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II优98是由南京农业大学育成的杂交中籼水稻品种,已通过安徽、云南审定,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强、农艺行状优、适应性广等优点。II优98的栽培技术应从播种、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把握。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II优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II优9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8年以穗大粒多、高异交率的不育系II-32A为母本、含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7的恢复系抗恢9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抗优98,审定编号为:DS006-2002;2003年4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II优98,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3010373。2005年通过河南省、湖南省认定。其育种方法与育种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两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92103511.X和ZL96109679.9,其品种权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00044.6,公告:CNA000278G。
1产量表现
2000年~2001年,在云南红河、宾川、思茅、保山、临沧、文山等州、市种植,产量高达13.5t/hm2以上,其中宾川点最高达14.03t/hm2。在云南全省大面积种植示范,一般产量在10t/hm2,表现为高产、优质以及广泛的适应性,并高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且抗倒力强,深受农民欢迎。
目前,该品种在安徽、云南等省已累计推广近33万公顷。近年来,在河南信阳、湖南常德、江苏宿迁和淮安、湖北等地示范推广,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且米质口感好。
在各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中,虽然受到2003年的洪涝和后期高温、2005年的后期低温多雨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产量仍表现突出,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杂交水稻品种。
2主要特征
2.1品质优
该品种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0.8%,碱消值5.2级,蛋白质含量10.6%,此4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7%,粒长6.1mm,胶稠度44mm,直链淀粉含量22.1%,此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显著优于汕优63。
2.2抗性强
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2000年抗性鉴定,II优98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病级1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2001年抗性鉴定,表现为抗白叶枯病(病级3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与汕优63相比,抗叶尖枯病、纹枯病强,抗倒性能也较强。
2.3农艺性状优良
该组合全生育期145d左右,比汕优63长3d左右,株高119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挺拔,茎秆粗壮,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熟相清秀。一般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穗长24cm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7~28g。
2.4适应性广
II优98适合于长江流域、肥水条件中等以上地区种植。先后在江苏、安徽、河南、云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白叶枯病常发区、重发区试验示范、应用,普遍反映,II优98对白叶枯病抗性显著超过其他组合,且产量高、米质好。
3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在江苏,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大田播种量为15~22.5kg/hm2。
3.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一般控制在30~35d。在江苏,6月上、中旬移栽,株行距为16.65cm×20.0~23.33cm,栽插25.5~30.0万穴/hm2,每穴1~2粒谷苗,最高苗控制在390万以内,有效穗控制在255~450万穗/hm2以内。
3.3加强肥水运筹,优化群体结构
II优98表现为高产稳产。在施肥上,应重施基肥,早施返青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主要是抓前期,施碳铵900 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施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450kg/hm2。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撒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75kg/hm2,以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进行重搁田,减少无效分蘖,增强抗性,防止因高产或不利气候导致倒伏现象的发生。后期干干湿湿灌浆,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收割前1周断水。
3.4防虫治病,确保丰收
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重点抓秧田期的稻蓟马以及本田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 杂交中籼稻;II优98;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II优9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8年以穗大粒多、高异交率的不育系II-32A为母本、含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7的恢复系抗恢9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2002年7月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抗优98,审定编号为:DS006-2002;2003年4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II优98,审定编号为:皖品审03010373。2005年通过河南省、湖南省认定。其育种方法与育种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两项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92103511.X和ZL96109679.9,其品种权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CNA20000044.6,公告:CNA000278G。
1产量表现
2000年~2001年,在云南红河、宾川、思茅、保山、临沧、文山等州、市种植,产量高达13.5t/hm2以上,其中宾川点最高达14.03t/hm2。在云南全省大面积种植示范,一般产量在10t/hm2,表现为高产、优质以及广泛的适应性,并高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且抗倒力强,深受农民欢迎。
目前,该品种在安徽、云南等省已累计推广近33万公顷。近年来,在河南信阳、湖南常德、江苏宿迁和淮安、湖北等地示范推广,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等特点,且米质口感好。
在各水稻主产区示范推广中,虽然受到2003年的洪涝和后期高温、2005年的后期低温多雨等灾害性气候的影响,产量仍表现突出,是目前大面积生产上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杂交水稻品种。
2主要特征
2.1品质优
该品种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0.8%,碱消值5.2级,蛋白质含量10.6%,此4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80.7%,粒长6.1mm,胶稠度44mm,直链淀粉含量22.1%,此四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显著优于汕优63。
2.2抗性强
经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2000年抗性鉴定,II优98表现为高抗白叶枯病(病级1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2001年抗性鉴定,表现为抗白叶枯病(病级3级),中抗稻瘟病(病级3级)。与汕优63相比,抗叶尖枯病、纹枯病强,抗倒性能也较强。
2.3农艺性状优良
该组合全生育期145d左右,比汕优63长3d左右,株高119cm左右。分蘖力强,株型较紧凑、挺拔,茎秆粗壮,生长繁茂,穗大粒多,熟相清秀。一般有效穗255万穗/hm2左右,每穗总粒数170粒左右,穗长24cm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7~28g。
2.4适应性广
II优98适合于长江流域、肥水条件中等以上地区种植。先后在江苏、安徽、河南、云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白叶枯病常发区、重发区试验示范、应用,普遍反映,II优98对白叶枯病抗性显著超过其他组合,且产量高、米质好。
3栽培技术
3.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根据当地气候和栽培习惯,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在江苏,一般于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大田播种量为15~22.5kg/hm2。
3.2适龄移栽,合理密植
秧龄一般控制在30~35d。在江苏,6月上、中旬移栽,株行距为16.65cm×20.0~23.33cm,栽插25.5~30.0万穴/hm2,每穴1~2粒谷苗,最高苗控制在390万以内,有效穗控制在255~450万穗/hm2以内。
3.3加强肥水运筹,优化群体结构
II优98表现为高产稳产。在施肥上,应重施基肥,早施返青分蘖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主要是抓前期,施碳铵900 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施45%复合肥375kg/hm2加碳铵450kg/hm2。移栽后5~6d结合化学除草,撒施尿素120~150kg/hm2。后期看苗补施穗肥,施尿素45kg/hm2、氯化钾75kg/hm2,以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
水浆管理采取浅水栽秧、寸水活苗、薄水分蘖、够苗晒田。茎蘖数达到预定穗数时进行重搁田,减少无效分蘖,增强抗性,防止因高产或不利气候导致倒伏现象的发生。后期干干湿湿灌浆,促进光合产物顺利转移,使籽粒饱满,收割前1周断水。
3.4防虫治病,确保丰收
生育期间注意做好稻蓟马、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使用强氯精、浸种灵等药剂浸种。重点抓秧田期的稻蓟马以及本田期的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等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