线y=x交于点A,得
  y=xy= x+ ,
  解得,x=3y=3,
  ∴点A的坐标是(3,3).
  ∵∠BOA=90°,
  ∴OB⊥OA,
  ∴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
  又∵点B在直线 x+ 上,
  ∴y=-xy= x+ ,
  解得,x=-1y=1,
  ∴点B的坐标是(﹣1,1).
  综上所述,点A、B的坐标分别为(3,3),(﹣1,1).
  (2)由(1)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3,3),(﹣1,1).
  ∵抛物线y=ax2+bx+c过点A,O,B,
  ∴9a+3b+c=3c=0a-b+c=1,
  解得,a= b=- c=0,
  ∴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2- x,或y= (x- )2- .
  ∴顶点E的坐标是( ,- );
  (3)OD与CF平行.理由如下:
  由(2)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 .
  ∵直线y=x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C,
  ∴C( , ).
  设直线BC的表达式为y=kx+b(k≠0),把B(-1,1),C( , )代入,得-k+b=1 k+b= ,
  解得k=- b= ,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x+ .
  ∵直线BC与抛物线交于点B、D,
  ∴- x+ = x2- x,
  解得,x1= ,x2=-1.
  把x1= 代入y=- x+ ,得y1= ,
  ∴点D的坐标是( , ).
  如图,作DN⊥x轴于点N.
  则tan∠DON= = .
  ∵FE∥x轴,点E的坐标为( ,- ).
  ∴点F的纵坐标是- .
  把y=- 代入y= x+ ,得x=- ,
  ∴点F的坐标是(- ,- ),
  ∴EF= + = .
  ∵CE= + = ,
  ∴tan∠CFE= = ,
  ∴∠CFE=∠DON.
  又∵FE∥x轴,
  ∴∠CMN=∠CFE,
  ∴∠CMN=∠DON,
  ∴OD∥CF,即OD与CF平行.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其中涉及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交点问题,平行线的判定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等知识点。此题难度较大。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第六中学)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2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长虹朝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深圳中兴通讯公司总部联合举行“以诚相待 合作共赢”总分销协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在企业网
<正>语文作为一门展现语言学习艺术的课程,在阅读方面的教学培养十分关键。对于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更要从基础开始让学生从小培养语文阅读的习惯。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6-BA、NAA、2,4-D及外植体4种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钟花樱愈伤组织及丛生芽诱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外植体是诱导愈伤组织和诱导丛生芽的最主要
介绍了国际电信联盟的TMN模型及电信管理论坛关于电信运营商商务活动的TOM及eTOM参考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电信运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的若干问题.
期刊
<正>融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途径,而成功的新课导入犹如开启创新思维闸门的金钥匙,有利于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在思维的
近年来,古诗词解析类题目渐成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而鉴赏诗歌的情感又是历年古诗词鉴赏中必考的知识点。教师在指导学生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的感情时,可以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入手:  一、“显性”感情  所謂“显性”的感情,是指诗歌的情感比较明显,并不需要我们大费脑筋去揣摩,而是直接从字面上去把握它的情感倾向。  1.标题显情感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优秀的诗歌标题自然也能眉目传情。首先,借助标题,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