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13859315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不仅是一门有益于人类大脑发育的学科,更是一门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学科。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智力得到巨大提高,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解题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得到启发,善于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不拘泥于一条途径,所以,在中学时代,对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解题能力
  一、 引言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教育前提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尤其是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阶段,高中学生的思维常常由形象思维转换为经验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思维由形象思维发展为理论思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解题的思维火花和求知的欲望,下面简单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 转变教学方法,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在高中物理授课过程中,常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多侧重于研究教法,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学生解题能力受到限制,并且忽视了学习知识和应用方法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所以教法针对性不强,从而减弱了实效性。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中学物理教师依照教材内容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地接受基本理论概念,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思维机械模式,依照教师讲解例题的思路去分析新的物理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物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导致学生形成思维惯性,不主动思考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高中物理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物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引导一些具有富有启发性的、常规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时对物理知识问题产生疑问,创设铺垫型情境,通过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等不同的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变化发展出不同的新问题,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这一定律的概念感觉还很陌生,物理老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对加速度与力等知识点的回顾,来诱导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产生疑问,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区别与联系,启发学生的物理性思维,从而达到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刻理解,这样,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就能有效的应用开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和合理推理能力。
  三、 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物理解题指导
  教师指定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教师指定的教学方法好坏与否,在学生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在传统的教学时期,由于学习方法的缺乏而严重制约学生的有效思维状况普遍存在,教师不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题目的深度理解,只是让学生照搬照抄公式,导致许多学生在考试中一遇到同样题目,用同一种方法,一旦变换一些形式,学生就做不出来题目。例如在学习《抛体运动》这一章节时,全班同学掌握的最好的就是曲线运动,对于平抛运动以及斜抛运动了解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教师要在合适的时机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制订合理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同时高中物理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梳理理论知识、理清思维脉络,同时在对学生解题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加强指导,增加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是当下中学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的重点,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学生在学习物理新知识的同时,要顺带着复习学过的知识点,巩固以往学过的知识点,同时与旧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区别同异,提高学生在物理解题过程中能够有条理的理清知识脉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提升高中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点,物理知识的脉络是前后衔接、环环相扣,我们教学过程的关键就要帮助学生把这种思维脉络清晰化,帮助学生拓展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能力,发展智力。
  四、 理论结合实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高中的物理学习阶段,学生功课量大,学习压力重,就导致很多学生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等着老师讲解,其次就是询问老师或者同学,只有极少数的人会选择独立思考,认为独立思考过于浪费时间,这不仅是独立思维能力的意识的欠缺,更是一种明显的思维惰性,思维的惰性给学生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模糊不清,在审题时,对关键信息的感知把握不准确,思维的指向性很模糊,由此导致了思路受阻,从而懒于动脑;另一方面,思维的惯性常常导致学生对于物理解题的机械模式,对于基本的题目,只会用基本的公式解决,拓展性的题目,就不会做,还有一种情况,在解答题目时出现了错误,学生大多都是因为审题不清,没看清题目要求就生搬硬套公式,拼凑解答,这就很容易让学生的解题信心丧失。在物理方面的教学主要就是解题能力方面的教学,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是一个长期培养和训练的过程。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启发学生思维,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物理知识出发,摆脱思维惰性和惯性,让课堂更加贴合生活实际,主动探究解题方法,学会主动思考,同时让课堂氣氛变得更加活跃、生动、有趣。注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过程中,转换了学生的思维形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新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物理思维能力。例如《机械能和能源》的章节学习,对于功、功率、势能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动能结合实际的应用,拓展学生的视野,认识到机械能守恒的定律,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五、 结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深入了解物理知识,产生物理解题兴趣,才能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及时给予帮助,避免学生走弯路、错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豆平祖.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思路刍议[J].才智,2015,(22).
  [2]蹇波.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15):231.
  [3]尹习洲.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8):57.
  作者简介:
  张建明,江苏省泗洪县兴洪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物理教学对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物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如何进行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等方面谈谈《物理》在技工学校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越发重视起来,高中生发展思维能力,不仅对我们的生物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实现高中生自主思考、自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就目前来说,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使用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效率,锻炼
目的:探讨米槁心乐滴丸对阴寒凝滞证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机制。 方法:用冰水刺激法并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大鼠阴寒凝滞证心肌缺血模型,将63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
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尤其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促使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探究。本篇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结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价值,分析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优化化学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希望本篇文
素质教育背景下,相比较传统的知识传授,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学科思维以及学习品质等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初中生物研究性教学中,应该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学与教资源被愈来愈多的教师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微课主要运用现有信息技术并按照认知规律,来为学习者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是一种数字结构
市政桥梁是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关键内容,转体球铰施工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转体梁施工的核心环节.结合市政桥梁工程实例,围绕连续梁转体施工展开探讨,包含结构组成、技
在应试教育的思维影响下,教师过度地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淡化实际问题的解决,当学生面对陌生的题目,或者遗忘问题的时候,通常很无奈,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