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电镜多图像拼接法测量纳米氧化镍的颗粒粒径

来源 :电子显微学报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nt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利用透射电镜多图像拼接法测量纳米氧化镍的粒度分布。该方法通过SIS软件附带的MIA多图像拼接功能拍照得到拼接图像,经过独立测量每个照片中不少于100个纳米氧化镍颗粒的尺寸,并由此计算出颗粒平均粒径尺寸为20.6 nm,该结果与X射线衍射的测量结果非常吻合。通过MIA拼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数字CCD相机的视野范围,从而有效解决了透射电镜法测量小尺寸纳米材料粒径的采样代表性问题,为纳米材料粒径测量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胸片恶性肺结节自动检测算法(DLAD),并与包括胸部放射医师在内的医师诊断进行比较。材料与方法对本回顾性研究,采用2010—2015年期间共34 6
利用XRD和SEM-EDS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粉煤灰的掺入使胶凝材料中水泥的比例下降,导致硬化浆体中Ca(OH)2的含量降低,360 d龄期时各样品中仍有Ca(OH
本实验采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方法,研究3种不同状态SiCf/Ti-6Al-4V复合材料界面附近α-Ti晶粒的晶格常数变化。结果表明:在纤维-基体界面区域,靠近界面处晶格常数变化较大,随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以纯钨靶和纯石墨靶作为溅射源制备了C/W纳米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薄膜相组成及其微观
<正> 为了比较动态敏感增强磁共振成像(DSC MRI)与流动敏感交替反转恢复(FAIR)技术两种脑灌注成像方法,作者分析12例急性脑卒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4.42&#177;12.49岁
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多层螺旋CT、电子束CT及MRI在无创性冠状动脉成像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就以上三者在冠状动脉成像方面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除草剂应用不当会影响板栗的正常生长发育,本文分析了过量草甘膦喷洒后对板栗不同成熟度叶片形态的影响.实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对喷洒过除草剂的不同发育程度的板栗叶片及对照
对于可疑乳腺恶性疾病的非手术定性诊断,现多选用影像导向乳腺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介绍影像导向的各种乳腺活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近年束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介绍了CT上呈弥漫性低密度的肿瘤病变的常见病理类型及其CT、MR的基本影像特点。
自1986年发明原子力显微镜以来,它已成为材料、生物以及纳米科技等许多领域的重要工具。由于常规原子力显微镜成像速度缓慢,在动态过程观测、工业生产线原位测量以及高密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