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双水相体系:双节点曲线图研究

来源 :化学工业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rple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溶性聚合物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因其可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了由聚乙烯醇(BP-05、BP-17和BP-2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7)和水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在25、35和45℃下的液-液平衡数据和双节点曲线图.结果表明:由聚乙烯醇(BP-05、BP-17或BP-24)、AE7和水组成的体系,由于空间位阻效应,极易出现相分离现象,形成双水相体系;BP-24/AE7/H2O体系(25、35和45℃)的双节曲线图中单相区的面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5℃下的BP-05/AE7/H2O体系和BP-24/AE7/H2O体系双节点曲线图比较相似,而35℃下的BP-17/AE7/H2O体系的双节点曲线不对称性显著增大.
其他文献
成像系统实时采集的低光照环境图像具有照度低、噪声严重、视觉效果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低光照环境成像质量,本文提出基于多尺度小波U型网络的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采用多级编解码器构建U型网络,并引入小波变换构建特征分频单元,分离高频和低频信息,增强对低频照度特征和高频纹理信息的感知.设计多尺度感知损失函数,指导网络学习低频信息到高频信息的逐级重建,从而优化网络的收敛和性能.最后,在LOL、LIME、NPE、MEF、DICM和VV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图像照度,抑制图像噪声和纹理丢
分子筛催化过程中反应物、产物以及中间体等分子在分子筛孔道内的扩散行为显著影响催化剂择形催化性能、限域效应、产物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本文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分子模拟技术在分子筛扩散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简单介绍以分子动力学模拟为代表的分子筛扩散研究方法,然后介绍了包括烷烃、烯烃和芳烃在内的单组分以及多组分碳氢化合物在分子筛中的扩散行为,详细论述了温度、客体分子负载量、分子筛拓扑结构、骨架刚柔性以及酸性等多种因素对扩散性能的影响,并对分子模拟技术在分子筛扩散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高剪切混合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过程强化设备,工业应用 日益广泛,但其工程设计依然依靠经验放大.利用不同定转子构型的叶片-网孔管线式高剪切混合器的功耗、液-液传质系数和乳化性能等数据,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循环神经网络算法和决策树算法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建模,为高剪切混合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工具.结果表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和循环神经网络算法都可以准确预测高剪切混合器性能,但是单个神经网络算法存在过拟合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通过将不同机器学习模型融合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精度和稳定性.基于自动机器学习的Py
化工过程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对于现代化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学习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从方法的角度出发,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化工过程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分为: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方法、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方法,并分别对4种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最后从工业应用角度总结了一些主要的挑战,并从“数据”、“模型”和“可视化”3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采用水热纯化耦合乙二胺溶剂热两步液相化学方法,以商业红磷为原料成功制备出黑磷/红磷(BP/RP)异相结,并将材料用于可见光降解四环素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商业红磷经过液相两步反应后,在原来的红磷相表面原位生长出正交晶相的黑磷纳米晶体,从而得到BP/RP异相结,异相结中BP含量约为3(wt)%.与RP相比,BP/RP异相结表面丰富的-OH、-P=O和P-O-P官能团,有利于目标污染物的吸附,同时拓宽了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范围并产生更多的光催化反应活性中心(·OH),在催化剂加入量为0.01g、四环素浓度为20
以镍网为基底,通过一步电沉积方法成功制备出用于碱性水电解的多孔镍铁合金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电极.镍铁的沉积伴随强烈的析氢,此条件下构筑出的多级孔结构成为电极用于OER反应时液相中传质与气泡释放的适宜传递通道.在析氧反应中,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仅为210 mV,Tafel斜率为35 mV·dec-1,催化活性超过商用的Ir催化剂和许多已报道的镍铁基催化剂.在60℃、30%KOH以及电流密度≥200 mA·cm-2的工况下,电极稳定运行25
为了降低噻吩的含量,本文合成了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然后将其与石墨烯复合制备成脱硫催化剂,并进行了表征,最后研究了此催化剂对去除噻吩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石墨烯和四(4-二甲氨基)苯基酞菁钴的共同作用下,噻吩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2%,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间歇过程操作是化工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与连续过程不同,间歇生产不是在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运行,而是根据设定的原料比例、操作条件所对应的操作轨迹运行.因此间歇过程数据具有多阶段性、动态时变性和非线性等特性,传统的监测方法难以应用于对间歇过程生产运行状态的监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歇过程监测策略.首先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提取变量间的动态、非线性关系来建立回归模型.然后以回归模型得到的残差作为监测对象,由于残差已经不再有多阶段、动态特征,可以直接应用连续过程监测的方法对残差建立监测模型.最后
海上穿梭油轮在深远海及海上边际油田的石油外输系统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其路径规划决定着整个石油外输系统运输效率.海上原油运输方式占整个原油运量的80%,为提高原油公司市场竞争力、降低其海运成本,对穿梭油轮船队的合理设计及路径的调度优化至关重要.近年来,学者更注重于研究建立一种与环境共生的、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绿色物流系统.基于此,提出一种穿梭油轮路径绿色调度优化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穿梭油轮的航运总成本为 目标,其中航运总成本由传统的固定运输成本与碳排放有关的可变成本两部分组成.所提模型还同时优化了穿
根据某电厂烟气的成分及流量,采用Aspen Plus软件建立高温钙基碳捕集间接加热法工艺流程,考察了碳化器温度、排渣率、煅烧炉温度及补充流流量对碳化器内CO2捕集率、系统CO2捕集率、系统SO2捕集率及系统余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器温度和煅烧炉温度均通过影响吸收剂的活性来影响系统的性能.补充流流量、排渣率和气固分离效率则是通过改变系统内固体循环量和CaO吸收剂的循环量来影响系统性能.当碳化器温度为625℃,煅烧炉温度为1000℃,补充流流量为1400 kmol/h,排渣率为0.05时,系统捕集率达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