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民生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lu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档案在普通百姓眼里还有些许陌生甚至神秘,如今,档案这个带着几分“官家”色彩的字眼越来越拉近了与老百姓的距离。在保定市北市区,有事情找社区、找村委会,有问题查档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日益成为居民的一种日常行为习惯,档案也确实成为居民解决一些日常问题的有效帮手。这一切,都得益于北市区近年来大力推广的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规范化建设。
  为了有效保护利用档案资源,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百姓生活,近年来,保定市北市区区委、区政府大力推进档案工作,把档案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发展规划、纳入考评机制,2012年,区政府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农村、社区档案工作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全区先后投入216万元,对全区区、乡(街道)、村(社区)和档案室条件较差、设施不够完善的乡(街道),社区和村级档案室的软硬件进行配套升级改造工作,全区农村、社区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档案在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百姓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农村、社区档案建设上升为政府工程
  档案是社会发展的记录,档案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发挥行政和管理职能的有机构成部分,档案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和支持,这是档案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可靠保证。特别是像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点多面广、纷繁复杂,不仅涉及到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还涉及到各级基层组织,更需要得到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保定市北市区在大力抓好农村、社区档案建设过程中,正是得益于政府的支持,使他们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北市区区长张少轩说,档案是什么?档案是记载党委、政府工作的,档案工作是在替政府做事,其重要性无需多言,政府支持是职责所系,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这是一种姿态,更是给予档案工作的一种激励,为北市区大规模开展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增添了无限动力。
  农村、社区是社会组织体系中的最基层细胞,其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档案则是维护基层稳定和谐发展的一个酵素,基于这样的认识,北市区区委、区政府站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百姓负责的高度,将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工作列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12年时任区委书记赤光明、区长张少轩多次听取汇报,并对创建活动提出具体要求。2012年2月,区政府研究制定了全区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三年规划。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为组长,分管档案工作的副区长为副组长,区两办、区财政局、区委农工委、区社区办、区档案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三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协调;2013年区委领导班子调整后新任区委书记姬琳和区长张少轩就三年规划落实情况分别听取了专题汇报,并对此项工作深入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又分别做出专门批示,并将此项工作列入2013年、2014年区政府工作报告,区财政连续三年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预算,在人员编制、配备和经费上给与了充足保障。领导的重视,政策上的支持,成为北市区开展好农村、社区档案工作重要基石。在此基础上,区档案局认真规划、科学布局,抓管理,上培训,搞试点,步步为营,全面铺开,经过不懈的努力,农村、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局面轰然铺开。
  北市区大力开展农村、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的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12年12月5日,保定市在北市区召开了“保定市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现场会”。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农工委、市社区办,各县(市、区)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档案局局长、社区办主任参加会议,在全市推广北市区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的做法。2014年9月,率领国家档案局行政执法检查组对河北省进行行政执法检查的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副局长实地查看了北市区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北市区档案工作有板有眼、有声有色、小档案大作为,可以说保定市北市区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二、农村、社区档案建设的机制保障
  农村、社区处于社会最基层,档案工作基础差、底子薄,为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档案规范化建设,北市区档案局总结了以往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的经验教训,把农村、社区建档工作提升到建设和谐社区、和谐农村,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的提升使得思路豁然开朗。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档案工作能否形成健康持续发展的格局,关键在机制,重点在强化管理,出路在服务。于是,一条清晰的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思路展现在面前。
  ——明确“以点带面、统筹推进、整体提高”的总思路。制定了以“典型示范、统筹推进、整体提高”为主要步骤的全区农村、社区建设档案工作三年规划。即:2012年重点抓好7个高标准社区、1个乡、15个村的档案室示范点建设;2013年重点抓好7个社区、15个村、1个乡、2个街道的档案室建设;2014年重点抓好9个社区、1个乡、3个街道、29个村的档案室建设及全区档案室的升级提高。
  按照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的总规划,北市区档案局制定了《北市区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乡、示范村(社区)实施方案》和《北市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推进方案》。通过建立区、乡(街道)、村(社区)三级档案工作网络,由区档案局牵头负责档案收集、整理的业务指导和严把硬件建设安全质量关,由乡(街道)、村(社区)负责按照要求和统一标准具体抓档案室建设工作和档案服务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确保了档案示范乡、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扎实推进。
