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参加第三届CBO女子篮球比赛的云南师范大学女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云师大女篮进攻技战术进行分析,对云师大女篮的篮球实力、技术风格及打法特点进行研究,得出了云师大女篮进攻打法主要以外线为主,外强内弱的特点,建议应在继承传统篮球理念的同时不断创新,整体篮球思想指导下完善严谨的技术特点和战术执行能力。
【关键词】CBO 云师大女篮 对手 进攻技战术
1 投篮得分情况比较与分析
投篮的命中率是反映一个队得分能力的主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进攻的效率,而且对进攻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从云师大女篮与强队的比赛看,我队总投篮平均得分65 ,命中率为49%,说明云师大在比赛中的得分能力跟西安工业大学相差不是很大,主要是在两分球的命中率中跟对手有所差距。从表1云南师范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队的比赛统计结果看,云师大女篮队在投篮技术上与西工大女篮队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投篮出手次数上,尤其是2分球的投篮次数差距较大。应在投篮技术以及进攻节奏上多下功夫,力争更多的投篮次数,提高得分机会。中近距离投篮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云师大女篮平均每场球得分比对手少10.5,存在显著差异。在三分球的比较中,云师大女篮跟对手差距很小。由于对方防区的缩小,对中锋的技术发挥起到一定的限制,中锋强打篮下手段少,掌握不好进攻机会,致使中锋活动区域较大,为后卫和边锋创造了更多的传切、掩护、策应、突分的机会[2]。
2 抢进攻篮板球技术比较与分析
通过观察,云南师范大学女篮在与西安工业大学女篮的比较中,抢得篮板球的总数量比对手少出16个,云师范大学女篮与对手比较,拼抢篮板球意识、抢位技术与对手比较较弱,这也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快攻发动次数与对手相比较少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篮板球与进攻有着直接关系,抢得后场篮板球可以立刻发动反击快攻,抢得进攻篮板球也是争取也是争取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它是增加自己进攻次数、减少对手进攻次数和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3]。因此,争抢篮板球就是争夺篮球比赛主动权,从比赛现场观察,云南师大女篮争抢篮板的意识和顽强拼搏作风较对手相比较弱,主要是由于身高、力量等身体素质上的弱势,使云南师大女篮在篮板球的争抢中与西安工业大学女篮存在一定差距,其次云师大较其他强队比较年龄小,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在比赛中表现出抢篮板球的经验、意识不足,心理抗压能力弱。应从个人技术的基础性、集体配合的有效性以及抢篮板球的规律性等方面,提高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能力,锻炼队员在高强度下的积极拼抢作风,力争比赛的优胜[4]。
3 助攻技术的比较分析
在该届CBO比赛上,云师大女篮每场助攻13.5次,西安工业大学女篮为15.5次,可以看出云师大与西安工大之间稍有差距,因为内线力量不是很强,用速度拖跨对手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组织后卫拿到球后第一时间判断前场队友位置,并且尽可能的在防守方落位之前完成进攻的第一次传递,这样就注定了长距离的跨场传递出现的概率较一般球队会高很多,尤其是使用速度型战术的队伍,所以一旦寻找到空位判断是否值得传递的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比赛中当真会有空位的机会并不多见,这就更注重效率。统计表明云师大队员之间配合默契稍差,表现在干扰中传接球时的护球能力较差、传球的时机和位置选择欠佳以及对抗中快速移动传接球能力较差所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技术、心理因素外,缺乏顽强的比赛作风是云师大队对抗强队、赢得比赛的瓶颈,球员习惯于打顺风球,一旦遇到困难,缺少求胜的欲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往往在逆境中丧失斗志,一败涂地[5]。
结论与建议
1 云师大队在争抢篮板球时存在身体对抗较差的,与强队在身体接触的对抗下抢篮板球不占优势。内、外线队员抢获的篮板球的分布比例不合理, 后卫和前锋控制篮板球的能力不足,过度集中在内线。
2 云师大的失误明显高于对手。说明云师大队失误过多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对方抢断能力强,云师大队的球员在于对手的激烈对抗中,控制球与支配球能力较弱。
3 提高内线队员的攻击力和拼抢篮板能力。
4 中锋应加强个人突破能力,以及边锋和中锋的掩护配合,传切、策应配合。进一步提高两分球的命中率,为增强“内外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5 围绕中远投距离进攻投篮的进攻战术结构上看,得考虑在三分上下点功夫,若外围投篮准,必将促使防守移动步伐更加快速,使进攻战术更加灵活、机动、变化多端。
6 在比赛和训练中重视身体对抗,加强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提高球员在激烈身体对抗下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7 应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张堰玲,关于CUBA篮球队攻防效率的探讨[J].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2004,(4):12-17.
[2] 李翔,篮球组合技术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2010,(1):11-18.
[3] 成福民,对现代篮球进攻速度的分析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9,(1):14-18.
[4] 董如貂,浅析篮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进攻技术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1).
[5] 高鹏,篮球比赛中进攻节奏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16(1):16-23.
