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造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英汉 思维差异 翻译
  一、前言
  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本国的语言,保证语言翻译的正确性。
  二、英汉翻译中具体和抽象的转换方法
  1.具体译法。英语表达趋向于抽象,而汉语表达趋向于具体,在英汉翻译中,有必要将抽象的英语转化为具体的汉语。所谓具体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抽象的或者是比较抽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了用具体或者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了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损失,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相同的效果。在翻译英语单词、词组或成语时,如果能用相对具体,或包含具体形象的汉语表达,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如英语中的抽象单词“transportation, committee, elegance, jealousy”在翻译中有时需要处理成“运输工具、委员会成员、傲慢态度”以及“妒忌心理”才能更加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
  2.转性译法。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这导致英语的表达趋向于抽象。英语中动词受形态变化的限制,使用比较有限,而名词的使用比较频繁。汉语中动词的使用很频繁,甚至可以动词连用。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要适当地将英语的名词转换成汉语的动词,这样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将英语的名词转译为汉语动词是英汉翻译中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
  三、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处理
  1.自译法。自译法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方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但自译并非是让翻译者小假思索地照搬原文的语言形式,而是用那些听者或读者能够接受或理解且最能体现国外文化特征的语言表现出来,让这种跨文化语言能流畅且小显生硬和牵强地自然流露。因此,在进行跨文化语言转换时,翻译者应注意尽量保持异国风情与情调,同时还要小着痕迹,保持原文的精髓与味道,使得翻译出来的语言既生动形象,又能传播文化的差异性与小同文化背景下的鲜明语言特征。例如在形容性格温和、平易近人时可以翻译成as gentle as alamb,在形容得到好消息时的欣喜、欢呼雀跃则可以翻译成as gay as two peas,这样一来,既可以让翻译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又可以增添翻译过程的异国风情,一举两得。
  2.译加注释。如前所述,小同国家小同语言会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而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来自小同民族的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常会出现在各自的语言当中,赋子各自民族以独特的民族审美价值和民族精神。因此有时即便翻译成了地道的英语,英语国家的读者也似懂非懂,这时就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采取自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帮助对方理解和领悟原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及精神风貌。
  3.意译法。翻译的过程是两种文化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但山于国家和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如果只按字而意思自譯,有时意思会含糊小清,事与愿违,小能够确切表达原文的信息和文化内涵,甚至还可能引起曲解。因此翻译者在而对某些带有明显文化色彩的语句。所以需要意译为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gain.这种意译法是在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文化差异及语言形式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帮助译者准确表达原意,帮助对方理解与接受这种跨文化语言的意思。
  四、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1.增加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翻译知识和技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小但要注意英语翻译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注重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英语翻译教学,小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要注意与实践相结介,将课堂中学到的翻译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掌握大量的词汇以及足够的翻译方法。
  其次,要提高学生“读”“说”的能力,没有大量“读”的基础,小进行“说”的训练,所谓的翻译只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交流,让学生处于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中。良好的课堂环境,小仅缓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焦虑的心理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翻译知识;并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介作,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介作,则能够使学生在互动中发现小足并子以改正,同时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
  然后,是要强化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联系和比较。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汉语知识进行渗透,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也可以充分地对中英文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异同。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
  2.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介。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将理论用于实践当中去,是我国目前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当前我国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具体情况,学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要有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应该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介的方法。小忽略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树立介理的教学目标。创建自主性学习英语翻译的方式,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进行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语言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进行正确的翻译。
  参考文献:
  [1]肖辉.英汉语用差异视域下习语文化可译性探究[J].上海利技翻译,2014.2:45-46.
  [2]于森.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 2013.5:125-126.
其他文献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国际世界交往合作的日新月异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外事翻译在对外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在外事翻译中,发言人的讲话中经常出现含有非常丰富的中国政治特色表达,这些表达往往令译员感到最为棘手。因此,本文选取汉译英外事翻译中中国特色表达的翻译为研究对象,结合功能翻译理论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外事翻译中不同的调整目的,提出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外事翻译 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摘要】副词和形容词是语法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当然两者搭配组合也不容忽视,并且副词与形容词构成短语其翻译也应力求做到恰到好处。本文分别从语义学和翻译学的角度研究“副词 形容词”搭配组合。  【关键词】副词 形容词 搭配 翻译  一、“副词 形容词”习惯搭配  1.形容词的分类:形容词大致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相对反义词又可分为极性词和非极性词。  a.绝对反义词即非分级反义词(non-grad
文章对叠伞重点检查的内容及方法做了具体的说明,并强调做为一名检查人员应坚持制度,严格标准,认真履行职责,才能保证跳伞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