  为使“实施方案”落到实处,下力抓好“两项建设”。一是加强农村、社区档案室硬件设施建设和档案资源建设。在区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区财政逐渐加大对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采取“区财政重点投入、乡财政补一点、村资金出一点”办法,鼓励和倡导乡、村加大投入,区财政三年先后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同时带动乡(街道)、村资金60多万元投入档案室建设。档案局经常深入一线督导检查,严把质量关,坚持高标准建设、全方位投入,不留死角、空白村(社区)。二是注意强化档案人员素质。在建设硬件设施和经费投入得到保障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狠抓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先后对农村、社区档案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各乡(街道)、村(社区)档案管理员进行业务交流。区档案局全体干部带领业务骨干分3组包乡、包村,为了方便农村、社区档案员的工作,组织力量编写了《基层档案工作指南》,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村、社区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对全区农村、社区档案实行标准化管理。在全区农村、社区档案室确定了三个等级三个标准,即,一级村、社区为示范村,明确规定档案室、查档室面积达标,电脑、档案柜、空调、防盗门等“八防”设备齐全,并进行了档案录入和扫描,有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二级村、社区为普通村,档案室面积达标,档案柜、空调、防盗门等“八防”设备齐全,有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三级村、社区为保护村,(城中村、老旧特社区、即将拆迁和档案资料急需保护的),对这批村村两委会人员稳定,办公场所稳定的,档案室设在村,档案由村保管,有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档案员管理;村两委会人员不稳定,办公场所临时的,档案由乡或街道代管,档案室面积基本达标,档案柜、空调、防盗门等“八防”设备齐全,有经过培训的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同时也加大了老、旧、特社区档案室的升级力度,最大限度的提升老旧、特社区改造升级。
  ——建立农村、社区档案工作长效保障机制。为把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北市区建立完善了三项保障机制:一是责任分包制。各级农村、社区档案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对示范村、示范社区进行责任分包、责任到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档案部门牵头,社区和涉农部门推动,村级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二是“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区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开展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好的村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坚持政府投入与各乡(街道)、村(社区)自筹相结合,整合多方资源的办法,推动各乡(街道)、村(社区)的档案室建设。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区政府对档案建设完成的农村、社区进行检查验收,对验收合格的村、社区,区财政给予经费补助。三是建立绩效考评奖惩激励机制。区政府将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落实事项,由区两办督查室定期督导,实行量化考评,确保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工作抓出实效。对农村、社区档案建设工作搞得好的乡(街道)、村(社区),进行表彰并大力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舆论氛围。
  ——构筑档案事业发展“四个平台”。一是构筑“业务交流学习”平台。在创建活动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培训,通过课堂讲座、参观学习、现场观摩等方式交流经验和方法,三年来,举办了各类档案业务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300多人次,每名档案管理人员做到了持证上岗。为农村、社区建设档案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二是构筑“档案下乡入社区”平台。对未开通宽带的行政村,开展“送档下乡”活动,发放档案信息光盘及涉农宣传资料等,使农民不出村就在村档案室就能查阅涉农信息,向24个社区发放家庭建档案明白页、宣传资料等近万份,并现场解答社区居民问题,受到了群众欢迎。三是构筑“信息服务”平台。及时收集资料,将示范村建设前后情况、市区领导指导工作情况等资料进行微机入档;将示范村的新农村基本情况、社保、医保、贫困户、孤寡老人、五保户以及孩子入园、入学、组织机构等资料进行微机入档,为区委、区政府及各部门、乡、村即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四是构建“档案规范化管理”平台。通过抓示范点、抓规范整治等措施,全区示范乡、示范村(社区)实现了有独立的档案室、有较好的装具、有档案、有制度、有人管、有陈列室、有计算机“七有”管理模式,坚持村(社区)档自建、自管、自用。在创建活动中,加大对土地承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残疾人救助、农村社保等方面的档案收集和保管力度,关系到农民利益的档案应收尽收,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功能。
  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全区8个乡(街道),23个社区,59个村级档案室软硬件的配套升级工作已经完成,实现了标准化管理,6个村、14个社区进行了档案数字化录入,建立了北市区档案信息网,在全区社区网络平台中加入档案管理和档案应用相关内容。形成了东金庄乡政府、东方家园社区、新一代东社区、留守坟村、南常保村、杨村、付村等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乡(街道)、村(社区)档案室,东金庄乡档案室于2012年成为全省首家晋级4A级的乡镇档案室,实现乡(街道)、村(社区)档案“三个体系建设”全覆盖。
  三、居民的好帮手 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农村、社区档案工作全覆盖,在中国基层社会普遍缺乏档案意识和科学文化素养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为基层组织实现科学、规范、人性化管理提供了帮助,也为建设和谐社区和实现农村文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东金庄乡何辛庄村民刘某夫妻自1995年起在浙江打工,看到种粮免交农业税等好政策相继出台,2008年夫妻俩回家耕种自己承包的责任田。一天,刘某发现黄某和他家一样的人口,责任田却比自己的宽,并与黄某发生了纠纷,而且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由于时间太久,村的土地账已丢失,为此,该村村委会主任及会计立即到乡档案室,查到了土地承包凭证,在有力的证据面前,一场纠纷平息了。
