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发一种基于转录组表达谱的基因网络可视化工具,以直观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的转录组和代谢调控的整体变化.方法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NCBI) GEO数据库下载编号为GDS2331的一个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左心室的基因芯片表达文件,其平台编号为GPL83.筛选实验时间在15 min,60 min,4h,12h,24和48 h的假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组数据,利用Mathwork bioinformatics toolbox工具包将数据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结构体.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剔除表达背景噪声;最后获得心肌梗死建模后表达模式扰动最明显的基因谱.利用K-mean算法对这些基因进行分类,并进行基因本体分析(gene ontology,GO).进而将有关通路标定在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中,形成基因组-表达谱系统分析.结果 共有1400个基因被筛选出来.在损伤后的前48 h,这些基因的变化模式可归为16类.根据可以获得基因本体分析发现:在生物学过程上,心肌梗死后早期调控发生改变主要和发育基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蛋白激酶B信号传导途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途径,以及cytochalasin B调控相关途径.在分子功能上,这些功能主要和磷酸化,肌动蛋白的结合以及核酸的配对解离有关.在细胞成分上,主要与细胞内外膜相结构之间的联系、高尔基复合体、出胞作用、以及细胞骨架特别是dynactin complex等结构有关.KEGG作图标记可显示在分子调控传导路径当中,受到影响的基因很可能通过该传导通路的上下游分子进行调控.如以肌动蛋白为核心的细胞骨架信息传导途径的调控中,GF RTK Vav/tiam Rac mlCK Myosin整个调控途径中的分子都有相同的调控模式.结论 利用系统生物学技术可以实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基因表达波动模式的可视化描述.这些模式可以反映基因表达在不同时间点质和量上的表达差异.结合Geneontology的基因语义功能学上的研究和基于KEGG的作图法是一种有力的联合分析工具,前者可以直观的展示扰动的基因在功能上的共同点,后者可以显示在特定细胞网络中哪些基因受到了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网络扰动的可视化研究
【摘 要】
:
目的 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法,研发一种基于转录组表达谱的基因网络可视化工具,以直观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的转录组和代谢调控的整体变化.方法 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中心(NCBI) GEO数据库下载编号为GDS2331的一个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脏左心室的基因芯片表达文件,其平台编号为GPL83.筛选实验时间在15 min,60 min,4h,12h,24和48 h的假手术和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亚组数据,利用Ma
【机 构】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教研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计算数学与生物统计学
【出 处】
: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22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叶澜教授《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写道,“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
我们先看看不同语法学者对 had better类属问题的论述。 Michael Swan称其为“词组” [1], Paul Christophersen将其细化为“石化词组( petrified phrase)” [2], R.Quirk以前称
中国民间舞的发展脱胎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通过民间不断地整理、归纳和演进,民间舞的种类和技法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可以说,民间舞当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关于舞蹈的内容
在这个机器可以模仿人脑,甚至做到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时代,一种名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以下简称RPA)”的全新流程自动化工具引起了不小的关注.R
期刊
高校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有“第二课堂”的美誉,其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但是随着学科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广大师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的高效性和便捷
出镜报道,就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对摄像机对面的观众,以目击者或是采访者身份,对观众直接进行口头上的报道。笔者结合多年在内蒙古地区实际工作经验就出镜报道的一些技巧
丰田公司各处都是“好思维缔造好产品”的口号.从悬挂于工厂天花板的横幅,到进入丰田纪念馆看到的第一件展品,再到参观工厂离开时收到的礼品笔,这些口号相当醒目.rn丰田的精
期刊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最危重的心脏急症,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院外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中,心脏骤停事件为死亡原因之首[1].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脏骤停的两大原因是室颤和窒息,虽然室颤是成年人院外最为多见的原因,但是窒息作为常见的儿童淹溺以及成年人中毒麻醉意外或者创伤导致的心脏骤停与室颤有着病理生理学基础上的不同[2-3],复苏成功率较室颤低.关于窒息导致的CA过程中心脏节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