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活动宗旨:
以开放式德育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德育社区化、管理自我化”的进程,深入开展“队旗飘扬在社区系列活动之书香进社区”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充分利用社区的场所和对象,开展各种专题读书活动,填补学生周末教育的空白。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一)组建社区读书中队。
学校以辖区内的各小区为活动范围建立若干周末读书活动中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读书兴趣组建了若干读书活动小队,形成周末读书网络,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二)落实周末读书内容。
各中队建立“背在身上的书包图书室”,周末期间以小队为单位组织读书、读报,每名参与学生认真填写读书记录卡,摘抄优美句子。各小队成员填写读书星级评价表,以学生自评、互评、小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选出每次活动的“读书之星”。
(三)加强周末读书管理。
学校聘请热爱读书的家长和热心教育的齐鲁石化退休老干部们组成校外读书辅导队伍,分层活动,力求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一)“老少乐——同读一本书”活动。
学校与齐鲁石化稷下关工委共同举办“老少乐——同读一本书”活动,齐鲁石化稷下关工委为学生们提供了周末读书场所和图书,让学生们在社区这个大课堂上自由地汲取书籍的营养。稷下关工委的退休老人们与我校的学生共读《假小子戴安》《漂亮老师与坏小子》《彼得·潘》等书籍,并撰写读书随笔,交流读书体会。
(二)诵读《论语读本》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将《论语》定为校本课程,组织老师编写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论语读本》,从《论语》中摘录了适合师生诵读的句子,分为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十六篇,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通过原文、译文、图解三结合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学习、诵读。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社区通过论语书签展、论语知识手抄报展等多种形式在社区中宣传论语,营造一种学习《论语》、诵读《论语》的社区读书氛围。
(三)开展周末图书漂流活动
各社区读书中队每月组织一次“好书交换看”活动,同时开展“献两本看百本”图书捐献活动,提高好书阅读率,通过“换一本好书,交一个书友,长一点知识”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图书交流。
(四)中华诵——经典诗文社区诵读活动
学校在社区举行“中华诵——经典诗文社区诵读”活动。在学校诵读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将在社区举行诵读展演,诵读《论语读本》中的经典篇章,并在其中穿插学生的舞蹈和太极拳表演。
(五)讲故事比赛
学校在社区组织“齐国故事我来讲”活动,鼓励家庭集体参赛,故事取材以齐国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等为内容,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六)社区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会。
学期末,学校组织社区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会。成果展示内容包括读后感、读书手抄报、诗歌画、剪报、书签、摘抄精华、读书笔记等。评选出社区读书活动的优秀辅导者,并对每次周末活动中的“读书之星”予以表彰。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一)构建“书香伴我成长”阅读星级擂台。
阅读星级擂台分古诗、论语、书籍、报刊等项,对学生实施星级评价制,表现最好的可获得五颗星,然后以此类推,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认识自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二)好书推荐
学生推荐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由老师进行把关和挑选,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健康有益的书籍。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在集体力量的召唤下自觉地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与书同行,尽享读书之乐,让书香的花朵绽放在社区每一缕清新的空气中:让书香的种子播撒在孩子每一天成长的岁月里。
以开放式德育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德育社区化、管理自我化”的进程,深入开展“队旗飘扬在社区系列活动之书香进社区”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们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充分利用社区的场所和对象,开展各种专题读书活动,填补学生周末教育的空白。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一)组建社区读书中队。
学校以辖区内的各小区为活动范围建立若干周末读书活动中队,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读书兴趣组建了若干读书活动小队,形成周末读书网络,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二)落实周末读书内容。
各中队建立“背在身上的书包图书室”,周末期间以小队为单位组织读书、读报,每名参与学生认真填写读书记录卡,摘抄优美句子。各小队成员填写读书星级评价表,以学生自评、互评、小队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评选出每次活动的“读书之星”。
(三)加强周末读书管理。
学校聘请热爱读书的家长和热心教育的齐鲁石化退休老干部们组成校外读书辅导队伍,分层活动,力求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一)“老少乐——同读一本书”活动。
学校与齐鲁石化稷下关工委共同举办“老少乐——同读一本书”活动,齐鲁石化稷下关工委为学生们提供了周末读书场所和图书,让学生们在社区这个大课堂上自由地汲取书籍的营养。稷下关工委的退休老人们与我校的学生共读《假小子戴安》《漂亮老师与坏小子》《彼得·潘》等书籍,并撰写读书随笔,交流读书体会。
(二)诵读《论语读本》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将《论语》定为校本课程,组织老师编写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论语读本》,从《论语》中摘录了适合师生诵读的句子,分为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等十六篇,从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通过原文、译文、图解三结合的方式,让师生共同学习、诵读。学生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社区通过论语书签展、论语知识手抄报展等多种形式在社区中宣传论语,营造一种学习《论语》、诵读《论语》的社区读书氛围。
(三)开展周末图书漂流活动
各社区读书中队每月组织一次“好书交换看”活动,同时开展“献两本看百本”图书捐献活动,提高好书阅读率,通过“换一本好书,交一个书友,长一点知识”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图书交流。
(四)中华诵——经典诗文社区诵读活动
学校在社区举行“中华诵——经典诗文社区诵读”活动。在学校诵读比赛中获奖的优秀学生将在社区举行诵读展演,诵读《论语读本》中的经典篇章,并在其中穿插学生的舞蹈和太极拳表演。
(五)讲故事比赛
学校在社区组织“齐国故事我来讲”活动,鼓励家庭集体参赛,故事取材以齐国的历史、人物及事件等为内容,可以尝试有创意的表演形式。
(六)社区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会。
学期末,学校组织社区读书活动成果展示会。成果展示内容包括读后感、读书手抄报、诗歌画、剪报、书签、摘抄精华、读书笔记等。评选出社区读书活动的优秀辅导者,并对每次周末活动中的“读书之星”予以表彰。
第三阶段:拓展阶段
(一)构建“书香伴我成长”阅读星级擂台。
阅读星级擂台分古诗、论语、书籍、报刊等项,对学生实施星级评价制,表现最好的可获得五颗星,然后以此类推,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认识自我,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进取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二)好书推荐
学生推荐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目,由老师进行把关和挑选,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健康有益的书籍。同时加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在集体力量的召唤下自觉地参与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与书同行,尽享读书之乐,让书香的花朵绽放在社区每一缕清新的空气中:让书香的种子播撒在孩子每一天成长的岁月里。