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商丘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商丘市大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方式,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男女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上也存在着差异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笔者提出一些对策,为改善我校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 课余体育锻炼 现状分析
  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课余体育锻炼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近年以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1],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2],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和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本文的调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结果与分析
  1.1锻炼动机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增强体质(51.6%),兴趣娱乐(40.6%)和减肥(39.5%),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在大学生的动机中占比不高,只有16.4%,而为了体育考核的要求,比例接近20%,可见部分学生并不是自愿参加课余体育锻炼,而是为了完成学校体育考核,存在应付现象。通过数据显示可知,要真正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意识,除了强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还应该落实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并提高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认知水平,定期开展体育知识讲堂[3]。
  1.2制约因素分析
  如表2所示,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自身惰性,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自由的群体,缺少了他人的约束加上大学生活比较轻松,自律能力越来越差,宁愿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宿舍玩游戏也不愿意花费一小时去体育场进行锻炼,自身惰性作为一种主观因素,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进行纠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養成良好的习惯,将终身受益。学校场地和设备限制占有一定比例,客观上来说,高校的体育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可能是没有适合学生自己锻炼的场地设施,或者是因为人数因素导致场地设备相对不足。有些同学选择没时间,没兴趣,很可能与自身锻炼习惯有关。天气温度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当然学校可以通过建设一些相关的场馆,如室内体育场,篮球场,田径场,帮助学生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从数据分析那看,缺乏正确指导也占有一定比例,说明科学正确的指导也至关重要,加强师资建设迫在眉睫[4]。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学生自主练习造成的运动损伤;同时因为学业问题也导致一部分学生未能参加体育锻炼,比例占到29.6%,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固然重要,然而课余体育锻炼也十分重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一方面学校应适当减轻学习任务,留给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合理分配时间,争取时间最大化,留给课余体育锻炼一定空间。
  2结论与对策
  2.1结论
  课余体育锻炼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不足,只有少数人每周能够坚持三次以上的锻炼,并且,大部分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不充分,没有达到理想的运动负荷;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同时运动项目较少。制约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自身惰性;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不仅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学校的正确引导。
  2.2对策
  2.2.1学校方面应加大体育锻炼重要性的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方面应该加强自我锻炼意识,养成自律精神,努力克服自身惰性,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5]。
  2.2.2学校应加大体育设施场馆的资金投入,引进时尚的体育锻炼方式,满足学生需要,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便利,同时定期举行相关体育竞赛,丰富课余生活。
  2.2.3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兴趣薄弱的学生尽量创造条件,使他们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让他们主动加入到课余体育锻炼的队伍之间。
  参考文献
  [1]国昇平,林芹芳,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94-96
  [2] 张妙龄,吉灿忠,对我国高等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6.29
  [3] 郭延安,霍少华,对高校课外体育的分析与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2:49-50
  [4] 胡小妹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引导若干思考[J],体育世界,2011.6:41-50
  [5] 王海英,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科汇文汇,2012.24:152-153
  [6] 周铭华,对构建大学生体育锻炼咨询框架的探讨[J],首都学院学报2002.04:2-3
其他文献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贵州省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优美,体育旅游资源丰厚,具备先天的体育旅游发展优势;交通发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特色为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条件。  1 引言  目前,通过查询搜索到国内近100篇黔东南州体育旅游发展的相关文章。例如:万鹏,盖媛瑾从体育旅游资源分布及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黔东南州体育
期刊
周姜词派都呈现了一种伤痕心理。最引人注目的是 ,在他们的心理世界中 ,都影影绰绰地有昔日女儿的存在。以女儿为中心 ,他们的词重沓着一个基本的经验结构 :现在———过去—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部分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学校体育教育形式少而固定,缺少特色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家庭社会共识以文化课教育为重,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容乐观;政府保障监督执行力度不足,全民运动氛围匮乏。建议提高家庭、学校和自治区政府的重视水平,打造地区特色体育教育文化,助力民族自治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登上新台阶。  民族自治地区的教育工作是国家教育的關注重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民族地区
期刊
在冬天,最常见到的体育项目便是冰雪运动,同时也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冰雪运动为很多学校的体育项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教学内容,也带来了很多新的生机,也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的活跃了,能让各个学校的学生强健自己的体魄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冰雪运动的训练标准。本文将重点对冰雪运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就冰雪运动在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文化中的各项作用进行重点的分析,希望借此文能
期刊
胡适的文学史研究在现代学术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其文学史观更是独树一帜。具体表现为:主张文学的进化与发展,推崇平民文学和白语文学,以白话文学为文学发展的唯一前途。胡适进化论
举世瞩目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有其特定的时空范畴。离开了特定的时间、空间,便不成其为“南京大屠杀”。但是,若要认真界定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空间,尤其是界定其时空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