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丽AT-X 16.5-135mm1∶3.5-5.6 DX镜头
早在去年底,图丽发布AT-X124 Pro DX II镜头时,曾对媒体表示,今年有推出大变焦比镜头的计划。闻知此消息,笔者立刻就想到了当年那款广受好评的图丽AT-X AF24-200mm1∶3.5-5.6镜头,正是那只镜头,把24mm超广角首次引入了大变焦比镜头的范畴,开了一时之先。宽阔视角的优势不言而喻,看看这两年各家厂商争相把高端小数码相机镜头的广角端向24mm靠拢,足以感受到图丽的超前意识。在目前各家针对数码单反相机推出的大变焦比镜头最短焦距普遍停留在28mm(135规格)左右的形势下,笔者相信近年在广角镜头开发上取得优势的图丽,一定仍然会在“广”字上做文章。
果然,今年5月图丽正式推出全新的AT-X 16.5-135mm1∶3.5-5.6 DX镜头,折合135规格的焦距段恰好是约25-200mm,想到AT-X AF24-200mm1∶3.5-5.6镜头的优秀表现,不能不令人对这只数码时代的进化版充满期待。笔者第一时间拿到了该镜头的样品,马上对其品味一番。
外观与做工
说到图丽的做工,在影友中是有口皆碑的。这只镜头也不例外,一入手就能感觉到它用料十足,610克沉甸甸的分量非常扎实,用在专业级的机身上也不显轻飘,相反如果安装在普及型相机上倒有些“头重脚轻”。旋转变焦、对焦环,丝毫没有松旷之处,和许多大变焦比镜头的“摇摇晃晃”有鲜明的差别。但是这只镜头的体积却与重量不成正比,长度在16.5 mm焦距端时只有78mm,短小得出人意料,可见图丽在这只镜头的便携性上下了不小工夫。不过镜头的滤镜口径却有77 mm,比前辈AT-X AF24-200mm1∶3.5-5.6的72 mm还要大,增加进光量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更适应数码相机的成像要求。
操控性
这款镜头的整个镜身上没有任何切换钮,对镜头的全部设置都在相机上完成。镜头也不带对焦马达,完全靠相机驱动,由此也可以看出该镜头针对的是中高级相机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自然降低了成本,使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这只镜头的对焦表现非常快速准确,不亚于配置有超声波马达的产品,令笔者印象深刻,不过对焦时的声音要比超声波马达大一些。
图丽在这款镜头上采用了新开发的高精度多段变焦凸轮,基本解决了大变焦比镜头在垂直使用时都存在的“自由落体”现象,定位在各个焦距都保证不会自行发生位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图丽确实付出了不少努力,2006年完成的最初样本就发生过望远端对焦时4段变焦轨道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但是图丽最终坚持完成了这个设计,为用户带来了拍摄的精准和方便。
成像分析
从结构上看,图丽AT-X 16.5-135mm1∶3.5-5.6 DX镜头采用了新开发的P-MO非球面镜片1枚、复合非球面镜片2枚及SD超低色散镜片2枚,同时兼备F3.5-F5.6的较大光圈,最短拍摄距离为0.5m,整体光学设计全面,拍摄大场面的风光还是微距特写都能得心应手。而且1∶5.43的最大放大倍率和9枚光圈叶片都超越了前辈24-200 mm镜头。
实拍证明,这款镜头在广角端有优秀的层次和细节表现能力,色彩还原真实明快,畸变和最大光圈的暗角控制出色,画面中心和边角成像都保证了较高的素质,非常具有使用价值。长焦端成像略有下降,有轻微的枕形畸变,边角与中心画质的差别比广角端稍明显,但画面仍保持了较高水平,锐度和分辨力表现不错。
试用评价
有经验的摄影师会选择焦距够用而操控、成像更有把握的镜头,从这个意义来说,图丽AT-X 16.5-135mm1∶3.5-5.6 DX可以满足对拍摄有更高要求的大变焦比镜头使用者,应该会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也许向更广发展的大变焦比镜头时代也要由此开始了。
尼康D300机身,16.5 mm端拍摄,F11,1/6秒,ISO200
