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nghong19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的基础教育至少要分成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国城市与农村的差别造成了这两块教育的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极大差异。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块有些思索,写在这里供有心意者评鉴。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农村学校实验室无采暖设备
  北方天气深秋已凉,冬寒、春冷实为经常,实际教学中我虽带领学生不畏苦寒于实验室求知、求索,但学生瑟缩仅凭兴趣尽力实验,然更多学生几乎无力实验,教师无奈全凭一腔热血,这样的课后师生都易感冒,健康身体也够呛,天气更冷难以为继。
  2.农村中学仪器室狭小
  农村旧址无翻修初中几乎都是如此,仪器室狭小,且实验用品不能做到合理摆放。根本原因在于各校房舍紧张,且实验室都是由教室改建而来,本着仪器室与实验室就近规划自发的原则,仪器室为楼道走廊铁皮分割后内有室内门直接连通实验室所成,简单说这一单元是“两室无厅无卫无采暖”,有电无水,如此狭小。
  3.城里各校实验教学硬件配备显然比农村任何学校都更到位
  以区上第一重点中学为例:初中部以10多个平行班为标准配建,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多媒体投影教学一应俱全,高中部以20多个平行班为配建标准进行了配建,确为“样版中学”全区各级观摩学习之地,但一般的学校却离此标准相差甚远;另一方面,软件也不容乐观,一些学校在组织资源实施实验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且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情况又不同。
  4.农村初中教师流动性大
  致使农村各校实际上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过实验教学的专门化建设,以我在的鱼河峁镇中学为例从建成独立的化学、生物实验室与物理实验室至今的6年多以来,物理的科任教师同时是实验员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室卫生负责员,这在农村是一个普遍现象且没有实验课时的独立划分与考核,老师负担全部,只是这种负担由于农村学生的减少有所减轻,这实际上对实验教学明显产生不利影响,而这种情况并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不知,而是整个教育局工作思路或工作重点不在这上面。
  5.城市各中学“实验教学的系统性”是有的
  由于同年级的平行班数目多,而课程进度比较统一,“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部分开出率不足。以第二中学为例,九年级8个平行班在义务教育的最后一个完整的学年2011~2012学年物理学生实验共做了两次,并且包含“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中的物理这一科目的实验操作。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1.战略上讲农村初级中学走了两条路,一条是撤点并校,另一条是原址改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一可以直接解决实验教学的硬件配件问题,二可以稳定教师队伍为各校组织实施系统实验教学提供可行性保障,教育局对农村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应该赞同,叫好!
  2.战略上讲城市各中学的拆建和新建学校也与上面有类似功效,只是更加深化了中学教育的综合性提高,当然实验教学的实施会更加到位和充足。
  3.在硬件加强的战略性实施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当下”我们实验教学的实施应怎么办?显然不能坐等,最好是各校领导重视,不要一风阵风!科任老师和实验员要组织让学生实验,不要怕麻烦。社会要重视,不要只看“无用”的分。物理考核要改革,不要让实验操作考试成“摆设”。
  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就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实验,特别是学生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灵魂,是学生爱上物理,爱学物理的最好法门。而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绝对不是考试时纸上答出的实验题的分数,它一定是在学生动手实验过程中产生在学生脑海里的,日后被学生自己领悟的一种技术。
  而我们现在的实验教学显然无法满足以上要求,且伴着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被“电子影像”所代替,真正的“实验教学”似乎在从没有达到系统标准的实施的时候出现了严重的走下坡路现象,真是令人失望和担忧啊!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课程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其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课改中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使学生既能储存、积累尽可能多的高质量信息,又能具有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一、依“纲”扣“本”,结合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教学大纲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师
作为农村初中一线语文教师,深感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语文教学水平滞后,原因不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学生阅历有限,对生活感悟太少太浅。其二,学生的表达技巧欠缺,对生活有些感悟却不能有效表达,无法涌现出使人眼前一亮的想法,因而产生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困境——教师不能有效教学,学生也不能有效开展学习。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突破与发展?  一、全方位了解学生,寻找突破口  教师只有了解
对考生来说,文言文阅读题枯燥深奥。多年来,我们一直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尝试发现,在文言文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学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合理运用多种情境教学,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化、个性化探究的能力,克服学生“怵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增强导入新课的趣味性  成功的导课往往能吸引学生,能促使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空中交通拥挤和拥堵问题,提出从空中交通流的角度出发,区分界定空中交通拥挤和拥堵,并建立拥堵程度评估模型来评估空中交通网络的拥堵程度。空中交通拥堵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信息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了,他们通过各种平台获得的知识远比在教材中获得的多。语文阅读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信息,而是为
<正>家校合作指的是以父母为代表的家长和以学校教师、管理者为代表的教育工作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互动。家庭和学校是对学生最具影响的场所和环境,两者应当通力合作。
情感是教育的灵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不仅仅在于阐述知识和道理,更需要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地以饱满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最终促进学生茁壮发展、成长。所以,要想让课堂上的孩子们顺利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之中,主动参与、真诚参与教学,教师应在“情”字上多下工夫,用教师的真情实意,换学生的真心投入。  一、多一点互动  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对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