作者简介:钟毛毛-1993)女,北华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CBO 云师大女篮 对手 进攻技战术
1 投篮得分情况比较与分析
投篮的命中率是反映一个队得分能力的主要指标,它直接影响进攻的效率,而且对进攻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从云师大女篮与强队的比赛看,我队总投篮平均得分65 ,命中率为49%,说明云师大在比赛中的得分能力跟西安工业大学相差不是很大,主要是在两分球的命中率中跟对手有所差距。从表1云南师范大学与西安工业大学队的比赛统计结果看,云师大女篮队在投篮技术上与西工大女篮队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投篮出手次数上,尤其是2分球的投篮次数差距较大。应在投篮技术以及进攻节奏上多下功夫,力争更多的投篮次数,提高得分机会。中近距离投篮是得分的主要手段,云师大女篮平均每场球得分比对手少10.5,存在显著差异。在三分球的比较中,云师大女篮跟对手差距很小。由于对方防区的缩小,对中锋的技术发挥起到一定的限制,中锋强打篮下手段少,掌握不好进攻机会,致使中锋活动区域较大,为后卫和边锋创造了更多的传切、掩护、策应、突分的机会[2]。
2 抢进攻篮板球技术比较与分析
通过观察,云南师范大学女篮在与西安工业大学女篮的比较中,抢得篮板球的总数量比对手少出16个,云师范大学女篮与对手比较,拼抢篮板球意识、抢位技术与对手比较较弱,这也是云南师范大学的快攻发动次数与对手相比较少的原因之一。我们知道,篮板球与进攻有着直接关系,抢得后场篮板球可以立刻发动反击快攻,抢得进攻篮板球也是争取也是争取比赛胜利的重要保证,它是增加自己进攻次数、减少对手进攻次数和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3]。因此,争抢篮板球就是争夺篮球比赛主动权,从比赛现场观察,云南师大女篮争抢篮板的意识和顽强拼搏作风较对手相比较弱,主要是由于身高、力量等身体素质上的弱势,使云南师大女篮在篮板球的争抢中与西安工业大学女篮存在一定差距,其次云师大较其他强队比较年龄小,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在比赛中表现出抢篮板球的经验、意识不足,心理抗压能力弱。应从个人技术的基础性、集体配合的有效性以及抢篮板球的规律性等方面,提高队员抢篮板球的意识和能力,锻炼队员在高强度下的积极拼抢作风,力争比赛的优胜[4]。
3 助攻技术的比较分析
在该届CBO比赛上,云师大女篮每场助攻13.5次,西安工业大学女篮为15.5次,可以看出云师大与西安工大之间稍有差距,因为内线力量不是很强,用速度拖跨对手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组织后卫拿到球后第一时间判断前场队友位置,并且尽可能的在防守方落位之前完成进攻的第一次传递,这样就注定了长距离的跨场传递出现的概率较一般球队会高很多,尤其是使用速度型战术的队伍,所以一旦寻找到空位判断是否值得传递的能力尤其重要,因为比赛中当真会有空位的机会并不多见,这就更注重效率。统计表明云师大队员之间配合默契稍差,表现在干扰中传接球时的护球能力较差、传球的时机和位置选择欠佳以及对抗中快速移动传接球能力较差所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技术、心理因素外,缺乏顽强的比赛作风是云师大队对抗强队、赢得比赛的瓶颈,球员习惯于打顺风球,一旦遇到困难,缺少求胜的欲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往往在逆境中丧失斗志,一败涂地[5]。
结论与建议
1 云师大队在争抢篮板球时存在身体对抗较差的,与强队在身体接触的对抗下抢篮板球不占优势。内、外线队员抢获的篮板球的分布比例不合理, 后卫和前锋控制篮板球的能力不足,过度集中在内线。
2 云师大的失误明显高于对手。说明云师大队失误过多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对方抢断能力强,云师大队的球员在于对手的激烈对抗中,控制球与支配球能力较弱。
3 提高内线队员的攻击力和拼抢篮板能力。
4 中锋应加强个人突破能力,以及边锋和中锋的掩护配合,传切、策应配合。进一步提高两分球的命中率,为增强“内外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5 围绕中远投距离进攻投篮的进攻战术结构上看,得考虑在三分上下点功夫,若外围投篮准,必将促使防守移动步伐更加快速,使进攻战术更加灵活、机动、变化多端。
6 在比赛和训练中重视身体对抗,加强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提高球员在激烈身体对抗下运用技战术的能力。
7 应加强全身协调性和出手动作稳定性的训练。
【参考文献】
[1] 张堰玲,关于CUBA篮球队攻防效率的探讨[J].西南财经大学体育部,2004,(4):12-17.
[2] 李翔,篮球组合技术分析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河南科技学院体育系2010,(1):11-18.
[3] 成福民,对现代篮球进攻速度的分析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2009,(1):14-18.
[4] 董如貂,浅析篮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进攻技术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1).
[5] 高鹏,篮球比赛中进攻节奏的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16(1):16-23.
作者简介:钟毛毛-1993)女,北华大学在读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