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视阈下大学生廉洁教育创新探赜

来源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传播”是与现代人息息相关的一种生活交往方式。借助微传播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以时代理论亮点引领大学生廉洁教育话语体系构建,运用传播聚力优势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宣传平台的建设,融合移动互联技术打造廉洁教育情感体验工作坊,完善协同联动机制筑牢大学生廉洁教育微环境阵地。同时,微传播视阈下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创新,还需充分尊重大学生廉洁教育自身的规律,充分借鉴传统的大学生廉洁教育经验,并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升华。
其他文献
教师是确保课程思政工作落地落实、见功见效的关键主体。结合情感社会学理论,教师情感力量直接影响其育人能力和育人效果。文章通过分析教师情感力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高校需通过创设真实情境的互动仪式、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育人合力、提升人际互动的质量和空间四个路径打通情感堵点,激活教师正向情感力量。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空间维度系统梳理党的群众路线,是基于本体论对群众路线的认知,是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的内在基础。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空间维度上面临的挑战主要涉及政治空间、社会空间、自然空间、网络空间等四个方面,对此,应从正风反腐、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对网络空间的治理和监管入手,落实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的时代要求,明确党今后坚持群众路线的奋斗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政治实践中体现为一贯的民生情怀民生底线思维与实践。民生情怀与民生底线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两个尺度,百年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实践套嵌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历史主题之中,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生存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保障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改革开放时期的改善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共享型民生情怀民生底线。百年民生情怀民生底线实践的历史经验有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应根植于每个文化主体的精神世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认为,应从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载体、建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等方面,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对全面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重要启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引导青少年端正辛勤劳动的劳动态度,涵养诚实劳动的劳动品德,提升创造性劳动的劳动技能,树立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观念。
高校学生会组织章程既不是纯粹基于自下而上的思路所建构的契约,也不是纯粹基于自上而下的思路而由上位规范衍生的下位规范。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正当性来源整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重逻辑,应当从双重视角理解学生会组织章程的性质,避免非此即彼的单一立场,有效发挥学生会组织章程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作用,推进学生会组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学生会组织的“善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美育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文章探讨了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二者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出发,对两者的融合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对两者融合的具体路径进行了论述。
能否给大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是评价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文化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高校文化育人中获得文化熏陶后的满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是客观性、积极性、发展性和价值性的心理体验,它的生成经历知识层面文化获得感、情感层面文化获得感、价值层面文化获得感和行为层面文化获得感等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通过更新思维、精准供给、构建平台、整合创新、活化场域等路径来提升大学生文化获得感,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改革发展。
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意义深远。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在证明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结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同时也证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有两个基本层次及两个基本领域,一是大思想政治工作(“大政工”),这是党直接领导和组织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专门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后来逐步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领域。“大政工”以中国共产党的直接行动证明马克思主义行,这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伟大行动、伟大精神、伟大创造和伟大经验,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者言行一致的伟大品格。专门
智媒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的创新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智能媒体、智慧媒体和智库媒体可实现快捷化、个性化、共享化和精准化的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智媒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技术支撑力量,有效拓展了社会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