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的旋转问题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概念与解题思路是学生学习物理时必须关注与熟练掌握的,平面镜的旋转是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与熟练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平面镜的旋转问题,教材中虽没重点讲析,但它时常出现在习题与试题中,学生对平面镜的旋转问题不太熟悉,时常做错题。对此,笔者对平面镜的旋转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关键词:平面镜;夹角;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73
  平面镜的特点就是对光能够反射,平面镜对光的反射随着旋转角度的不同,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会随着变化。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的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应用中,镜面并不一定是固定不动的,比如我们在关窗户、推拉穿衣镜时,当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时,平面镜旋转一定角度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会如何变化。下面我们将分两类情况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顺时针旋转
  当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角O且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时,如下图所示
  注:图1为平面镜未旋转时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情况图。
  图2为平面镜在图1的基础上沿顺时针方向旋转∠O′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情况图。
  比较图1与图2可得出以下结论:
  当平面镜沿顺时针旋转角O′时,入射角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O′,反射角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大∠O′,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在原来基础上增大2∠O′,法线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O′,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O′,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小∠O′。
  例1:入射光线以一定角度射到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使平面镜绕入射点且垂直与入射面旋转过角A′,那么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如何改变?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对应镜面MN和镜面M′N′作出相应的法线和反射光线。反射光线改变的度数即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化的度数。
  解:设原来入射角为∠O则平面镜未旋转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2∠O,当镜面转过∠A′时,相应法线ON也转过∠A′。所以入射角变为∠AON′=∠O ∠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OB′和入射光线OA的夹角为∠AOB′=2∠AON′=2(∠O ∠A′)。所以,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AOB′-∠BOA=2(∠O ∠A′)-2∠O=2∠A′。
  二、逆时针旋转
  当平面镜逆时针旋转∠O且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时,入射角减小∠O,反射角也减小∠O。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减小2∠O,法线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O,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增大∠O,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也增大∠O。
  例2:如下图所示,当平面镜MN绕O点逆时针转动30度角时,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如何变化?
  分析:镜面逆时针旋转30度角则根据上面的结论,法线也逆时针转动30度则入射角减小30度,反射角也减小30度,故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减小60度。
  解:如上图,因为法线始终要和平面镜垂直,当平面鏡逆时针旋转30度时,法线也随着逆时针旋转30度,而入射光线是固定的,故入射角也减小30度,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减小60度。
  例3: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作图说明:
  (1)入射角为多大?反射角又是多大?
  (2)若保持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度角,则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多大?
  分析: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将在同一条直线上,当入射光线不变,转动平面镜则入射角发生变化,反射角随之变化,反射光线的位置也将发生变化。
  解:1)光路图如图甲所示。
  2)光路图如图乙所示
  作法:1)作水平线MM′和平面镜PQ使得∠POM′=20°。
  2)作法线ON垂直PQ,法线转过20度,则入射角∠AON=20°,反射角∠BON=∠AON=20°,反射光线转过40°角,所以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BOM=50°。
  答:1)入射角为O°,反射角为O°。
  2)反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50°。
  注:保持入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当镜面绕定点旋转过∠O时,法线也旋转过∠O。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改变2∠O。这是一个很有用的结论,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都适合。这一现象虽然在初中物理课本上未提及,但是在现实生活和学生解题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平面镜旋转问题很难把握,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对学生的认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钮云坤.平面镜转动问题的探讨[J].初中生世界(初二物理版),2008(Z6).
  [2]周美文.初中物理教学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7).
  [3]王发科.关于平面镜成像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南中学物理,2015(05).
  [4]陈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6).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王尹中学,甘肃 秦安741600)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升了初中生的创新学习意识,也深化了学生对科技这一生产力的认知和理解,其中物理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是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特别是在目前人才竞争的大环境下,各行业更加重视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在活动中探索新事物、发掘新问题逐步培养和提升自身思考能力的方法。初中阶段学生群体的思维能力还处于成长的发展状态,因此初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
摘要:体育与健康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关乎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新课改提出并落实之后,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也加大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改革效果也比较明显。其中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开始融入到体育健康课中,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打下了基础。本文就体验式教学的概述和意义进行阐述,
摘要:史料实证核心素养是解决历史问题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之与高中历史鸦片战争一课教学设计完美结合,通过整合教材,利用史料展示整体知识框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呈现丰富多彩、类型各异的史料,既有文字史料的凝重深邃,又有图片表格史料的直观形象,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能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学生掌握基本史料类型的基础上培养其分析史料,发掘有效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论从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英语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逐步提升,但初中英语学习中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本文主要阐述初中英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原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3-053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  1.英语学习兴趣不足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类学科,其以理论性突出为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的贺信》中提到“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少先队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做出重要贡献。”这不仅是对少先队组织70年历史的褒奖与肯定,也是对少先队今后组织与发展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指导方向。因此,在今后少先队教育的开展中,自主教育应该放到关键的位置上,对于自主教育开展的方法和有效性也应该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少先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既是对传统优秀教学理念的继承,也是改变学生浮躁阅读心态,让学生们在相对完整的文化视域下发展综合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知整本书阅读的推广价值,自觉地将整本书阅读指导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提升学生们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优秀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包括爱国主义、雄心壮志、勤奋、正义、真理、做人、处世等。在道德和法治课堂中引入古典诗词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能够调动课堂氛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课程内容,又能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阐述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积极挖掘古典诗词中的道德意蕴,从而让学生在诗词体味中获得美感,进而提
摘要:初中物理规律主要是由学生利用实验探究来认识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真正成为探究的主体。本文阐述了引导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策略和具体过程,以期为广大物理教育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规律探究;实验教学;教学策略;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3-095-2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更是主要由
摘要: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中,大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数学运算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培养。而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开放式课堂教学能有效改变现阶段学生被动灌输知识的现状。因此,探究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开放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3-078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在九年级教学阶段,教师不仅仅注重学生自身知识基础的夯实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更是会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化学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化学能力的锻炼。本文从一主四翼理念应用于九年级化学课堂的重要意义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于一主四翼理念下九年级化学课堂构建策略做出了一些探索实践。  关键词:一主四翼理念;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