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d4、雌激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mad4和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浸润性乳腺癌、12例原位癌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mad4和ER的表达,分析二者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Smad4在浸润性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分别为52.00%、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9,P=0.004),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8,P=0.172)。原位癌与浸润性乳腺癌比较,Smad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和5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2,P=0.149),ER阳性表达率表达分别为58.33%、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916)。Smad4表达与乳腺癌TNM分期(χ2=6.392,P=0.011)和淋巴结转移(χ2=6.738,P=0.009)有关,与组织学分级(χ2=0.542,P=0.462)无关。ER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χ2=4.133,P=0.042)和组织学分级(χ2=5.357,P=0.021)有关,与TNM分期(χ2=1.159,P=0.282)无关。Smad4蛋白与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263,P=0.032)。

结论

Smad4在乳腺癌中表达低于正常组织,Smad4与ER的表达与乳腺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外源性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正常+平衡盐溶液(BSS)组(B组)、正常+netrin-1 500 μg/ml组(C组)、DM+ BSS组(D组)、DM+ netrin-1 10 μg/ml组(E组)、DM+ netrin-1 5
期刊
目的观察5,6-二氢环戊烯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CPDT)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活性及其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量的影响,初步探讨CPDT对高糖环境下Müller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Müller细胞分为25 mmol/L对照组(A组)、65 mmol/L高糖(B糖)组、高糖+45 μmol/L CPDT组(C组)、高糖+60 μm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视网膜动脉平滑肌细胞(RA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BK)通道的激活作用。方法传代培养RASMCs,取第6~ 8代细胞用于膜片钳实验。采用膜内向外型单通道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DHA浓度0.0、1.0、3.0、5.0、7.5、10.0 μmol/L作用下RASMCs的BK通道开放概率(NP0)。以0.0、1.0、5.0 μmol/L不同浓度的DHA干预RAS
期刊
目的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行PPV治疗的PDR患者137例137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5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60.1±8.8)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2±3.6)年。存在同侧颈动脉狭窄49例。PPV前3 d行雷珠单抗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53只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3G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DM视网膜病变(DR)程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肾小球滤过率(GFR)之间的关系。方法2型DM住院患者161例16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5例95只眼,女性66例66只眼;平均年龄(62.2±11.0)岁;平均DM病程(14.8±7.9)年。无DR (NO-DR组)、轻度非增生型DR (NPDR,轻度NPDR组)、中度NPDR(中度NPDR组)、重度NPDR分别为9
目的建立并初步验证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2型DM (T2DM)患者DR发生的可行性。方法检查确诊的T2DM患者315例6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2例264只眼;女性183例366只眼。平均年龄(67.28±12.17)岁;平均DM病程(10.86±7.81)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模型组、检验组,分别为252例504只眼、63例126只眼。详细记录患者性
目的探讨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骨桥蛋白(OP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关系,并分析其在EC患者检测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正常子宫内膜、50例癌前病变内膜和171例EC组织中HE4、OPN和uPA蛋白的表达,分析HE4、OPN和uPA与E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E4、OPN和uPA在正常组、
肿瘤进展通常与免疫抑制或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相关。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且对正常组织影响轻微,是目前晚期食管癌研究的热点。食管癌的免疫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和抗体治疗。目前大量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以评价免疫治疗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以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已取得初步成功,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