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LED光固化体系光引发剂研究新进展

来源 :精细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可用于UV-LED光固化体系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光引发剂及其衍生物(硫杂蒽酮类、二苯甲酮类和酰基膦氧化物)、新型基团的光引发剂(咔唑基、萘酰亚胺基、吩嗪基、苯丙二茂基、咪唑基和三嗪基)以及高分子光引发剂.传统光引发剂的改性和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合成可以提高引发剂的稳定性.新型光引发剂的吸收波长与UV-LED光固化的发射波长匹配性较好,但该类光引发剂常需要加入助剂.此外,描述了氧阻聚对光固化体系的影响,指出了目前UV-LED光引发剂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发展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有机配体(对苯二甲酸、2-硝基对苯二甲酸、2-氨基对苯二甲酸、2-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合成锆基MOFs结构UiO-66及其衍生物,添加不同的调节剂(甲酸、乙酸
以乙醇为溶剂,在加热条件下采用 LaCl3 催化 2-氨基吡啶、二茂铁甲醛和异氰类化合物之间的Groebke-Blackburn-Bienaymé三组分反应(GBB-3CR),合成5个二茂铁基咪唑并[1,2-a]吡
以氧化石墨烯和SnCl2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了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GS),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吡咯在Si粉表面原位氧化聚合制备了Si@PPy(SP)包覆结构,最后通过微波水热
采用简单高效的两步法制备交联结构的碳/氮双掺杂 Fe3O4 锂离子电池阳极复合材料(Fe3O4/C/N).利用XRD、XPS、TG、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当具有交联状纳米结构的复合
研究选取洪泽湖大堤不同地段的不同林分类型防护林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林分植物群落多样性和林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为指导洪泽湖大堤林分更新改造和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核磁共振成像环境(MRI)下的乳腺穿刺手术定位问题,研制了一种直角坐标构型的5自由度穿刺手术辅助机器人,设计了基于多视角拼接图像信息的路径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穿刺机器人具备在磁共振环境下工作的材料与结构的兼容性能,且具备空间定位与轨迹规划能力。
针对灌区三维虚拟场景构建的多源异构数据,提出了支持灌区水工建筑物三维模型(BIM)与三维虚拟地理场景模型(3D GIS)构建数据采集总体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从宏观尺度灌区地理场景与微观尺度水利设施内部场景可视化2个方面研究了三维虚拟地理场景构建方法;对涉及的基于Cesium的地理场景高效渲染、三维地形模型与水利工程模型无缝融合、水系线性要素空间建模、闸口等点状物建模、水文要素的动态渲染、多尺度模型
建立了碟形砂轮磨削面齿轮的理论模型。应用切斜面磨削理论,将不规则的曲面齿面等效转化为平面,结合Gleason点接触椭圆等特征,方便对磨削力进行分析求解。将砂轮上的工作磨粒数均匀划分成单颗磨粒成屑力与滑擦力个体,精确阐述砂轮在磨削面齿轮时的磨削力。经过实验结果与仿真数值的比照分析得到磨削力对磨削用量的影响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砂轮转速与面齿轮磨削力成反比例关系,工件进给速度与磨削速度与面齿轮磨削力成正比例关系。通过磨削力的实验结果与仿真数值对比分析,可得出最大相对误差为17.9%,此数据证明了建立的模型与实验
以硝酸镍和硅溶胶为原料,采用蒸氨水热法,制得了一系列负载量为 10%(以镍在催化剂中的质量分数计,下同)的镍硅酸盐衍生的Ni-PS-AEH-x(x代表不同焙烧温度,下同)催化剂,并用于
采用“一锅法”用1, 3-双(2, 6-二异丙基苯基)氯化咪唑对二茂铁烯丙基钯二聚体Ⅰ在室温下进行解聚,不仅简便、高效地合成了二茂铁烯丙基钯卡宾络合物Ⅱ,而且避免了使用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