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k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掘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把主要经历放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信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上.关键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一、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必要条件。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吸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所学的知识作适当的"降格处理"。
  所谓"降格处理",有的是把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的是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完全陌生的内容是很少见的,对学习的内容总是既感到熟悉,有感到陌生。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的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考:①能不能把与 直接相加?②可以怎么计算?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通过这样的处理,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 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到总结出长、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三、设置认知冲突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长、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教学,先出示12个大小相同的1cm2小正方形,摆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摆法?然后提问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你能验证吗?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是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四、因材施教,是提高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出示了这样四个题目:
  1.车站堆放36吨货物,运走了,运走了多少吨?
  2.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恰好是10.8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3.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运走了,还剩25.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4.车站利堆放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了全部 ,第二次运走了全部 ,共运了7.2吨,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在练习时,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做第1、2题,中上水平的同学在做完1、2题后,再开动脑筋做第3、4题。这样,不仅使多数学生能"吃得了",而且是少数学生能"吃的饱"。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但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后的练习中,我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留一些难题,中、下等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和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的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有用数学的感召下,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如何面对数学,怎样看待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时常浮现脑海。通过近几年高中数学教育,我认为作为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取得双赢。  【关键词】浅谈 高中 数学 教学 质量 想法  新的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展现于我们面前,新的教育理论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
本文基于不动产登记制度对房地产经济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先概述不动产登记制度及其作用,然后阐述不动产登记制度对房地产经济造成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完善房地产经济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新课改这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中年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好,学得主动、生动活泼,至关重要。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建立符合现代教学观的崭新体系,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五化”。  一、教学目标明朗化  1、在概念教学中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摘 要:箱式电阻炉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方面是因为箱式电阻炉具有加热速度快、体积小、不易损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箱式电阻炉使用成本较低、操作维护比较简单。本文通过对于箱式电阻炉在校准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箱式电阻炉的实际应用效果。  关键词:箱式电阻炉;校准误差;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M9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3-0272
学位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量级的课程,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只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从小建立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需要在兴趣激发、习惯培养以及作业布置三个方面多加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兴趣 习惯 作业  中国是世界上数学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从中国古代众多的数学家教育家,到新时期国家教育部门对这门课程的大力关注,都赋予了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旺盛的生命力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作为小学教师完全有可能买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拟就如何买现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要让学生们学好数学,就要使他们在课堂上保持高昂的情绪,激发他们想要学习的冲动,如果只是单纯的向学生灌输枯燥乏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多实践的课程,而对于小学数学来说,布置作业莫过于做好的实践方式,学生只有在作业中多做练习,才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数学的相关定理和公式。但是对作业布置的把握非常重要,本文将着重论述小学数学作业改革的具体实践方法。  关键字:小学 数学 作业改革 认识实践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是数学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摘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它既有利于课堂教学中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新时期得到普遍认可,但小组合作学习仍旧存在诸多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并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学校以及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本文就初中数学为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