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习近平劳动观融入思政课的多维向度

来源 :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思政课”是一种新型教育理念,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思政教育。习近平劳动观与思政教育同属价值观教育范畴,把习近平劳动观融入思政课既是“大思政课”的要求,也是打通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尝试。在融入过程中,既要考虑融入的价值、理论、实践维度,也要考虑教学方法和评价等。只有把二者紧密融合,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枫桥经验”,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定对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其内涵日益丰富,逐渐成为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模式。新时代新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全面系统研究其新特点、新挑战及新对策,谋划法治化制度构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新发展,是一项重大而紧要的课题。新时代“枫桥经验”具有基层性、预防性、调解性、多元化、法治化等特点;研究和推广“枫桥经验”必须坚持
期刊
具有引导性、实践性和协同性为基本特征的高校思政课社会延展,在培养时代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有显著的时代价值。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教学资源转换、教学手段、教学空间、教学协同环境等方面还不足以支撑思政课的社会延展,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建议,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期刊
钱时(1175-1244),字子是,号融堂,是南宋时期著名学者,在经学、文学、教育等方面皆有成就。钱时现存诗歌316首,散文59篇,内容丰富,文学体裁多样,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目前学界对钱时的研究集中于其学术思想方面,对于文学创作的关注不足,为了全面了解钱时文学创作的风貌,本文以钱时诗文为研究对象,以钱时的生平、家世为研究背景,对其诗文创作的内容、思想和艺术特色展开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
学位
基于“多重论证”的科学实践教学模型,以“金属的复习”为例,将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解释、科学评价(辩论)等科学实践行为引入科学探究,提炼以证据为核心、以探究为载体、以思维为关键、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以此消除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模式化、教条化、机械化的现象。
期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针对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学校项目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梳理中三小“生态百草园”教师的思政素养,即信仰坚定素养、为人师表素养、视野宽广素养和思维创新素养,并着力从党建引擎、文化引领、思政德育和课堂涵养这四条路径探索“大思政课”视域下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一、强化党建
期刊
根据“大思政课”的建设理念,思政课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局限于校园中,而应该打开门来办学,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旨在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构建一个从生活中来、与生活结合、到生活中去的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链条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生活化教学模式,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提供重要助力。
期刊
高职院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存在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高职院校需及时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推进“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形成。通过提出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养、打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推进校内和校外协同育人,改
期刊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就业工作所服务的重要群体。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
期刊
实施“双跨”融合育人既是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崭新途径,也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推进新时代高职“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举措。从基本内涵入手,总结“双跨”融合育人工作的鲜明特征及时代价值,从整合统编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加强校企人才联动共育、培育双师型思政课教师队伍、打造“双跨”融合育人品牌等角度探索“双跨”融合育人视角下高职“大思政课”建设的有效路径。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呼唤力量的不断增强,这种趋势促进了中学创新多样化教学的发展,而研学旅行是当前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的一个重要途径。研学旅行概念进入我国时间虽然短,但是随着国家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等系列文件的推动,它已然成为教育界广为关注的新课题。博物馆资源是可以利用且非常便利的社会实践教育场所,因此将研学与博物馆结合,利用场馆资源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教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