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教学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398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是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更应该的是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
  贯通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教育的重点在于学习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书面知识的灌输。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都非常旺盛的時期,认知和思考也正在不断成熟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合理联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联系推论未学知识。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本文想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出发,浅谈如何在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理解学科知识,夯实迁移基础
  实现知识迁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数学课程一般原则的理解和概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基本概念、定理、推论的理解,要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新学的知识。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能够满足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如果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新知识尚有困难,那么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知识的补充,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只有将知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原则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迁移。例如在教学低年段“千克、克、吨”一课时,学生必须先对物体的质量在脑海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一个足球、一个乒乓球、一个热气球,三者孰轻孰重),通过学生自身动手去感觉物体质量,才能根据这些知识基础,迁移到对“千克、克、吨”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教师想促进学生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典型例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应用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应用原则和基本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知识迁移。
  二、加强新旧知识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基础所在,没有认知,知识迁移将无从谈起。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的这一过程中,关联点是重中之重,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点,学生才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引导学生对过往知识进行总结温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自觉地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点。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生活中的数”一课时,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地数数,认识了“个、十”的数位名称、顺序、位置,此时在教学中使其掌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此分析,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有:(1)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从以“个、十”为单位到以“百”为单位的数,都是个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从以“百”为单位的数到以“千”为单位的数都是各位逐次加1上升到十位;十位逐次加10上升到百位;百位逐次加100上升到千位。(2)数位顺序相同。均为从右到左,由低位到高位。(3)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相同,都是“十”。这些共同要素构成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可采用“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以旧学新”,突破难点,掌握新知识,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三、注重知识同化调整,提高迁移水平
  知识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的不断深入下扩大、深化和发展的,当新知识不易被学生掌握时,就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改组,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提高迁移水平。教师在低年级“节日广场”教学时,由于前面两节课已经让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10以内的数能通过口诀快速得到乘法结果。因此在教授此节课前预先让学生对乘法口诀再熟悉一次,随后投影出“节日广场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如广场上的气球数量是“四束气球,每束8个”,进行口诀换算为“四八三十二”得出答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最好采取问题导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熟悉乘法口诀,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应采取必要措施,以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注重知识的同化调整,以促进知识迁移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与实践的契合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要合理的创设有效学习情境。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情境创设成为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更容易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解题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在联系的思考和运用,便能达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情境创设过程中既要符合学生兴趣又要与所学知识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测量”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喜爱的物品(书本、软尺、铅笔、小刀、手指等)对课桌的长度、宽度进行测量。但由于测量工具的不准确性和不统一性,测量结果与实践长度、宽度大不相同,进而得到需要进行专门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单位的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自然引出本节课所需要研究的核心内容。此刻,使学生充分认识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好处,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进行探究测量方法,反复实践后学生总结出用软尺进行测量。最后,开展教室内的测量活动,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完善。学生可对窗户、黑板、讲台、同学之间的身高进行测量,根据所测量物体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大小刻度软尺。通过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创设,根据自己实践完成知识迁移与实践的契合。
  总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迁移能力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的紧密内在联系为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提供了便利。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广大小学数学教育者还需继续努力,探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方法与途径,努力拓展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真正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其他文献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经成为我们教育界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要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就必须加强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體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就要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课堂。可以说,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数学教师应该怎样优化课堂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期刊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Harris评分等,讨论两种术
摘要: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与人才需求脱节的实际,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与建议,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专业 教学 能力 就业 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撑起了半壁江山。计算机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九种体质情况、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醇(COR)水平情况,同时探讨抑郁症中医九种体质与血中ACTH、COR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摇篮,是从无知到有知的一大转折,是从低兴趣向高兴趣的明显过渡。听、说、读、写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是由外到内理解吸收,又是由内到外的理解表示培养小学生听话、说话能力是他们今后生活、学习的需要,更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需要。  一、听、说的含义  (一)听,主要指学生接受语言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时,要让他们学会理清语脉,同时还要注意归纳要点,这就要求教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阅读教学中的辩论,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很好载体。  汉语的特性决定了其文本意义表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召唤结构”,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个性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往往有较大差异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础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综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班主任平时要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多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在各项工作中,使班集体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关键词】 言行一致 培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二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低年级语文教学。刚刚接到这个班,发现这个班学生纪律不是很好,这个年级刚分了班,原班有几个学生不守纪律,有两个学生上课特别最爱摆龙门阵,每当老师讲课他们便也讲个不停,搞得一个课堂乱七八糟,课堂效率极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便首先整顿纪律,我耐心的教育他们,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一定要专心听讲,否则就做不出作业,一个人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