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中国外汇储备又下降了,大家稍有放松的心又悬了起来,私底下会直吼一嗓子,人民币是不是还要跌啊?这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的财富布局。
2016年12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个月底下降691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最大下降,外汇储备绝对值创出新低。
对此,外管局解释有四方面原因:(1)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2)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3)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4)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美元涨了,其他货币都跌,央行资产中日元、英镑等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得跟着跌。同时,企业走出去,外汇得支持。
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稳定可以带来些许的心理安慰,但大家不会看人民币指数,只会看对美元的高低。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下挫将直接打压人民币持有者的信心。信心下降导致资金外流不能忽视,人民币跌到哪里会出清,是笔算不清楚的糊涂账,跌一段时间,就得显示铁腕风格打爆空头,同时堵住疯狂外流的渠道。
2016年4月,中金梁红在题为《贸易顺差创纪录 外储却大幅下滑:消失的巨额顺差去哪儿了?》的研报中,提及隐秘、非法的資本流出。证据在于,货物出口资金没有汇回,在未汇回顺差中仅有部分可对应到有记录的资本流出。原则上,经常账户顺差必然对应资本项目活动。如果出口商将外汇收入存放在海外并且有相应记录,那么这一动作在账面上将体现为货币和存款形式的资本流出,大致匡算账面上的资本流出至多占到2015年顺差与净结汇差额的52.4%。
消失的顺差可能涉及隐秘的非法资本外流。净误差与遗漏项(NEO)与未结汇顺差的走势大体一致,NEO可解释2015年未结汇顺差的 29.8%,余下的17.8%似乎很难对应到具体的资本活动,这是个谜。
海关总署的官网中,警戒预警数据的第一条是2016年10月2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品进口值持续增长”,从2015年2月起,单月进口值已经连续8个月增长。惹人关注的是,2015年前三季度医疗保健品和肉类进口分别增长12.9%和70%,两者合计对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5.6%。大规模的服务进口与高端商品的进口,加剧了资金外流。
据我了解的情况,虽然资金外流通道被封堵,但外流热情不减,只不过通道更隐秘,成本更高。讲真,与韩国人相比,国人对人民币的信心、对本国经济的信心不算高,似乎更具有投机色彩。
在这之后,更严厉的行政手段一定会跟上。
据新华社2016年12月6日发表的电文,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指出对外投资方针不变,但监管部门也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将把完善中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相机调控结合起来。
这是一份低调也被低估的新华社电文,但是四部门同时出现级别并不低。看来在外汇投资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抑制外汇加速流出,行政手段一定会跟上。
2016年12月7日,央行公布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2016年11月30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较上个月底下降691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最大下降,外汇储备绝对值创出新低。
对此,外管局解释有四方面原因:(1)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2)外汇储备投资资产的价格波动;(3)由于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计量货币,其他各种货币相对美元的汇率变动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化;(4)外汇储备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资金运用记账时会从外汇储备规模内调整至规模外,反之亦然。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美元涨了,其他货币都跌,央行资产中日元、英镑等计价资产折算成美元得跟着跌。同时,企业走出去,外汇得支持。
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稳定可以带来些许的心理安慰,但大家不会看人民币指数,只会看对美元的高低。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下挫将直接打压人民币持有者的信心。信心下降导致资金外流不能忽视,人民币跌到哪里会出清,是笔算不清楚的糊涂账,跌一段时间,就得显示铁腕风格打爆空头,同时堵住疯狂外流的渠道。
2016年4月,中金梁红在题为《贸易顺差创纪录 外储却大幅下滑:消失的巨额顺差去哪儿了?》的研报中,提及隐秘、非法的資本流出。证据在于,货物出口资金没有汇回,在未汇回顺差中仅有部分可对应到有记录的资本流出。原则上,经常账户顺差必然对应资本项目活动。如果出口商将外汇收入存放在海外并且有相应记录,那么这一动作在账面上将体现为货币和存款形式的资本流出,大致匡算账面上的资本流出至多占到2015年顺差与净结汇差额的52.4%。
消失的顺差可能涉及隐秘的非法资本外流。净误差与遗漏项(NEO)与未结汇顺差的走势大体一致,NEO可解释2015年未结汇顺差的 29.8%,余下的17.8%似乎很难对应到具体的资本活动,这是个谜。
海关总署的官网中,警戒预警数据的第一条是2016年10月25日发布的“前三季度我国消费品进口值持续增长”,从2015年2月起,单月进口值已经连续8个月增长。惹人关注的是,2015年前三季度医疗保健品和肉类进口分别增长12.9%和70%,两者合计对同期我国消费品进口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5.6%。大规模的服务进口与高端商品的进口,加剧了资金外流。
据我了解的情况,虽然资金外流通道被封堵,但外流热情不减,只不过通道更隐秘,成本更高。讲真,与韩国人相比,国人对人民币的信心、对本国经济的信心不算高,似乎更具有投机色彩。
在这之后,更严厉的行政手段一定会跟上。
据新华社2016年12月6日发表的电文,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外汇局四部门负责人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指出对外投资方针不变,但监管部门也密切关注近期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出现的一些非理性对外投资的倾向,以及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母小子大”、“快设快出”等类型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建议有关企业审慎决策,将把完善中长期制度建设和短期相机调控结合起来。
这是一份低调也被低估的新华社电文,但是四部门同时出现级别并不低。看来在外汇投资领域的国家安全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抑制外汇加速流出,行政手段一定会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