  大纪家社区地处老城区,社区内老人较多,通过建立社区民情档案,了解到社区内很多孤寡失独老人存在生活困境,为解决这些失独孤寡家庭的实际困难,他们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成立恒爱家园服务中心,推出了“暖心续航”、“九州夕阳红社工在行动”等失独家庭救助和社工为老服务项目,通过互帮互助和社工服务等,为失独家庭和孤寡老人送去了温暖,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大家庭的温情。64岁的郎某1995年丧偶,2011年失去独子,由于身患多种疾病,腰腿行动不便,老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社区工作人员根据民情档案,将其纳入“暖心续航”项目,使其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目前,“暖心续航”项目不仅受到社区居民的大力欢迎,其辐射力不断扩大,吸引了社区外失独老人甚至唐山等地的失独老人参加,将社会的关爱深深的融入了他们的心里。应该说,社区档案的完善对这些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东方家园、东部风景等社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规定,对全市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补助每人每月50元高龄津贴。因为社区档案材料翔实,短短几天,所有符合补助条件的老年人均办理好手续,按期拿到了高龄津贴,得到了社区居民和上级部门的表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会推出一些岗位安排失业人员就业,2008年初,东方家园社区通过核实社区失业再就业人员档案名单,主动上门为失业人员宋某妥善安排了一个社区保安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宋某及其家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例子仅是北市区农村、社区档案服务百姓、服务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如今,在北市区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乡、镇、村,你都能感受到通过档案所构筑起的这种和谐氛围,档案这个过去多少年来不为老百姓所熟知的字眼,已经成为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伴生品,为他们的生活提供着无言的帮助。北市区档案局田晓强说,通过大家的努力,档案工作能切实发挥其服务百姓的作用,心里感到踏实。他们的目标是努力健全覆盖全区人民的档案资源体系,满足全区人民不断增长的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建设起档案联系政府与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通道。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农村、社区档案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其服务功能将更加凸显,档案服务社会的路子一定会越走越宽,北市区无疑为档案部门开拓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其他文献
高校数字视频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过程中,通过数码设备获得的或者由模拟视频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视频文件。数字视频档案作为“高校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合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及动画等不同信息,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进程的推进和用户多层次、多元化的档案信息利用需求的增加,数字视频档案的优化整合与利用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一、高校数字视频档
裴艳玲,原名裴信,女,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主演《宝莲灯》《哪吒》《钟馗》已拍成电影艺术片。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京剧院裴艳玲剧团团长等职。  蹉跎出来的“戏窝子”  1947年8月12日,一个女孩在河北
教学档案是记录和衡量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管理对象,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壮大起着重大作用。因此我院在致力于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档案管理。我院于 2000 年建立了专门的教师业务档案,2004年又建立了教学档案室,归档了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教学、教师业务、学生和评估资料等教学档案,为学院教学、学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向西3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东距蔚县城也仅10公里。  暖泉古镇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古镇在尧、舜时期属冀州,商周时属代国,战国时期为赵、秦等国角逐之地。秦、汉、三国、两晋时,均属代郡,暖泉属平舒县治,镇西现存高大的封土汉墓群,埋葬着当年的官僚显宦。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之地。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杨水才,是一个名扬全国的先进典型,他的“小车不倒只管推”这句话,曾被国人广为传诵。现在,坐落在河南省许昌县水道杨村的杨水才纪念馆,已经成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  改变家乡贫穷面貌  离许昌市十几公里远的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原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庄。1925年6月29日,杨水才就出生在这里。  杨水才的家境非常贫寒,
贺跃进,1958年出生,河北深泽人。自幼喜爱戏曲艺术,13岁进入河北省专业艺术团,2007年担任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团长。他带领团队常年坚持送文化下乡,足迹遍布河北省乡村。被基层干部、群众誉为“党心与民心之间的桥梁”,该团曾多次荣获中宣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他本人也曾两次荣立二等功,多次被评为省直文化系统优秀党员,2014年1月,贺跃进被评为“2013年度河北十大新闻人物”。同
冀州市档案局“四贴近”服务部门,创造“温合”执法环境    一是政策上贴近。要求每名执法人员都要熟练掌握档案法知识,通过易懂的规范化语言,准确地解答部门疑问。二是作风上贴近。在实际执法中,实行“人性化”执法,不辞辛苦帮助乡镇及市直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情动人,促使单位领导和档案员档案法律意识的提高。三是方法上贴近。在执法过程中,把执法检查和帮助整改融为一体,执法人员执法的同时,业务指导人员及时
走向信息化社会的世纪,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对人类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以MRI、螺旋CT、DSA等为代表的大型、精密、贵重医疗设备,是集声光电磁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是现代化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为档案工作带来了的机遇和挑战,建立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成为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展厅里,陈列着一枚铜印章,这枚印章高3厘米,宽1.5厘米,印章上部雕有狮子钮,下面刻有“杨靖宇印”四个隶书字。这枚珍贵的印章在军事博物馆已经陈列了40多年,作为东北抗联的历史文物,它向人们讲述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壮烈史实,但这枚印章的发现始末却是鲜为人知。  杨靖宇将军印章的发现者叫柳明章,退休前是通化钢铁公司炼结厂的一名铆工。招工前,柳明章是通化县兴林镇的农民。  1967年
省会变迁,对任何一省讲,都是个重大课题,对河北省来讲,其意义恐怕要更大。省会,是一个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是省政府所在地,是省委代表中共执政的地方。我们党执政后,对任何一个省的省会的选择,不会是那么轻而易举,都应是慎重考虑做出决策。关于河北省会变迁这个大事件,我初步想,要解开这个谜,至少要写10万字左右,没有这个字数,恐怕交待不清楚。站位要高,思路要宽,做到放长线钓大鱼。在风格上,要在字里行间透出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