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2009年是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在一起座谈来纪念这个日子,是缅怀他的教育思想和他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林先生早年留学日本,攻读师范教育,回国以后就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师大附中任教。他积极推动师范教育建设和中小学的学制改革,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率先在附中试行中小学六三三学制,促进了我国1922年的新学制改革,使我国教育制度逐步走向现代化。这种学制一直延用到今天。他还组织师大和师中的老师为附中自编新的教材,向全国介绍各国的先进教育理论和附中的实践经验,在全国中学中起到了率先示范的作用。
林先生在解放以前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为中国的师范教育事业辛勤奔波。20世纪20年代,一度撤销师范大学,林先生为恢复师大,与师大师生共同抗争,奔走呼吁,使师大得以恢复。他还对师范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详细的论述,写了许多文章。他说,师范教育“独立”不是字面上或行政决定能办到的,“‘独立’的第一义,应是训练方针和方法的独立。良师有其特殊的性格……”“师范教育既有其具体目的——培养良师,那自然不是陶冶一般国民之普通教育。”又说:“师范学校择个性之宜于任教师者,加以训练,以备服务社会,至于师范生个人之生计,国家另行设法供给了之。故师范教育之目的,完全为社会之公,而不计及个人之私。”这为师范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研究儿童和教育科学理论,科学育人。他的这些思想,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民众化、现代化,支持平民教育,他竭力抨击旧中国教育只是“官绅教育”,没有平民教育。他特别重视中等教育,而且深有研究。他强调教育要培养进步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中等教育应是全人格的教育,要让学生的活动“直接经验道德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换句话说,就是真、善、美、圣的生活”。他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他在1956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关于学习和思考》,文章中谈了六个问题:“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学习的创造性”、“实践可以衡量思想的深度”、“独立思考与学习集体的关系”、“独立思考与参加社会活动”、“独立思考与尊敬师长”。这些思想,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与我们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何等相似。
林先生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在理论上涉及教育哲学、伦理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的讨论;从政策上涉及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批评和建议;从微观上阐述了教育内容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善。林先生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以促进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林砺儒先生是我的老师,解放初期我在北师大教育系学习,他是我们的校长,并给我们讲中等教育的课程。他讲的内容已经不能具体记得了,但他的严肃而慈祥的音容至今难忘,尤其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的精神更使我时刻铭记在心。今天我们纪念他诞辰120周年,我们更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永不辜负林先生的教诲。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潘静波)
林先生在解放以前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为中国的师范教育事业辛勤奔波。20世纪20年代,一度撤销师范大学,林先生为恢复师大,与师大师生共同抗争,奔走呼吁,使师大得以恢复。他还对师范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作了详细的论述,写了许多文章。他说,师范教育“独立”不是字面上或行政决定能办到的,“‘独立’的第一义,应是训练方针和方法的独立。良师有其特殊的性格……”“师范教育既有其具体目的——培养良师,那自然不是陶冶一般国民之普通教育。”又说:“师范学校择个性之宜于任教师者,加以训练,以备服务社会,至于师范生个人之生计,国家另行设法供给了之。故师范教育之目的,完全为社会之公,而不计及个人之私。”这为师范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研究儿童和教育科学理论,科学育人。他的这些思想,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林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民众化、现代化,支持平民教育,他竭力抨击旧中国教育只是“官绅教育”,没有平民教育。他特别重视中等教育,而且深有研究。他强调教育要培养进步人格以适应进步的社会。中等教育应是全人格的教育,要让学生的活动“直接经验道德生活、科学生活、艺术生活……换句话说,就是真、善、美、圣的生活”。他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他在1956年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关于学习和思考》,文章中谈了六个问题:“学习必须独立思考”、“学习的创造性”、“实践可以衡量思想的深度”、“独立思考与学习集体的关系”、“独立思考与参加社会活动”、“独立思考与尊敬师长”。这些思想,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与我们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何等相似。
林先生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在理论上涉及教育哲学、伦理学、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的讨论;从政策上涉及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批评和建议;从微观上阐述了教育内容的改革、教育方法的改善。林先生的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以促进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林砺儒先生是我的老师,解放初期我在北师大教育系学习,他是我们的校长,并给我们讲中等教育的课程。他讲的内容已经不能具体记得了,但他的严肃而慈祥的音容至今难忘,尤其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的精神更使我时刻铭记在心。今天我们纪念他诞辰120周年,我们更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学习他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永不辜负林先生的教诲。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 潘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