尼康D300机身,135 mm端拍摄,F16,1/50秒,ISO200
(责任编辑:郭轶)
早在去年底,图丽发布AT-X124 Pro DX II镜头时,曾对媒体表示,今年有推出大变焦比镜头的计划。闻知此消息,笔者立刻就想到了当年那款广受好评的图丽AT-X AF24-200mm1∶3.5-5.6镜头,正是那只镜头,把24mm超广角首次引入了大变焦比镜头的范畴,开了一时之先。宽阔视角的优势不言而喻,看看这两年各家厂商争相把高端小数码相机镜头的广角端向24mm靠拢,足以感受到图丽的超前意识。在目前各家针对数码单反相机推出的大变焦比镜头最短焦距普遍停留在28mm(135规格)左右的形势下,笔者相信近年在广角镜头开发上取得优势的图丽,一定仍然会在“广”字上做文章。

果然,今年5月图丽正式推出全新的AT-X 16.5-135mm1∶3.5-5.6 DX镜头,折合135规格的焦距段恰好是约25-200mm,想到AT-X AF24-200mm1∶3.5-5.6镜头的优秀表现,不能不令人对这只数码时代的进化版充满期待。笔者第一时间拿到了该镜头的样品,马上对其品味一番。
外观与做工
说到图丽的做工,在影友中是有口皆碑的。这只镜头也不例外,一入手就能感觉到它用料十足,610克沉甸甸的分量非常扎实,用在专业级的机身上也不显轻飘,相反如果安装在普及型相机上倒有些“头重脚轻”。旋转变焦、对焦环,丝毫没有松旷之处,和许多大变焦比镜头的“摇摇晃晃”有鲜明的差别。但是这只镜头的体积却与重量不成正比,长度在16.5 mm焦距端时只有78mm,短小得出人意料,可见图丽在这只镜头的便携性上下了不小工夫。不过镜头的滤镜口径却有77 mm,比前辈AT-X AF24-200mm1∶3.5-5.6的72 mm还要大,增加进光量的设计应该是为了更适应数码相机的成像要求。
操控性
这款镜头的整个镜身上没有任何切换钮,对镜头的全部设置都在相机上完成。镜头也不带对焦马达,完全靠相机驱动,由此也可以看出该镜头针对的是中高级相机的使用者。另一方面自然降低了成本,使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这只镜头的对焦表现非常快速准确,不亚于配置有超声波马达的产品,令笔者印象深刻,不过对焦时的声音要比超声波马达大一些。
图丽在这款镜头上采用了新开发的高精度多段变焦凸轮,基本解决了大变焦比镜头在垂直使用时都存在的“自由落体”现象,定位在各个焦距都保证不会自行发生位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图丽确实付出了不少努力,2006年完成的最初样本就发生过望远端对焦时4段变焦轨道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但是图丽最终坚持完成了这个设计,为用户带来了拍摄的精准和方便。
成像分析
从结构上看,图丽AT-X 16.5-135mm1∶3.5-5.6 DX镜头采用了新开发的P-MO非球面镜片1枚、复合非球面镜片2枚及SD超低色散镜片2枚,同时兼备F3.5-F5.6的较大光圈,最短拍摄距离为0.5m,整体光学设计全面,拍摄大场面的风光还是微距特写都能得心应手。而且1∶5.43的最大放大倍率和9枚光圈叶片都超越了前辈24-200 mm镜头。
实拍证明,这款镜头在广角端有优秀的层次和细节表现能力,色彩还原真实明快,畸变和最大光圈的暗角控制出色,画面中心和边角成像都保证了较高的素质,非常具有使用价值。长焦端成像略有下降,有轻微的枕形畸变,边角与中心画质的差别比广角端稍明显,但画面仍保持了较高水平,锐度和分辨力表现不错。
试用评价
有经验的摄影师会选择焦距够用而操控、成像更有把握的镜头,从这个意义来说,图丽AT-X 16.5-135mm1∶3.5-5.6 DX可以满足对拍摄有更高要求的大变焦比镜头使用者,应该会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也许向更广发展的大变焦比镜头时代也要由此开始了。
尼康D300机身,16.5 mm端拍摄,F11,1/6秒,ISO200
尼康D300机身,135 mm端拍摄,F16,1/50秒,ISO200
(责任编辑:郭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